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基改性非碳基吸附剂汞脱除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以CuCl2及CuBr2为活性物质,6种大比表面积非碳基载体制成的吸附剂在不同烟气条件下的汞吸附性能及价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在纯N2条件下以氧化铝、沸石、皂土为载体的吸附剂具有很高的汞脱除率.水蒸气会降低吸附剂的汞脱除率,SO2对非碳基吸附剂有抑制作用,对CuBr2改性吸附剂及以皂土为载体的吸附剂的影响尤为突出.NO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吸附剂载体的性质.HCl的加入对CuCl2改性吸附剂及以皂土为载体的吸附剂的汞脱除率有抑制效果.模拟真实烟气的作用是几种酸性气体的叠加.其中CuCl2改性氧化铝在所有烟气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汞吸附性能及很高的汞氧化率.  相似文献   

2.
赵毅  李旭 《环境工程》2014,32(9):92-97
控制和减缓化石燃料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上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燃烧后CO2捕集技术,固体二氧化碳吸附剂具有低能耗、弱腐蚀性、易再生等优点,在二氧化碳减排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综述了温度对固体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多种多孔材料吸附剂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浸渍法制备的固态有机胺吸附剂,介绍了温度对固态胺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的固态胺吸附剂在75℃下对CO2的吸附能力。分析发现,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二氧化碳固体吸附剂,固态胺吸附剂是一种适用于从高温湿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吸附剂脱除燃煤模拟烟气中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在线检测法检测了纯氮气气氛下及模拟烟气气氛下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吸附剂对单质汞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脱汞反应的进行,纯氮气氛下脱除汞单质效率不高,60℃时为28.85%, 120℃时升为38.46%;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对汞的脱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模拟烟气气氛下120℃时吸附剂出口平衡吸附率为48.05%,平均吸附率约68%.红外光谱分析揭示了壳聚糖吸附剂吸附烟气中汞的机理为2个游离氨基与2个羟基鳌合1个汞原子或汞离子.  相似文献   

4.
活性焦的改性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煤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活性焦 ,经过改性后的一系列特性及脱硫效果 ,与纯活性焦进行了比较 ,是一种机械性能好、脱硫效率高、易再生的改性活性焦。为烟气脱硫提供一种新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电炉含氟烟气干法净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合金电炉烟气中氟化物和微尘的净化,用在输送床中加入吸附剂净化氟,再用滤袋把载氟吸附剂、固态氟和微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从而完成净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烟炱和石灰粉混合物吸附脱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脱硫吸附剂 ,进行了在布袋除尘器内可以实现的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 ,在烟气温度 1 1 0℃、过滤风速 0 .6~ 0 .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 2~ 3 mm等工艺条件下 ,烟炱和石灰粉的较佳混合比为 5∶ 1 ,吸附时间在 60 min内的平均脱硫率为 70 .54%。  相似文献   

