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待事故上,有的单位为减少"负面"影响,对事故处理采取"低调",不向上报告,不调查事故原因,不追究当事人责任.其单位领导解释说,当事人已受到伤害,如果我们再给其处分,从情理上讲不过去.  相似文献   

2.
时下,有些单位和个人喜欢把故事和事故混淆起来,甚至把事故当故事讲。在事故分析会上,有些领导和事故当事人用颠倒的“障眼法”,对事故责任避重就轻,对事故原因轻描淡写、避而不谈;有些领导和事故当事人认为已经造成了事实,多讲了事故怕痛上加痛,对事故损失加以掩盖,而把在事故中如何发扬风格,“关心他人、团结一致、互助互爱”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大讲特讲,把事故教训总结会变成了安全故事会。  相似文献   

3.
翻出一些陈年老帐本──过去的事故结案纪录,有时想想,如果再把这些事故拿出来分析,好象有些残忍,因为这对事故的当事人或当事单位无疑是一次痛苦的记忆。但是,从“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的教育思路来说,分析已定案的事故,把事故的血的教训,真实的原因,详细的真实的经过公诸于众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但愿我们的事故剖析,对当事人的记忆的痛苦能减到最低限度;而把它的教育意义放大到最大最大。让我们今后可以少听痛苦的呻吟,少看夭折的生命和淋漓的鲜血。为此,我们在行文中,将努力把事故单位、事故当事人的影响尽量淡化,对事故…  相似文献   

4.
一位安全员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与责任的追究非 常执着,使一些人对此耿耿于怀。朋友好言相劝:你 年龄大了,应该学“乖”了,不要顽固不化再得罪人 了。可是他说:“那样我就不配当一名安全员了!如果 事故原因不查清楚,当事人不汲取教训,那么同类事 故必然会重复发生。无论什么人都阻挡不住我,无论 有人说什么,我都不在乎!”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当前,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的理解不是十分清楚,存在着较片面的认识,认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就是为了处罚肇事单位、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处理事故当事人。然而,笔者认为,事故调查处理是事故预防工作的延伸,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演绎事故发生的经过。  相似文献   

6.
读了《一个司炉工的遭遇》(刊《劳动保护》 1985年12期)后,深为湖南湘西自治区和大庸县劳动部门深入调查,为民平冤的精神所感动。 多年以来,在事故的处理上确实存在着少数冤案。有的单位一旦发生事故,总习惯在操作者身上找原因。如果主要责任确实在操作者,当然应该抓住不放。但往往有些主要责任者是领导干部,在处理时,却千方百计要和操作者“挂钩”,把事故原因说成操作者“注意力不集中”、“一时疏忽”、“配合不当”等。如此这般,真正的主要责任者由此脱身,反过来 以领导身份开大会,发文件,大言不惭地谈事故教训,而作为一般责任者或与事故…  相似文献   

7.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6):64-64
我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不妨分析一下造成事故的心理因素。因为,除了“无知无畏”、习惯性违章和粗心大意外,工作时精神不佳、精力不集中而导致操作失误造成事故的案例也为数不少,事故的发生其实与当事人的情绪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一些民警对现场痕迹勘查不够认真,现场物证不注意提取,没有及时做好现场访问,对当事人的陈述不仔细分析,过分依赖当事人的陈述笔录,没有笔录或者笔录的内容不相符时,就无法判断事故的真相,造成事故无法认定或认定不准确。笔者认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刑事案件办理原则应该运用到交通事故处理中,只要我们仔细勘查事故现场,认真分析痕迹特点、及时做好现场访问、深入做好相关调查、只要各种痕迹物证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9.
杭文 《安全与健康》2005,(12):29-29
一位安全员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与责任的追究非常执着,使一些人对此耿耿于怀.朋友好言相劝:你年龄大了,应该学"乖"了,不要顽固不化再得罪人了.可是他说:"那样我就不配当一名安全员了!如果事故原因不查清楚,当事人不汲取教训,那么同类事故必然会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应邀参加了一家建筑单位的事故分析会。在这次会议上.该单位负责人在对事故原因作“全面”分析时说:“首先。我们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对职工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对安全设施更新不够……”这位领导一口气说了十多个不够。乍听其态度可谓诚恳,可仔细一研究,并不尽然,甚至有的仅在作应付而已。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笔者调研收集了某石油开采企业近10年的各类事故64起,对该企业的安全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事故当事人进行了走访和现场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事故的原因,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将事故原因归纳总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民用航空飞行事故的发生,各国民航都非常重视飞行事故的调查,而要找到真正原因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在调查时调查员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能听到事故发生前后机组的谈话以及飞机上发出的各种异响将非常有助于事故原因的分析,为此,从上世纪50年代起民用飞机上开始安装记录飞行中各种声音的装置。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8月13日18时20分左右,某铸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铸造公司”)在检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南通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了事故调查工作。笔者参与了此次事故调查,本文分析了事故主要原因,提出发挥事故调查的“探头”作用,从根源上分析安全隐患,探索遏制此类事故再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21中国责任关怀推进大会发布的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929起,导致1175人死亡。目前,在对危化品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预警与管控技术和体系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危化品企业未能及时有效地监测及控制,激增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今很多企业在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上均措施多多。有的单位的安全标语随处可见,红头文件摞了一大摞,各项规章制度张贴或悬挂在醒目位置……看起来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健全,然而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每次事故发生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不力、防范措施不严”等理由便成了事故单位负责人搪塞的借口,与其当初宣传或向上级汇报成绩时的“雷声大”现象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平日将安全管理上的强化变异成了“墙挂”。  相似文献   

16.
据媒体报道,山东兖矿集团济二煤矿2004年开始实行“从工资总额中提前预留出‘安全工资’。如果当月发生死亡事故,扣发全矿安全工资;若发生井下重伤、地面轻伤事故或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重大机电事故,扣发责任单位安全工资;若一月内出现三次‘三违’或进‘三违’学习班,则扣发当事人月度安全工资”的做法。该办法实行以来,该杜绝了井下重伤及以上事故和非人身事故,安全事故率同比下降45%。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2004年4月至7月,江西省因雷击事故死亡26人,预防雷电灾害形势严峻。但某单位负责人却说:“天要打雷,死伤个把人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一些单位和个人认为雷击事故不用承担责任,将一些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也转嫁在雷击事故上。自然灾害在这里成了躲避责任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18.
对普通群众来说,交通事故处理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由于对事故处理程序的不了解,不少群众在遭遇交通事故时,总是质疑事故处理结果怎么还没有出来,民警是否拿了对方的“好处”,不信任感常常伴随着事故当事人。为缓解这个矛盾,让群众体会到交通事故处理快捷、公平、公开、公正,让各方当事人放心,同时强化对民警处理交通事故中的时效、程序、证据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吉林商业大厦“一一·五”火灾无情地夺去了19条生命。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之中,但暴露出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仍然为冬季消防敲响警钟。一些在事发现场的群众,通过互助、自救逃离险境,也给人们的防火防灾留下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各类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原因时,我发现有些事故就是因“图省事、怕麻烦”造成的。其结果是主观上想省事,客观上不省事;主观上想不麻烦,客观上出了大麻烦。这对我们安全作业和设备安全运行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