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和塑料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大气中的VOC成分越来越繁杂。通过对大气VOC的监测和分析,找出减少VOC危害的方法,并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而要对VOC进行监测,必须了解并掌握正确的监测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六个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数学模型。它们分别是歌舞厅空气质量指标模型、通风条件下室内VOC普适模型、居民住宅甲醛浓度预测模型、办公室甲醛浓度预测模型、通风条件下室内空气品质模型以及多孔建材中VOC扩散系数两尺度模型。针对每一个模型,文章都按照相应的适用条件、建模过程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目的是总结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当下的检测工作与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六个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数学模型.它们分别是歌舞厅空气质量指标模型、通风条件下室内VOC普适模型、居民住宅甲醛浓度预测模型、办公室甲醛浓度预测模型、通风条件下室内空气品质模型以及多孔建材中VOC扩散系数两尺度模型.针对每一个模型,文章都按照相应的适用条件、建模过程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目的是总结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当下的检测工作与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静态箱法是测定土壤中气态污染物释放通量的常用方法.为了阐明静态箱内污染土壤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特性,本文考察了 土壤中VOC种类、含量、气温和箱体内空气扰动对VOC释放通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静态箱内VOC浓度可在5 min内达到平衡或开始衰减,前30 s的VOC浓度变化可用于计算土壤的VOC释放通量.静态箱内土壤的VOC释放通量与其lgKow值和分子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VOC含量越高,其VOC释放通量越大.同时,静态箱内污染土壤的VOC释放通量与室外气温呈正相关,表明在实际测定VOC释放通量时应考虑气温的影响.对比静态箱内设置不同风扇个数时VOC的释放通量,发现设置1个风扇时测得的VOC释放通量最大,表明在该条件下实现静态箱内污染物 混匀是较适宜的.本研究揭示了静态箱内土壤VOC释放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为科学评价污染土壤的VOC释放能力并进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选取连续通风和间歇通风两种不同的供氧方式进行好氧堆肥,分析污泥堆肥腐殖质富里酸(FA)和胡敏酸(HA)光谱特征和还原容量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连续通风处理相比,间歇通风处理促进了类蛋白质的分解和类腐殖质的形成,增加了电子转移能力;间歇通风FA的本底还原容量(NRC)、化学还原容量(CRC)提高了194.33,127.97μmol e-/(g C),HA的NRC、CRC提高了168.26,203.81μmol e-/(g C).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结果显示,C3、C4是FA电子转移能力主要控制因子,而SUVA254、SUVA280是HA的电子转移能力主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VOC废气的出现严重危害着社会环境及人类的生活,对其进行治理很有必要。文中通过分析VOC废气治理工程案例,指出了当前国内VOC废气治理的现状,并对于将来VOC废气治理的方向与新技术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恒温测试箱法采集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利用Nutech预浓缩仪对样品进行三级VOC富集,然后用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进行了测定,检出限低于2.0μg/m3。实验选择皮革表皮、橡胶密封条、灰色无纺布、海棉和仪表盘五种汽车内部装饰材料,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五种汽车内部装饰材料均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热塑性材料仪表盘释放出的TVOC含量最高,橡胶密封条的TVOC释放量也较高,皮革表皮和灰色无纺布释放的甲苯较多,而消音材料海绵主要释放出二甲苯。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情况复杂,因此,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汽车内部装饰材料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对于选择低毒环保的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X799.3200603486通风模式对垃圾渗出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的影响/彭绪亚(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2006,25(1).-254~257环图X-15采用小风量连续通风和大风量间歇通风两种方式,进行2组自制菌剂接种堆肥和1组未接种堆肥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通风方式对垃圾渗出液微生物接种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接种间歇通风组相比,接种连续通风组耗氧速率高出30%以上,堆肥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平均高出28.7%,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堆体内微生物更为活跃,表明连续通风更有利于堆肥的腐熟稳定,…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VOC的组分和危害,结合国内外VOC的调查现状,对大连市目前VOC的来源、分析方法、未来趋势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连市VOC研究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讨论了VOC治理的对策,及对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来源于化工、医药、汽车领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质,也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各国对VOC的排放政策都越来越严格。VOC的处理方法常见的有吸附法、热力燃烧法等,其中吸附法由于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而得以普遍应用。对于不同类型的VOC废气,采用吸附法处理时需要对吸附技术进行改进后再应用到实际,针对于此总结了处理不同类型VOC废气的吸附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烘烤硬化的微观机理及板材烘烤硬化特性的测定方法 ,针对宝钢生产的BTH3 4 0烘烤硬化板 ,测定了其烘烤硬化值 ,并通过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工艺参数预变形、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其烘烤硬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TH3 4 0烘烤板具有良好的烘烤硬化性。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 are very important to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mbient atmosphere. Ozone isformed through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of VOC of bothanthropogenic and biogenic origin with oxides of nitrogen(NOx), …  相似文献   

