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2011年3月,某钢结构物流中心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7000m2,损失惨重。通过对该例火灾的起因、火势蔓延、结构倒塌进行分析,探讨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和结构抗火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钢结构因本身抗火性能差,易垮塌,不利于火灾扑救;②在火灾中钢结构易整体破坏,造成重大损失;③由于未采取防火分隔,扩大了火灾蔓延途径和过火面积,加剧了火灾损失,也加大了火灾扑救难度。为了减轻火灾损失,应当:①合理设置防火分隔;②提高或保证钢柱、钢梁的耐火极限,以提升结构抗火能力;③加强对钢构件和结点的防火保护;④保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实施初期灭火。  相似文献   

2.
新疆煤田火灾的成因、危害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是世界上煤田火灾最严重的地区,原因主要是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具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新疆地区煤系为中下侏罗纪,地质活动较为剧烈;小煤窑的乱采滥挖等.新疆煤田火灾带来巨大危害:损失煤炭资源、污染环境、引发地质灾害、破坏生态平衡及危害生物健康等.对煤田火灾进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有效灭火,应先对火区进行探测.探测方法有磁异常探测法、自然电场法和红外地面测温法等.然后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灭火技术进行灭火.灭火之后还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对火区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现实的建筑火灾模拟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火灾模拟的方法,在交互式虚拟环境中实现了基于火灾数值模拟的火灾场景模拟。根据火灾场模拟软件FDS的计算结果,控制虚拟火灾场景中火焰和烟雾的蔓延,使得虚拟场景中火灾的发展接近实际火灾的情况。模拟系统中通过纹理贴图和粒子系统等技术实现了逼真的火灾场景可视化。还介绍了实现灭火作战模拟和训员疏散模拟的技术细节。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建筑火灾模拟原型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电子消防预案制作、灭火作战演练、人员疏散演练、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与评估,以及灾害条件下人的疏散行为研究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消防部队灭火抢险救援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价灭火抢险救援的效率、确保人员和装备安全的基础。在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安全系统工程思想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从人员配置、消防装备、战术水平、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初步建立了消防部队灭火抢险救援风险评估体系指标体系,为今后该评价体系的应用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喷水灭火行为引起的火场局部温度骤降,有可能引起房屋结构破坏。为研究火灾及消防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设计建造了足尺钢框架房屋,根据实际火灾及消防场景设计火灾荷载和消防系统,模拟了真实火灾下窗户玻璃破碎和喷水灭火对火灾温度场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利用热电偶测量火灾及消防全过程的火场温度,得到了火场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火灾动力学分析了火场温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火灾过程中,火场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框架平面沿水平方向越靠近起火点,升温速率越快,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越高,垂直方向温度梯度越大;玻璃破碎增大了通风口面积,对通风控制型火灾的温度场有显著影响,靠近通风口处温度略有降低,而远离通风口的火场纵深处温度大幅上升;消防喷水能迅速抑制火场燃烧,降低火场温度,降温速率随喷水灭火时间增长而减小;开始灭火的短时间内,火源附近温度骤降,降温速率最高达到391℃/min。  相似文献   

6.
在各类大、中、小型的化工项目中,通常都采用储罐的形式来储存各类化学原料或化学产品。可燃液体包括汽油、煤油、柴油、苯类、醇类、酮类和酯类等。对该类储罐来说,由于其储存物质的化学特性,一旦发生火灾其破坏性非常之巨大,往往会引起强烈的爆炸。化学储罐区的火灾一般用水部难以扑灭,水的作用仅仅是冷却储罐,扑灭火灾最有效的系统是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21,(3)
为提升地铁火灾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结合韧性理论对地铁火灾系统抵御能力和复原能力进行研究。根据韧性概念建立环境、人员、设备、管理4个方面的安全韧性评估体系,并基于AHP-PSO和改进CRITIC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模糊评价法对韧性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进行确定,构建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人民广场地铁站为例进行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上海市人民广场地铁站综合评价等级为较高韧性,该评价结果与此地铁站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整体韧性影响最大,并提出建立二级管理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来提高系统安全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所谓火政,即古代关于防火和灭火的制度。古时,人们主要用明火照明,尤其我国古代建筑基本是“构木为屋”,这就使得我国历史上火灾发生十分频繁。如春秋200多年间,仅《左传》所载各国发生的重大火灾就有14起。为了战胜火灾,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有些至今仍在沿用。下面拟就所见资料,对周代火政作些初步探  相似文献   

