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鑫鑫 《安全》2010,31(2)
大雪天路滑,极易引发事故,道路交通中车辆、行人的安全问题突出,司机如何把好方向盘,行人如何安全行走,大雪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2.
汽车一体化安全把汽车被动安全与主动安全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主、被动安全措施的最佳效用,其代表技术是汽车预碰撞安全,该技术已成为汽车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笔者介绍了汽车一体化安全的定义与组成,通过应用实例概述了汽车预碰撞安全的研究现状。通过统计分析人-车碰撞时序探讨汽车一体化安全技术应用于行人保护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一体化安全的行人碰撞保护方案的基本原理,列举应用实例分析该方案的技术特点,应用实例表明一体化安全可以为行人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将成为行人碰撞保护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交通心理的行人不安全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交通心理学原理,对城市行人交通不安全行为进行研讨.分析了行人出行认知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给出行人信息处理过程的概念模型,指出行人的认知心理状态与交通事故关系密切.以定性分析的方法,把行人不安全行为归为有意和无意两类,从主客观方面分析行人心理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际交通调查及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处理,表明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性别、年龄和有无驾照对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有重要影响;系统分析了行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从行人心理角度考虑,给出了一些相应的改善行人交通不安全行为的教育、管理、法制方面的建议和预防措施,例如:从行人心理角度对过街设施进行合理设置,从驾驶员心理角度考虑改善行人交通安全,对人行天桥和地道进行人性化设置等,将心理学行为矫正法原理应用于行人交通管理中.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小绞车道如何安装红绿灯安全信号匡立军在通常情况下,煤矿井下小绞车道不但要运送物料,而且还需要行人。《煤矿安全规程》第347条规定:“斜井串车提升,严禁蹬钩。行车时,严禁行人。”为了使井下人员在上下斜井时能得到行车信号,并及时进入躲避洞,可以在...  相似文献   

5.
斑马线是行人的过街通道,是受法律保护的安全线和生命线。曾几何时,在这条保护行人生命的安全通道上,人车争抢的对抗愈演愈烈。作为弱者的行人,在强悍的汽车面前  相似文献   

6.
斑马线是行人的过街通道,是受法律保护的“安全线”和“生命线”。曾几何时,在这条保护行人生命的安全通道上,人车争抢的对抗愈演愈烈。作为弱者的行人,在强悍的汽车面前纷纷败北,以至留下一场场流血丧命的马路悲剧。  相似文献   

7.
突出保护行人利益 ,以人为本、公平、便民是其最大特点  近年来 ,我国意外伤亡事故的发展趋势十分严峻 ,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道路建设跟不上车辆增长的现状 ,加上现代交通管理水平不高等 ,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维护行人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 ,公平、公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 2 0 0 3年 10月 2 8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并将于 2 0 0 4年 5月 1日正式实施。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  相似文献   

8.
人行横道是人车冲突的焦点地带,以行人违规率(RTI)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聚类的评价方法,对人行横道的安全状况进行分级评价,然后对单条人行横道的不同时间段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找出危险时段.  相似文献   

9.
《福建日报》报道,从5月下旬开始,福州将在市区开展"斑马线文明礼让"活动,大力推广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倡导机动车驾驶人礼让行人,让斑马线成为行人安全通道线和文明城市标志线。这一活动包括设置"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牌、开展文明行车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陈晓 《安全与健康》2006,(11):40-40
“人行横道”是保障行人横穿道路时的安全通道。但在城市中众多“斑马线”上看到的情景却不尽如此,发生在人行横道及周边地域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1.
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高发,我们何时能够放心过马路?连日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上福州街头,我们在福州市的华林路、鼓屏路、白马路、杨桥路、仓山学生街等街道,就斑马线安全问题展开调查采访,受访的过半行人认为过斑马线没有安全感。斑马线上,当行人遭遇机动车时,究竟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无信号控制路段的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管理,分析行人过街过程,定量描述过街风险状态。探讨行人过街理想等待时间的概率分布,提出行人过街方式、步行速度、启动时间、对向干扰等过街风险的核心要素,建立行人过街时间计算方法。探讨车头时距的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行人可接受过街间隙的概率分布,构建行人过街安全度的计算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路段的车流量大、车道多、无中途停驻设施等情况,会导致行人可获得的安全过街间隙小,实际等待时间较长,过街安全度值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每年以几千公里的速度递增。高速公路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已成为首要的问题,而高速公路行人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机动车骤增,榕城机动车道不断拓宽,将不少人行道改道作非机动车道,致使非机动车全部上人行道通行,非机动车驶上人行道,行人走路安全存在隐患。很多老人和孕妇都有这样胆战心惊的经历:无声无息的电动车猛地撞到后腰上!市区几乎没有一条街道可以让残疾人畅通无阻,广告牌、标志牌、电线杆使行人通行的空间所剩无几。这引起了人们的再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人行横道“绝对优先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新理念得到了广大交通参与人的赞赏和拥护,然而,在新法实施近三个月的今天,笔者在街头观察到,不少机动车行至斑马线前照样旁若无人地黄冲直闯,吓得行人特别是老者和小孩子惊慌失措,这些蔑视行人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为“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那么何为“安全基础”?有人说是制度,有人说是队伍,有人说是设备,有人说是技术。那么安全基础究竟指什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安全基础”,又应该如何强化“安全基础”,并使之真正推动“安全发展”呢?本期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强化“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场所疏散出口通行能力不均衡现象,以某大型体育场馆为对象,建立Pathfinder疏散模型,通过不断改变行人出口选择,得到行人疏散分区优化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疏散时间、疏散过程及疏散出口利用差异,得到疏散时间优化效率10.55%,各出口疏散时间标准差优化效率为90.78%。分区优化能够均衡各出口疏散时间,提高疏散出口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大型场所拥堵问题,为实现大型场所安全疏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科学地规划和设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与发展属于安全生产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建议?如何发展?如何在安全生产系统工程的建设中,促进安全生产的全面进步,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安全》2012,33(5):26-28
正1事件回顾2011年11月14日7时37分,陕西省西安市太白路与科创路十字口西南角嘉天国际公寓一层的樊记肉夹馍小吃店突发爆炸,冲击波伤及路边公交站候车市民和行人,造成9人死亡,31人受伤。经事后分析,爆炸由液化气罐泄漏引起。此次爆炸让很多人都关心起液化气罐的安全问题,身边的液化气罐使用情况如何?怎样用气罐才  相似文献   

20.
二次过街路口行人违反交通法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在不同类型二次过街路口行人违反交通法规闯红灯的违法率,找出二次过街路口不同参数对行人违法率的影响,从而找出降低路口行人违法率的对策,保障路口行人交通安全和人车流畅通,本文选取上海市5种类型的二次过街路口调查行人在路口的违法率.通过分析调查数据,行人在路口一次穿越车道数为2~7,两次穿越车道总数为6~12,违法率随车道数的增加而降低.在红灯等待时间90 s之内,行人违法率随等待时间的升高呈一定的下降趋势.红灯等待时间在90~150 s之间,行人违法率没有确定的规律.安全岛、引导护栏、中继信号灯等设施具有明显降低行人违法率的作用.根据二次过街路口设置安全岛、引导护栏、中继信号灯、车道数以及是否从路边穿越5个影响因素的安全评价系数之和建立综合安全评价系数,得到行人在二次过街路口违法率随综合安全评价系数的增大而降低.研究表明,完善和优化二次过街路口的设施参数可以降低路口行人违法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