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对支持和规范我国安防监控产品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我国安防产品的应用发展与市场推广带来了极好的机遇。本文将对DVR视频编解码技术、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并就视频编解码技术在DVR产品中的应用及DVR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于安防行业来说,DVR的应用和发展,使得视频应用成为继IT和通讯之后最有活力的增长点,除了在专业安防中应用外,将来还会在管理领域甚至普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十年发展,在DVR领域历练出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汉邦高科等,他们的DVR产品不仅牢牢占据国内大多数市场,还走出了国门,在国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可以说中国DVR厂商扛起了"民族品牌"这杆大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安防、交通、监管等领域对视频显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清IP摄像机正逐步取代传统模拟摄像机成为视频监控的主流,而DVR作为模数转化存储设备,由于其布线繁琐、使用限制大以及难以适应网络架构等因素,无法配合高清IP摄像机的使用。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NVR以其使用便捷,可以完全适应有线、无线等网络传输方式,直接通过数字视频流进行视频存储等优点,契合市场对于高清网络摄像机的发展,必将在更多的领域取代DVR成为主要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4.
田勇 《中国安防》2012,(7):50-52
在安防行业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视频监控经历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化,DVR作为最佳主角,开创了一个数字监控的时代。但是随着全球性的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视频监控产业开始进入网络化时代,市场对视频监控的网络化功能及网络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需求下,NVR作为下一代视频监控的代表产品逐渐取代DVR的位  相似文献   

5.
DVR代表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市面上视频监控系统的首选产品,作为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DVR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宽。过去安防视频监控产品主要是应用在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的重大工程项目或银行、电信等领域,对重大事件、重要领域进行安全监测,以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和财产安全,现在产品已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消费类领域,产品功能也不断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安防》2012,(7):30
众所周知,视频监控系统经历了从第一代模拟系统(VCR)到第二代部分数字化系统(DVR/NVR),再到第三代完全数字化系统(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三个阶段的发展,这预示着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今后将成为安防市场的主角。尤其是在广域联网安全防范领域,NVR和DVR以其优越的性能,再配以卓越的监控管理平台,使得安防系统得到了前所未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安防产品与系统的普及应用,安防行业的数据安全问题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高清监控的快速发展,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大型项目的大量铺开,数据量不断增大,随之而带来的大数据下的存储问题及数据安全问题,逐渐成为视频网路监控领域里新的课题。安防数据的存储伴随着安防技术和存储技术共同发展,其先后经历了模拟前端+DVR存储、模拟前端+DVS/  相似文献   

8.
中国安防市场正处在一个方兴未艾推陈出新的时代.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安全防范的需求也极大地增加,促使中国安防产业迅猛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安防产业起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矩阵切换设备是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标志性核心设备,占整个系统设备价值的三分之一之多.自2000年以来,随着嵌入式DVR的出现,在很多小型视频监控系统中,嵌入式DVR直接替代了矩阵的作用,同时也具备了网络远程传输的能力,一时间,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认为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时代已经到来,与此相适应视频监控市场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前言中国安防行业发展了30多年,行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仿国外产品到引领全球技术,中国安防行业以视频技术应用为特点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传统模拟闭路视频监控系统(CCTV)、模拟数字监控系统(DVR)、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IVS/IPVS)、人工智能监控(AI)。  相似文献   

10.
引言 NVR面世已有五年时间了,对于任何一个安防新品来说,五年时间足够使其成熟完善。虽然目前市场上少数厂家依旧在DVR+模拟前端上挣扎,但是NVR取代DVR已成定局,尤其是"2010年高清元年"拉开了高清大幕,以高调的姿态宣告着传统模拟时代的瓦解。在全新的高清时代里面,凭借大存储、高清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安防》2011,(12):55
年终岁末,又到了该回望盘点的时候。在2011年里,大运会的举办以及金融、交通、教育、能源等领域的建设热潮,带动整个安防市场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软件市场在安防系统大规模化发展的情况下得到快速发展;视频监控市场经受了DVR价格战以及日本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安防企业的不断整合发展,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品牌企业发起的价格战令小企业愈发困难。在视频监控领域,最为成熟的监控产品DVR首先发力,2012年海康、大华、汉邦发起的一波降价潮令业界瞩目,而就在日前,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多种安防监控产品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各行各业对安防监控产品的需要。同时随着近年来"平安城市"、"平安校园"等安防项目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和深入,机场、地铁以及景区等用户对于视频监控覆盖范围、监控点数以及网络传输画面视频质量等要求的不断提升,网络监控正成为中国视频监控市场重要的拉动因素。网络监控设备厂商的视频监控整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中国安防行业发展回望中国安防行业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体量庞大的行业市场规模,行业中的各种关联技术日新月异、推陈出新推升着安防行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视频传感技术经历标清、高清和超高清的发展过程,促成视频由"看得见"向"看得清"发展,视频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技术经历DVR、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安防存储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安防监控系统主要历经了模拟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都分别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监控数据存储系统,从早先的VCR到DVR,混合DVR到NVR和SAN存储网络。在现阶段开始大规模部署高清和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以后,智能存储服务器出现,以呈现更高品质的视频图像以及精准的智能数据分析和挖掘。在监控视频方面,从原先的"看得见"到"看得清、看得远",再到现在的"看明白、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安防软件搭乘了安防市场大发展的东风,迈过了最为辉煌的5年。 2006年以前,安防领域的软件大多是作为硬件设备的附属和配套形式提供给用户,以DVR为例,在以前的安防价值链中,从高到低依次是芯片提供商、压缩板卡开发商、板卡经销商或整机集成商、工程商和最终用户。  相似文献   

17.
<正>一、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视频监控领域的普遍应用推动了视频监控产品的更新换代。纵观安防行业发展历程,以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从模拟时代至今共经过五次变革:1.模拟监控阶段(1979-1983),安防行业逐渐形成以模拟摄像机+视频矩阵+磁带录像机为产品矩阵。2.数字监控阶段(1984-1996),采用数字记录技术的DVR产品,取代了磁带录像机,  相似文献   

18.
杨磊 《中国安防》2012,(5):34-37
安防监控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数字、网络、高清、智能的概念不断出新,并渐渐开始融于平安城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其中仅就安防视频监控的"高清化"来说,国内几大安防媒体于几年前就已多次讨论过相关主题,很多厂商也在其产品宣传中强调了其高清监控产品的优势。无论是媒体的讨论还是厂商的宣传,在高清的某些概念或细节方面仍有一定的误区,如此,探究"高清化"的真正含义、整体理解高清视频监控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对于合理有效地构建平安城市以及实施其他安防视频监控的具体应用显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开始,介绍了DVR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接着引出网络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与网络数字矩阵。网络数字矩阵是专门针对安防监控市场中所要求的网络远程监控录像、显示功能而开发的监控系统,是DVR本地监控的有力补充。随着数字监控系统的日趋完善,特别是对切换矩阵的全面控制,网络数字矩阵真正促进了矩阵系统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进程。网络数字矩阵融合数字矩阵、硬盘录像、网络传输为一体,是节约成本、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使命所需,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安防监控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数字、网络、高清、智能的概念不断出新,并渐渐开始融于平安城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其中仅就安防视频监控的“高清化”来说,国内几大安防媒体于几年前就已多次讨论过相关主题,很多厂商也在其产品宣传中强调了其高清监控产品的优势。无论是媒体的讨论还是厂商的宣传。在高清的某些概念或细节方面仍有一定的误区。如此,探究“高清化”的真正含义、整体理解高清视频监控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对于合理有效地构建平安城市以及实施其他安防视频监控的具体应用显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