9.
谢正文  梁晓瑜  袁巧  曲方 《灾害学》2009,24(4):89-94,111
从餐饮业油烟道火灾事故统计出发,概括了我国油烟道火灾事故分类、事故原因分析、油烟道火灾探测、灭火剂、灭火设备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油烟道火灾的研究与国外的差距,并指出了我国在油烟道火灾领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防治油烟道火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气象环境要素和重大林火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利用1970~1994年25年间的森林火灾资料,分析研究了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森林火灾的火源,火环境条件,林火发生、发展、蔓延和熄灭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及重大林火燃烧期的某些要素特征,对指导森林防火灭火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矿井火灾具有突发性、火势发展迅猛以及灭火和救护困难等特点。火灾燃烧时产生大的热量和有毒有害的气体,并形成火风压。火势的动力作用,容易造成风流状态的紊乱,甚至造成整个通风系统风流状态的混乱,由此造成的损失极为惨重。矿井火灾仿真研究对于制定火灾预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矿井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有限的出口通道,以及灾变对矿井系统的影响,人员的避灾路线常常被灾变及其生成物所阻断。正因为这种复杂性,在紧急状态下依靠人工手段来提供避灾路线是不可能的,在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开发一套适合现场应用的避灾路线选择系统既现实又重要。提出了基于流体网络的矿井火灾仿真数学模型和避灾路线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该模型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二矿区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伟  田玉敏 《灾害学》2014,(1):99-102
城市综合体建筑内往往集商业、餐饮、娱乐等于一体,而其中的餐饮场所又是火灾多发地带,使得综合体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大大提高。综合体建筑本身有其特殊性,其中的餐饮场所消防设计在防火分隔、燃料输送存放以及防爆、内部装修和厨房的防火灭火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设计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必须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以达到指导相关设计并为管理提供依据的目的。本文从上述几方面对综合体建筑内餐饮场所的防火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减少飞机火灾对机上人员形成的威胁程度有两种方法:改进飞机的设计,使飞机更加具备防火性能,并配有足够的自动灭火设施;设有足够的现代化机场救援和消防设备以及训练有素的消防人员。飞机火灾的救援与控制飞机地面事故一般可分为两种来考虑:一种是重撞击事故——地面碰撞事故。当飞机主要结构发生故障时会导致重大伤亡,并即刻对所有乘客构成生命威胁。另一种为轻撞击事故。此种事故的发生率较高,但如果在火灾没有蔓延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05,(6)
据海事部门统计,近两年我国又发生五起较大的客滚船火灾事故,四艘沉没,一艘被成功灭火援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客滚船的吨位也越来越大,内部装修档次越来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一艘大客船就像一座浮游在海上的“城市”,旅客来自四面八方,防火管理困难,火灾荷载和火灾危险性也越来越大,而且扑救极为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客滚船的防火与灭火对策研究。一、客滚船的火灾原因常见有:1.吸烟不慎。据统计,在100例火灾  相似文献   

15.
刘辉  程振超  王丹 《灾害学》2023,(2):25-30
基于城市韧性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城市消防韧性评价的评价对象及指标体系框架,明确了城市消防韧性的内涵。通过火灾风险评估和城市灾害韧性研究,从宏观城市尺度围绕抵抗、恢复和适应特征深入分析影响城市消防韧性的因素,探讨了城市区域特征、火灾防范水平以及医疗、灭火救援能力等因素对抵抗、恢复特征的影响。在适应特征方面,创新性地引入学习力指标并结合国家消防相关法律法规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出创新力指标,构建了在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下11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的城市消防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消防韧性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和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家庭装修材料升级和"电气化"程度提高,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员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现象,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为了发现住宅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世界各国都有一套家庭防火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大空间钢网架结构常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的屋盖,火灾下一旦发生坍塌,将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其抗火性能有必要深入研究。本文运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火灾模拟软件对某工业厂房进行火灾模拟,得到火灾发生发展的时间—温度曲线。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火灾下网架结构的不同位置进行了热—力耦合的位移和内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机模拟得到的升温曲线,要比一概采用ISO834标准求得的升温曲线更符合实际情况;火灾发生在中间位置更为不利,必须采取防火保护措施;火灾下结构会发生内力重分配,但距离火源越远处的杆件内力和位移变化越小。本文结论可供该类型结构的抗火设计和灭火救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影剧院人员疏散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大型公共场所临灾情况下人员疏散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实际意义.分析以往影剧院火灾事故可以发现,不正确的疏散逃生行为所引起的通道堵塞,是导致人员大量伤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应用STELLA系统软件,建立了基于粗网络模型的人员疏散模型.以影剧院发生火灾为例,分析了采取不同疏散策略所产生的避难效果差异,找出了最佳的疏散策略.所提研究方法和建立的模型,对于合理设计疏散路线和优化建筑物的出口与通道结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钢结构在火灾消防过程中容易遭到破坏甚至发生倒塌,而空间温度场是研究结构响应的基础。为了研究喷水消防对空间温度场的影响,建立了三层三跨钢框架房屋模型,在火灾动力学软件中利用水喷淋方式模拟了其消防灭火过程。分别研究了消防在火灾初期发展阶段和稳定燃烧阶段介入时,火源及框架平面附近的温度场分布与发展规律,对比分析了消防在不同火灾阶段介入后直接灭火跨与相邻跨的火场温度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 数值模拟结果与火灾消防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型中采用水喷淋方式模拟喷水消防过程获得温度场的可行性;(2)消防在火灾初期发展阶段介入后,直接灭火跨的温度发生骤降,最大降幅约 350 ℃,约 20 s 后缓慢回升, 消防喷水有效减缓火灾发展进程,抑制空间温度与梯度发展,框架附近平面火场达到的最高温度相比无消防介入火灾低约 350 ℃;(3)消防在稳定燃烧阶段介入时,空间温度较高、温度梯度较大,消防介入后火场最高温度在 60 s 左右降低约 650 ℃,降温速率约 11 ℃/s,短时间内温度梯度变化剧烈;(4)与在稳定燃烧阶段介入相比,消防在火灾初期发展阶段介入可大幅降低火场最高温度,且使温度梯度变化比较缓和。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火灾发生,给家庭、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16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1.2万起,在这31.2万起火灾中,共有1582人死亡,106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高达37.2亿元。尽管每起火灾的发生原因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有一些共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视,缺少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的基本常识等,因此需要消防报道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