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怎样加强铀矿井通风的管理? 如何加强矿山通风的管理,冶金矿山的经验是:“新鲜风流有来路,污浊风流有去路,线路分明不干扰,井下工人吸新风”。铀矿山更要加强通风管理,保证井下工人吸到新鲜空气,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如何加强铀矿井的通风管理呢? 1、建立一个完善的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油田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建立了健全的政府能源管理机构,有完善的油气开发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安全监督部门对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监督检查表现为:确定重点监督检查企业,确保专业监督检查人员执法质量,加大监督检查处罚力度,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油气企业安全管理与操作人员培训由专业培训机构承担,特别重视井控和防硫化氢培训,所有一线作业人员接受ENFORM的培训后,其上岗资格才为企业和安全环保监督部门认可。笔者就加拿大油田的开发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提出建议:应建立完善健全的安全生产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健全事故上报制度;提高企业安全文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加强承包商安全生产管理,共建甲乙双方和谐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3.
基于FTA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开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矿井通风系统缺陷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从矿井瓦斯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入手,研究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根据事故树分析的结论研究构建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规范,提高其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和日常管理的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韩利钧  姚军 《劳动保护》2011,(2):108-109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事故不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也给国家财产带来极大损失。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除了要加强安全体系的建立完善、加强自我监控外,还要强化对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探讨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机理,针对煤矿井下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建立了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完成了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仿真。结果表明:设备系统对安全系统暴露度效果最显著;环境系统对安全系统敏感度效果最显著;员工系统和管理系统对安全系统适应度效果最显著。为了有效提升煤矿井下安全系统水平,煤矿企业需要通过改进设备系统(尤其是员工安全保障品)来降低安全系统暴露度,通过完善环境管理(尤其是尘毒治理情况)来降低安全系统敏感度,通过加强员工系统和管理系统(尤其是员工违规操作和安全监督检查)来提升安全系统适应度。  相似文献   

6.
某大型铜矿山通风系统复杂,井下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井下安全生产。为此,对该矿山的通风系统进行全面调查测定,总结矿山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计算机模拟解算优化分析,通风网络结构优化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优化分析等技术,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提出了最优的通风系统改造方案。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可视化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井下通风系统的变化及时更新,进而在第一时间反应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维护通风系统的稳定,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现场实施结果表明,有效地解决了井下深部风量不足,风流分配不合理等难题,确保了生产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地采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和健康,通过对施工过程中通风影响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运用3Dvent软件进行了通风网络解算与模拟研究,建立三维矿井通风系统模型,采取多种局部通风、增设临时通风巷道、提前贯通临时风井等方式,使施工区域通风治理有了较大改观,设置了主井通风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为通风管理精细化、智能通风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灾区火区封闭一直是矿山救援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全国因建造密闭墙封闭通风孔发生瓦斯爆炸而造成的救护队人员伤亡事故,高居救护队人员自身伤亡事故案例首位。井下灾区远距离自动封闭装置的研发成功,实现了井下灾区火区远距离同时、自动封闭,为安全救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瓦斯是影响深部矿井作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减少由瓦斯引起的安全事故,应建立起完善的通风系统,以提高井下的通风质量,避免瓦斯聚集,预防安全事故。邢东矿是华北地区最深的矿井之一,本文就其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种优化设计方案,并对这五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最终优化设计方案,保障邢东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供同类矿井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矿井避难硐室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井下发生瓦斯、煤尘事故时,人员伤亡的75%是由于有害气体中毒而死亡,而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供应这一事实。本文提出了建立井下避难硐室的基本要求,从通风、供氧、防火、供电等12个方面做出了设计,因此建立井下避难硐室,对于爆炸事故的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11.
于殿宝 《安全》2004,25(6):4-5
最近,国家在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管理机构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培养政府安全监管技术权威和专家型的监管队伍,提高安全监管的技术含量."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安全生产被动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基础之上.所以,建设专家型的安全监督检查管理队伍是走科技发展之路,是全面预防和遏制事故的需要,是安全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方面的技术保障问题,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监察,必须建立各级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中心。建设的目的是围绕加强灾害事故的鉴定分析、灾害预防、安全技术的研究以及直接为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撑等。就省级企事业中非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作了初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各级工业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中心的建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86年5月17日,陕西铜川金华山矿掘进一队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2名矿工罹难,直按经济损失7.59万元。 经省有关部门调查,确定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并进行了处理。矿长毛银湖对井下通风检查不力,解决隐患不及时,对事故负主要责任,被撤职。当班瓦斯检查员李长生不按路线和时间检测,对事故负直接责任,被开除矿籍留用一年。通风区长张继忠对风门安装、修缮和管理不力,对瓦斯检查员、测风员管理不严,对事故负主要责任,被撤职。副矿长李忠彦、总工程师张世瑞对施工安全、通风安全抓得不力,分别受到行政记大过、记过处分。党委书记张兆钧、驻矿安…  相似文献   

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简述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和登记工作的意义,概括了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归纳并分析了目前登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登记中相关问题的对策措施.最后,从登记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到废弃的全程监管;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提高安全意识,落实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以及从严、从细、从实管理与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入手,加强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从提高安全意识,落实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以及从严、从细、从实管理与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入手,加强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和登记工作的意义,概括了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归纳并分析了目前登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登记中相关问题的对策措施。最后,从登记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到废弃的全程监管;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局扇是井下强大噪声来源之一,其A声级达100分贝以上,使人感到刺耳难受。长期受强噪声刺激,会使人听觉疲劳,甚至耳聋,引起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高血压等各种疾患。此外,噪声使人听不见事故前的征兆及各种警戒信号,容量导致工伤事故,影响安全生产。由于这些原因,井下工人不愿开动风机,严重影响通风防尘工作。为了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加强通风防尘,搞好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在珊瑚矿党委及长营岭坑口党总支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毛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天津市2000—2004年工伤事故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的天津市工伤事故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事故致因的有关理论,提出对策研究的总体思路,并对照天津市及其重点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安全监管的现状,提出了从总体上控制天津市工伤事故、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对策,即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自律与激励机制、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安全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以期杜绝特大事故的发生、尽快建立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事故管理、完善地方安全法规的建设使监管做到有法可依、强化安全检查等8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提高地下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井下当班作业人员较多的矿井发生群死群伤事故,2007年,福建省安监局在马坑矿业开始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试点,并于2008年6月完成了井下人员定位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基于马坑铁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井下涌水可能给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带来威胁的客观情况,2009年初,福建省安监局指导马坑矿业开展了井下避灾硐室(防水型)的建设,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井下避灾硐室建设工程,2010年11月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目前,马坑矿业已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了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这些成果的应用基本符合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