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地区分布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保存着许多孑遗物种、珍稀物种和特有种属,且具有生态屏障功能,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伴随着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内蒙古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内蒙古城市化引起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导致生境破碎化,造成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为活动,也改变了城市区域植物区系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城市化进程中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环保信息     
第一次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召开,尽快遏制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和流失 为全面加强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尽快遏制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和流失,2003年8月21日,第一次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强领导,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一批具有重要经济、科学和生态价值的生物物种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丧失和流失问题仍很突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受威胁植物濒危等级划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濒危物种通常是指由于物种自身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所有生物种类。目前国内外存在着许多濒危物种等级的划分标准,最常用的是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我国受威胁的植物等级被划分为濒危(Endangered),稀有(Rare)和渐危(Vulnerable)3个等级。物种濒危等级评价标准的主要发展趋势就是由定性指标向定量指标发展,但是当前国内外对植物稀有性和受威胁的各个等级的定量限定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入侵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北半球第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而生物入侵是其主要威胁因素.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进行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发现全国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2003年农业部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存在50余种,造成每年至少1000亿元的经济损失.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的46.3%已侵入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丰富多样、千差万别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它们所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涉及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概述语。生物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基本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当今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等重大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生物多样性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人类活动已使大量生物物种在还没有被人们发现其利用价值之前就已经消失,这是人类长久生存和发展的莫大损失。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经常不顾后果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在过去的4亿年当中,平均每27年才有一个高等植物物种消亡,而联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的水生生物区系特征,筛选了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等90个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使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探讨了各类物种的敏感度分布特征,推导了中国无机汞的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结果表明,甲壳类生物对无机汞最为敏感,Log-Slogistic3对各组数据拟合效果最佳.基于对全部数据的拟合结果,得出无机汞的急性水质基准和慢性水质基准分别是1.743和0.467μg.L-1.该基准值与其他国家使用类似统计外推法得到的基准值在同一数量级,但也存在着差异,反映了各国水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的差异.中国无机汞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建立,旨在保护中国地表水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免受无机汞的高浓度急性暴露以及低浓度慢性暴露产生的毒害效应.比较不同水体无机汞的浓度水平发现,除嘉陵江水体溶解态汞可能会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风险外,西南地区地表水活性汞均不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着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2014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强调,要全面实施系统性保护工程,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生物资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019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地球上约有800万动植物物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00万种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的风险。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呼吁大家采取行动,遏制自然界不断加速的物种丧失和自然栖息地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体和他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以及由它们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维护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2,(13):4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目前,人为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肩负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神圣职责。2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戮力同心,生物多  相似文献   

11.
中美水生生物基准受试物种敏感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已经系统地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法开展水生生物基准研究工作.由于水体污染物种类繁多,因此在建立我国水生生物基准的过程中面临着本土生物毒性数据缺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物种敏感性比较,以美国为例对采用非本土生物毒性数据来推导我国水生生物基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以US EPA推荐的58种污染物的水生生物基准为基础,筛选出中美两国共有的且生物毒性数据满足"3门8科"要求的10种污染物:As(Ⅲ)、Cr(Ⅵ)、Hg、Cu、Pb、Zn、硝基苯、对硫磷、毒死蜱、三丁基锡;然后,采用双样本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法和重要点位(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5%of the species and 50%of the species,HC5和HC50)差异分析法对10种污染物的中美物种敏感性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双样本K-S检验得出中美物种对Cu、毒死蜱、三丁基锡的敏感性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重要点位值进行差异比较得出中美两国Cr(Ⅵ)、毒死蜱的HC5值差异超过一个数量级,毒死蜱的HC50值差异超过一个数量级,表明有些污染物[如:Cr(Ⅵ)、毒死蜱等]的中美间物种敏感性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采用美国的生物毒性数据或基准值来保护我国的水生生物,可能会存在"欠保护"或"过保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一些被保留的小块森林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它们成为许多原生物种的居留地,是小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活的基因库,平衡着城市、农业、林业等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阐述了生物岛的概念、意义、结构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所有物种迟早会灭绝。既然所有物种最终都会灭绝,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关心野生生物损失呢?物种的加速灭绝紧要吗?如果自然界失去了多样化,会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清楚的。保护物种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些被保留的小块森林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它们成为许多原生物种的居留地,是小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活的基因库,平衡着城市、农业、林业等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阐述了生物岛的概念、意义、结构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生物标本馆是指保藏动物、植物、菌物、海洋生物及化石等标本的场馆,并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的功能。生物标本是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和档案,是物种多样性最直接的凭证,同时也蕴含着与生物物种相关的海量信息,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标本的馆藏、管理、研究和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水平和经济实力;作为保藏、研究生物标本的机构,标本馆的规模和水平,则是国家文明程度和文化实力的具体体现,也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16.
对现有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的反思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为:"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于此定义,各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以保护思想为基础的保护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为:“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于此定义,各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以保护思想为基础的保护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期讨论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地球不同环境中,生物遗传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具体划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数十亿年演变进化的结果,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源与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野生动植物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来,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攫取和利用造成了许多物种的减少和灭绝。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是造成对物种过度利用、使世界范围内许多物种迅速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应对这种情况,196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开始组织一项谈判,以起草一项管制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出口、过境和进口,以保护这些物种的国际公约。但是,经过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