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失活甲醇催化剂用于脱除硫化氢的试验。结果表明,失活甲醇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其重量硫容在室温和623K时稍低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在423K-523K的温度范围内则大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其体积硫容在室温下大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失活甲醇催化剂的工作硫容随着的升高而增长,而且在低反应空速时或者经过还原后具有更大的硫容。  相似文献   

2.
3.
甲醇分解催化剂及其在甲醇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Al_2O_3为载体、由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铜镍基和铜锌基催化剂,对甲醇分解制取H_2和CO的反应具有优良的低温活性、选择性、耐高温性和使用寿命,对乙醇分解也有良好的活性。两种催化剂在甲醇汽车的车载分解器中的应用巳达实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MnO2.CuO/Al2O3催化剂上CO的常温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CO常温氧化的催化剂——MnO_2·CuO/Al_2O_3。考察了活性组分MnO_2,CuO的相对百分含量,浸渍溶液的酸度、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与其差热分析的脱水峰及分解反应(MnO_2→Mn_2O_3)的峰温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CuO和Cu(Ⅱ)催化臭氧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皮运正  王建龙  吴迪 《环境化学》2005,24(2):197-199
以乙二酸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uO/Al_2O_3和Cu(II)对臭氧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低pH条件下,CuO/Al2O3有较强的催化臭氧氧化能力,可以将乙二酸的去除率提高约15%而在中性条件下,20g·l-1CuO/Al2O3的催化效果有限磷酸盐缓冲液可以强烈抑制臭氧氧化乙二酸以及CuO/Al2O3的催化作用与CuO/Al2O3相比,Cu(II)离子有更强的催化臭氧氧化乙二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可以实现在降解污染物同时回收清洁能源.本研究采用简单沉淀法制备了CuO/SnO2系列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RD、T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别考察了氧化铜含量和乙醇浓度对复合材料光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氧化铜与二氧化锡适当比例复合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复合材料48.51%CuO/SnO2的产氢性能比纯二氧化锡提高了近5倍.乙醇的浓度也对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有较大影响,最佳的乙醇浓度为2.00 mol.L-1左右.长时间光催化产氢结果表明,每降解废水中1 kg的COD可产生氢气3724 mL.另外,对复合材料光催化分解乙醇的产氢机理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O还原NO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孟飞  朱波 《环境化学》1996,15(4):296-300
在一系列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考察了CO-NO和CO-O2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CO-O2反应活性高于CO-NO反应,催化剂表面NO解离是CO-NO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低温反庆有利于N2O的生成,高温有利于N2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十二胺(DD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MAOH)做模板合成了中孔骨架钛催化剂Ti-HMS和T1-MCM-41,FT-IR表征显示催化剂在960cm-1附近有吸收峰,且强度与硅钛比成正比 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650℃、活化温度为200℃、反应温度45-55℃、反应时间6h,苯乙烯转化率接近80%,环氧化苯乙烯收率达70%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乳化-燃烧法制备了Sm3+/TiO2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等分析技术表征了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离子掺杂量等对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2和H2O合成CH3OH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后的催化剂颗粒更均匀,比表面相应增加,溶胶-乳化-燃烧法制备的催化剂晶粒更小,比表面积更大,光催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钛基燃烧催化剂CO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用沉淀法制备不同原子比的TiO_2-Al_2O_3载体,然后,用等体积浸溃法负载上非贵金属活性组份,研究了催化剂CO催化氧化活性,以及物相结构,贮氧能力和半导性与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钛基催化剂的氧化活性明显优于铝基催化剂,载体TiO_2有利于活性组份形成高活性物相,载体中TiO_2的含量越高,催化剂的完全贮氧量越大,导电激活能越高,本征活性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液相催化氧化吸收烟气中SO_2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了水溶液催化氧化吸收烟气中的SO_2对各种因素,包括催化剂浓度和种类、反应温度、SO_2浓度和烟气流量,以及烟气中氧气含量和反应后溶液中SO_3~(2-)和SO_4(2-)浓度与催化剂浓度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当催化剂浓度为0.05mol/l,SO_2浓度1000—2000ppm,温度25℃时,SO_2吸收率85%以上。并初步讨论了液相催化氧化吸收SO_2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PACS的结构特征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宝玉  于慧 《环境化学》1994,13(2):113-118
制备了碱化度及Al^3+/SO^2-4摩尔比不同的系列PACS,分别进行常压(干燥温度105℃)及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098MPa、干燥温度65℃)制备固体产品。用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谱研究了碱化度、Al^3+/SO^2-4摩尔比、干燥温度对PACS的结构影响,比较了干燥温度不同对PACS固体样品的溶解度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借助于显微电泳测定技术研究不同碱化度及不同Al^3+/SO^2-4摩尔  相似文献   

