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大气环境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建筑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4个评价指标和13个评价因子为主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常州市6个典型住宅小区的监测评价,了解了目前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揭示了影响居民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未雨绸缪,奥运城市共商环境质量 2007年9月,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和秦皇岛6个奥运城市的环境监测人员齐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商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环境质量.针对各地空、地表水、海水等重点环境质量要素,技术人员详细分析了最近5年各城市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和奥运期间环境质量状况.结合各项环境质量保障措施,对2008年和奥运会期间的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城区"十一五"期间区域声环境质量、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噪声数据的分析,揭示我市5年间城区声环境质量的变化,并论述了其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改善声环境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衡阳市2011-2015年城市声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分析了近五年来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衡阳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功能区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十五”期间沈阳市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总体描述,然后分别阐述了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声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对“十一五”的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三、自然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环境质量评价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的环保制度,正在实践中。我国环保法也作了明确的规定。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指自然环境质量评价。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工作进展迅速。目前美国、加拿大、苏联、英国等对环境质量的衡量都提出了使用环境指数来表示的要求。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三种类型。近年来,国外很重轻环境质量的预断评价。这是因为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许多环境问题暴露无遗,如:温室效应加剧、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的下降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也越来越强。因此,许多人都不断的思索,怎样改善环境质量问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可以观测到环境质量的变化,为社会提供环境当前恶化的趋势,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质量管理是指以监测环境质量为棱心,关键是全面的科学管理,它是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为保护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环境质量保持了平稳向好的趋势,主要环境质量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分析2005年以来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变化特点,分析了环境质量变化中所面临的压力,并就"十二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质量问题是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视环境质量评价工作,近来尤其注意环境质量预断评价的研究。美国、加拿大、瑞典、西德、英国、捷克、苏联、日本及澳大利亚等国都进行了大量环境质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国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体系与划分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的划定是为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其划定工作能够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本文从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内涵与框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划分技术方法、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管控措施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国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体系与划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长时间序列较空间高分辨率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分析,厘清贵州省1990~2015年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宏观动态变化特征,为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以Landsat TM、ETM+、OLI和ASTER GDEM为数据源,提取植被盖度、土壤指数、湿度指数和坡度指标,应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到贵州省3期植被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划分植被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和优劣度。结果表明:25年间,全省植被生态环境质量以"优""良"为主,"中"减少20.18%,"优"增加16.27%,植被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好转;全省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呈东南部优于中西部的空间格局;1990、2000和2015各州市的植被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加总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分别为37.1%、21.13%和12.21%,植被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差异逐期减小。至2015年,六盘水市、毕节市、遵义市和黔西南州植被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安顺市、六盘水市、贵阳市和黔西南州处于全省相对较差水平。未来应加强黔西南和黔中地区植被生态环境治理,尤其要注重对安顺市、六盘水市、贵阳市和黔西南州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镇域生态环境风险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玲玲  林艳新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0):135-141,172
随着中国城市规模逐步增大,大量高污染的工业由城区迁往郊区,城镇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明显;同时,中国目前对于乡镇的环境问题关注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城镇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镇域生态安全风险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GRP-IAHP-R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实地收集数据,使用该方法对武汉某郊区进行了定量风险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对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可靠的、客观的,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生态环境现状,是适合中国城镇进行生态环境风险定量计算与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主城区属于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影响着整个三峡库区生态功能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为了准确评价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从空间格局、环境特性、生物特征、服务功能等4大方面(准则层)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剖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及建议。评价结果为:重庆主城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得分为65.68,对应评价等级为一般;空间格局、环境特性、生物特征、服务功能得分分别为66.02、74.82、50.34和66.81,对应评价等级分别为良、良、较差及一般。综合分析表明,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环境问题在水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特征等方面较为突出,因此必须着重加强相关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4年和2006年哈尔滨市卫星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结合各类地面调查统计数据,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所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哈尔滨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动态进行研究和评价。从整体看来,两年间,哈尔滨市的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非常微小,参与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各项指数,除水网密度指数外,也均无明显变化,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化不大,总体上微幅好转。  相似文献   

15.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文章以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例,分析了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并论述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优劣性。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对于生态环境质量而言不仅可以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而且还可以用于综合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客观评价和预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基于GM(1,1)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分从0.669下降到0.387,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恶化趋势,农村生态环境承受的污染排放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治理投入较少,尚未形成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情形的逆转。如果继续延续过去农业经济发展模式,2020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将会持续恶化,与“十三五”绿色发展的良好愿景目标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7.
区域生态环境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基于生态环境的信息不确定性特点,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根据未确知测度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质量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以巢湖流域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对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未确知测度模型对于多指标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上是可行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RS/GIS(遥感)技术、GPS技术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牡丹江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深化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认识,围绕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形势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水环境质量方面,磷污染成为制约水质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源排放量占比高,但工业源入河对水体的影响更直接,水库群运行带来的水沙条件变化对磷污染沿程演变有明显影响;在水生态健康方面,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湖库富营养化格局发生改变、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问题突出;在水环境风险方面,化工围江、航运污染风险引起广泛关注.当前长江流域面临着源头区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仍较大、水环境质量仍存问题隐患、水生态系统退化态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等复杂且严峻的形势,未来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仍有诸多挑战.建议统筹长江全流域“一盘棋”,推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强化磷污染点面源综合管控,着力提升水生态健康水平,同时加快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科技创新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健全和谐的生态环境要求完善的交通、通讯设施.玉溪市应在大力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