13.
1,1,1-trichloroethane(TCA), a common chlorinated organic solvent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 was removed from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by using a bench-scale membrane pervaporation unit. The effects of TCA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on permeation flux and selectivity(a value) of the process were evaluated. In general, higher temperature leads to higher VOC flux but lower selectivity; higher flow rate of TCA feed stream results in higher VOC flux and selectivity, an indication of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higher TCA feed concentration produces higher TCA permeation, however, the selectivity was virtually unchang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升情况,完成电机散热能力评估,为电机散热优化和工程通风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模拟驱动机构实际运行环境,在断风条件下进行自然散热温升试验,获取电机温升最大工作模式,并在该模式下进行2种风速条件下的通风试验,获取定子绕组的平衡温度.当定子绕组达到热平衡后,切断通风,进行断风试验,获取最大断风时间...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半导体行业VOC排放标准制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为有效控制监管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所产生的废气中可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加强行业污染控制,规范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对制订半导体行业VOC排放标准进行了研究。概述了半导体行业VOC排放的特点。分析了该行业对VOC排放的治理技术。阐述了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有关半导体行业VOC废气的排放标准。从国内半导体企业VOC治理现状、现有监测技术、VOC排放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半导体行业VOC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思路。  相似文献   

16.
广州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8年秋季在广州城区及其下风向沿海乡村地区采用活性炭吸附管采集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应用二次热解吸-GC/MS联用技术测量56种VOC的大气浓度,研究在典型海陆风条件下VOC的组成特征和日变化规律,并采用臭氧最大增量及OH自由基反应活性两种方法估算了该地区各VOC的臭氧生成潜力,探讨了VOC优先控制物种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检测及有效修复越来越受环保重视,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详细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实施经验,结合实际经验对现存现场检测中排放源遗漏、挂牌、检测及复测、泄漏检测介质的选择、人员、泄漏量统计及控制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该项技术今后的展望,化工类企业可通过泄漏和逸散排放的检测以及相关管理体制的建立有效查找泄漏并及时修复.  相似文献   

18.
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经高温焙烧酸溶制备工艺合成新型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钙。采用Al-Ferron逐时络和比色法研究产品中的铝形态;络合滴定法研究钙含量。结果表明:焙烧工艺对钙含量的影响较大,酸溶工艺对钙含量的影响较小。在最佳配比条件下,生成的Alb为最佳;焙烧温度提高Ala、Alc含量减小,Alb含量增大;增长酸溶反应时间Alb含量减少;增加酸用量,Ala、Alc含量减少,Alb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a hydrophobic synthetic zeolite, namely ZSM-5 is chosen as an adsorbent/catalyst for toluene remov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oluene adsorption onto ZSM-5 was favourable, following a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 ZSM-5 zeolite was regenerated using gaseous ozone at low temperature. Adsorbed toluene was oxidised, releasing mainly CO2 and H2O. Traces of oxidation by-products such as acetic acid and acetaldehyde were formed and remained adsorbed after the oxidativate regeneration with ozone. After four successive cycles of adsorption/ozonation,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was not affected (92%–99%).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removal by adsorption onto ZSM-5 zeolite followed by ozone regeneration could be used as a promising hybrid process for the control of VOC emissions in terms of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树种蓄积量的中国森林VOC排放估算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张钢锋  谢绍东 《环境科学》2009,30(10):2816-2822
以中国森林优势树种为对象,应用《全国森林资源统计》提供的林分优势树种蓄积量资料和Guenther提出的光温影响模型,估算各优势树种的VOC排放量,建立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VOC排放清单,并探讨了森林源VOC在不同时空和不同龄级林分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中国森林VOC总排放量为8 565.76 Gg,其中异戊二烯5 689.38 Gg(66.42%),单萜烯1 343.95 Gg(15.69%),其他VOC 1 532.43 Gg(17.89%);不同树种的VOC排放量差异较大,栎类、云杉、马尾松等为主要贡献树种,贡献率分别为45.22%、6.34%和5.22%;西南和东北地区为中国森林VOC主要排放区域,云南、四川、黑龙江、吉林、陕西5省排放最多,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5.09%、12.58%、10.35%、7.49%和7.37%;森林VOC排放存在非常强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排放量最大,占全年的56.66%;不同龄级林分对VOC排放的贡献有所不同,中龄林贡献最多,占森林排放总量的38.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