13.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农药废水Cu-Ni-Ce/S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u-Ni-Ce/SiO2催化剂的载体粒度、负载量、焙烧温度和Ce添加量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其最佳制备条件为:80-100目SiO2载体、4%负载量,700℃焙烧温度,0.16?添加量.利用BET比表面积、XRD和金属溶出量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Ni-Ce/SiO2催化剂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在催化剂用量10g·l-1,反应温度110℃,双氧水用量为理论需用量,进水pH值为9.0,反应60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88.7%,活性组分溶出量较小.  相似文献   

14.
Pd掺杂对Fe,Co系钙钛矿型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FeO3,LaFe0.96Pd0.04O3,LaCoO3,LaCo0.96Pd0.04O3四种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分析。程序升温还原(TPR)实验揭示催化剂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氧种:α氧和β氧。活性评价和TPR实验表明,α氧是CO和C3H6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种,而C3H8的氧化则由α氧和β氧共同来完成。Pd的掺杂可使ABO3中β氧的活性增强,从而使三效活性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银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银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影响吸附效率的各种因素。考察了多种溶液对吸附银的洗脱效果,发现银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不是还原吸附,而是以离子形成与活性炭表面的-NH2和=NH形成络合物而被吸附。  相似文献   

16.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高宝玉  王秀芬 《环境化学》1994,13(5):415-420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之废料。本文利用煤矸石制备出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探讨了Fe^3+的稳定性与溶液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则产生Fe(OH)3沉淀时的PH越高。研究了PAFC水解产物的ζ电位及絮凝效果随PH的变化情况,比较了PAFC、PAC和PFS的除浊性能,PAFC在PH为7.0-8.2范围内除浊效果最佳,PAFC的除浊效果优于PAC。  相似文献   

17.
柴油车尾气碳烟颗粒催化消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倩  王仲鹏  孟明  张昭良 《环境化学》2011,30(1):331-336
本文针对柴油车尾气中碳烟颗粒污染环境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碳烟颗粒催化消除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转换频率(TOF)更能从真正意义上表征催化剂的内在活性,从而有利于认识真实的反应机制和开发更高活性的催化剂.基于碳烟催化燃烧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王杰  肖锦  詹怀宇 《环境化学》2001,20(2):185-190
以天然植物粉F691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接枝共聚和曼尼期(Mannich)三步反应合成出两性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CGAAC),确定了其较佳的制备条件;CGAAC对造纸抄纸白水和造纸混合污泥的絮凝脱水试验表明:10mg·l-1CGAAC与40mg·l-1PAC配合使用,CODCr去除率可达72%,效果优于对比样PHP;CGAAC对造纸混合污泥的絮凝脱水性能优于对比样PHP和PAM-C.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氯发生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秀国  黄君礼 《环境化学》2000,19(5):441-446
本文进行了二氧化氯发生技术的实验研究,给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即NaClO3浓度为25.9%,还原剂A浓度为2.65%,曝气量0.8L空气.min^-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min时,ClO2的收率为82.1%,纯度大于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