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沙化现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为防治土地沙化,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尊重自然规律,利学治沙,建设西部地区防风林带,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浅议西部开发与江河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长江、黄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扩大,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等重大问题,分析了在西部开发中加强对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特殊意义,并提出了在西部开发形势下如何加强源区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受破坏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对全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成果,对全区森林、草原、荒源、湿地、农业等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主要生态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述,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议对策。内蒙古自治区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整体恶化、超势仍在加剧,地带性的草原、荒漠植被均不同程度地退化。全区土地沙化、砾石化、水土流失、盐渍化、沙丘活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区域达到1730万公顷。全区草原开垦十分严重,草原面积迅速减少,沙漠面积在扩展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08,(2):78-7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2008年出台的第一个文件中提出,到2050年,区内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将全部得到治理。新近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提出,到2050年,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全部治理,全区沙化土地防护体系得到优化,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内蒙古新的防沙治沙工作目标还包括:到2010年,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2%,沙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 ,“十五”期间要把改善生态 ,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加强生态建设 ,遏制生态恶化。“十五”将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0万公顷 ,治理“三化”草地面积1650万公顷。要组织实施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和东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加强京津风沙源和水源为重点的治理与保护 ,建设环京津生态圈。在过牧地区实行退牧 ,封地育草 ,实施“三化”草地治理工程。加快小流域治理 ,减少水土流失。推进黔桂滇岩溶地区石漠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简称为草原三化)现状和变化状况,分析了治理草原三化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其成效.草原三化主要由于开垦和多年超载过牧,加上1999年以来全区连续三年干旱和虫害,至使草原产量、盖度大幅度减少,草原三化加剧,草原生态环境严酷,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草原监管及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内蒙古各级政府有效的执行了草原管理和保护政策,采取了多种综合治理措施.由于降雨量的改善和草原建设项目及政策措施的实施,天然草原植被正在恢复当中,草原整体上向好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西丘陵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实际,探讨辽西地区草原沙化综合治理措施,恢复辽西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草原地区土地风蚀沙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草原地区土地风蚀沙化过程、风蚀沙化类型、风蚀沙化的阶段和特征、引起风蚀沙化的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风蚀沙化土地的恢复过程和整治风蚀沙化土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环境》2022,(4):12-13
<正>“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12.
草原是我国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由于人为i舌动的干扰和超载过牧以及不合理的垦荒,造成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并且这种恶化的趋势正在加速向前发展,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扼制住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则人类的生存必将受到威胁。因此,应当大力加强草原建设、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对其进行法制管理,并在具体的工作中协调好科研、生产、经营三者的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待续发展的道路。保护森林、保护耕地、保护草原,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应当成为当前乃至下一个世纪社会发展的主题。参6X37 9800772敖汉旗友黑山的重要保护价…  相似文献   

13.
每月墙报     
《环境》1999,(4)
要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去年我国治理和保护环境工作的力度加大。重点地区生态工程建设和长江、黄河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今年要加强对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克服靠浪费资源求发展的短期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防沙治沙力度,投入巨资,创新模式、强化措施,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沙化、荒漠化恶化趋势,部分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防治成果令人欣喜.但中国防沙治沙任重道远,治沙正在进行时. 10年规划强化治理力度 2013年1月,国务院通过《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规划》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 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 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 000万公顷.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张凯 《环境》2001,(8):6
二十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在“九·五”期间,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我省的生态学工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努力和呼吁,唤起了社会的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已呈现可喜的态势。一、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生态系统错综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特点,受到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规范人的因素,必须有法律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环境》2023,(6):14-15
<正>“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落实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强化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持之以恒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现阶段生态保护工作的目标是力争使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控制,重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珍惜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地区的生态破坏得到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为此,必须认真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点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水、森林、草原、生物、矿产等重点资源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市等生态良好区实施积极性保护.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各种过量的排放物毒化和污染了自然环境,使生态环境失衡,导致死水、毒气、酸雨的产生,许多生物物种濒危或灭绝;二是人类对自然物资的过度消耗,致使水土流失、森林减少、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究其根源主要有三:1)人类为了生活和发展,必须进行生产,而生产过程既要消耗自然界的物资,又要排放各种废物,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在发达国家突出表现是工业的发展向自然环境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带来的污染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是高消耗低产出,贫困带来的滥垦乱伐等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锐减、物种  相似文献   

19.
水体和底质构成了水电站水库的结构,这两部分都有自身的系统,随着情况变化,其生态系统也会变化。要想更好地发挥出水电站水库的作用,就要保证水库的生态环境能得到有效治理和保护,进而平衡其生态系统,依靠多样性生物保证水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因此,要深化对水电站水库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治理水库生态环境,改善水库生态环境,切实发挥好水库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指为恢复和保持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使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而对生态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征收的补偿性质的税费.目前,我国已有17个省市地方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这项工作.征收的范围大致有煤炭、石油、土地、旅游、水、森林、草原、药用植物和电力等.1.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