7.
沈伯雄  陈建宏  蔡记  何川  李卓 《环境科学》2014,35(8):2890-2896
卤素改性材料对烟气中单质汞的去除具有较高的效率,黏土(膨润土)在我国分布广,资源丰富且廉价易得.为探究KI改性黏土对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效率,以浸渍法制得了KI改性膨润土,研究了不同KI负载量、不同吸附温度及不同烟气氛围下,改性膨润土对Hg0的脱除效率和累积吸附量,并与原始膨润土进行对比.运用比表面分析(BET)、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及热重分析法(TGA)等方法对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I改性大大提升膨润土对Hg0的脱除效率,并且Hg0的脱除效率随着KI负载量的加大而上升.温度提高了吸附剂吸附Hg0的性质,吸附剂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O2有利于吸附剂对Hg0的吸附.SO2对吸附剂吸附Hg0有轻微的促进作用,H2O的存在对吸附剂吸附Hg0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吸附剂烟气脱砷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砷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吸附剂能够在去除烟气中砷的同时去除其他有害气体,是控制烟气砷含量、防止砷污染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砷在废气中的形态及分布,总结了近年来氧化钙、活性炭、飞灰和金属氧化物作为吸附剂用于烟气脱砷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各自的吸附机理及不同因素对脱砷过程的影响.指出吸附过程通常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铝粉煤灰预脱硅液作为载体原料,通过使用胺基化合物对载体改性制备低温CO_2吸附剂.应用6 sigma中的工具,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理想的吸附剂,并对吸附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O_2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CO_2吸附性能.此类CO_2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高(160 mg·g~(-1))、吸附速率快、对设备腐蚀低、成本低廉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潜力的CO_2吸附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Mn(NO3)2活化铁盐絮凝污泥制备磁性吸附剂用于烟气中Hg0的脱除。结果表明:1)Mn(NO3)2热分解产生的O2促进了污泥一次热解过程中产生的FeCx分解,并有利于Mn4+与Fe3+等高价态金属氧化物的生成;Mn(NO3)2分解产生的气体有扩孔作用,在其掺杂量为10%时,吸附剂比表面积达到最大(88.5 m2/g),但Mn(NO3)2的掺杂量过高时会产生较多的晶相物质,并导致吸附剂的比表面积降低。2)当Mn掺杂量为10%(记为Mn10-SFS),反应温度为150℃时,吸附剂脱汞效率最高(92.7%)。3)烟气中的O2可对吸附剂中的活性氧进行有效补充,促进Hg0的脱除;NO以及低浓度的SO2...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焚烧烟气中重金属的控制以活性炭烟气喷射技术为主,然而该吸附剂高温(>150℃)下性能较差,吸附温度窗口较窄,因此开发耐高温非碳基吸附剂对于焚烧烟气中重金属的控制意义较大.以硼酸及三聚氰胺作为前驱体原料,将硫脲作为硫源掺杂进前驱体,经高温扩散后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硫掺杂改性氮化硼(S-BN)吸附剂,并进行气相重金属高温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S-BN吸附剂表面呈棱状结构,内部孔隙结构明显,不同S掺杂摩尔比下的形貌结构有一定差异.S-BN吸附剂内部孔体积范围为0.17~0.39 cm3/g,孔径分布范围为0.85~284.39 nm,平均孔径为2.95~4.19 nm,属于典型的中介孔多孔吸附剂.②当S掺杂摩尔比为0.50且1 300℃下煅烧5 h时,获得的S-BN吸附剂比表面积最大,达524.17 m2/g.S-BN吸附剂对气相重金属的最佳吸附温度为150~200℃.吸附过程中前5 min的吸附速率较快,并且在10 min内基本达到吸附饱和状态.③吸附过程动力学拟合分析发现,低温下S-BN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导,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过程逐渐转变为以化学吸附为主导.研究显示,该试验制得的新型S-BN吸附剂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对气相重金属的饱和吸附量可以达到54.15~74.13 mg/g,对于气相重金属锌的吸附能力是活性炭的1.9~10.0倍,并且在相对高温(300℃)的吸附条件下仍可以保持较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烟气中酸性气体(SO2,NO,HCl)和H2O对酸-碘改性壳聚糖-膨润土吸附剂脱除单质汞(Hg0)的影响和脱除机理,在小型固定床试验台架上开展了Hg0脱除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SO2与Hg0在吸附剂表面活性位上存在竞争吸附,SO2抑制吸附剂对Hg0的脱除.H2O和较高浓度(1000μg/m3)的NO对脱汞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由于低温下HCl与Hg0较高的反应能垒,HCl对脱汞没有影响.与单一烟气成分影响相比,在SO2、NO、HCl和H2O的联合作用下,吸附剂的长时间脱汞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机理分析表明壳聚糖首先被酸中的H+质子化,之后再吸附酸与KI反应生成的I2,进而有效地吸附Hg0.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对I2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改性壳聚糖吸附剂对Hg0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能约为127kJ/mol.  相似文献   

13.
Mn-Co/MCM-41吸附剂表征及脱除烟气中单质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燃煤烟气中单质汞(Hg0)不溶于水而颇难去除的问题,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n和Co物质的量比的Mn-Co/MCM-41介孔分子筛吸附剂,在固定床实验台架上考察了各吸附剂的脱汞效率.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Mn和Co复合后,吸附剂的脱汞效率显著提高.Mn/Co物质的量比为3/1时,吸附剂的脱汞效率最高,反应温度为150℃时,其脱汞效率高达90%.与单一组分Mn或Co负载MCM-41吸附剂相比,Co的掺杂不但使Mn和Co在MCM-41上的分散更均匀,还会促进Mn3+和Mn2+向Mn4+的转化和提高吸附剂的还原特性,增强吸附剂的脱汞性能.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g-聚丙烯酸/海泡石复合物对Pb2+的去除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易安  谢云涛  王爱勤 《环境科学》2009,30(9):2575-2579
制备了一种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海泡石复合吸附剂,考察了吸附剂对Pb2+吸附的pH依赖性、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聚丙烯酸成功接枝到壳聚糖骨架上,形成有机-无机复合吸附剂.吸附剂表面呈现粗糙多孔、凹凸不平的形貌,有利于吸附体系更快达到吸附平衡.在pH=6.00、吸附时间30 min、Pb2+溶液初始浓度0.02 mol.L-1和吸附剂用量0.10 g的条件下,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平衡吸附量达到638.9 mg.g-1,约为海泡石的3倍.重复吸附-脱附5次,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吸附量下降到489.2 mg.g-1,仍可达初始吸附量的76.6%,而海泡石使用3次之后即对Pb2+丧失吸附性能.与海泡石相比,复合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更快的吸附速率和更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燃煤烟气中零价汞的排放,利用HCl和HNO3溶液对褐煤半焦改性研制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吸附剂.运用酸碱滴定、Boehm滴定、BET、SEM和FTIR等技术对半焦吸附剂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与分析,利用固定床吸附实验装置及烟气测汞仪在线考察了半焦吸附剂对气态Hg0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酸改性使半焦灰分含量降低,增加了半焦比表面积和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含量.酸改性处理可提高半焦对元素态单质汞的脱除效率,特别是盐酸溶液改性褐煤半焦可使吸附温度为140℃时的脱汞效率显著提高,这与改性半焦表面羧基、酚羟基和C-Cl官能团的含量及性质有关,半焦表面这些官能团能为Hg0的化学吸附提供活性位.  相似文献   

16.
油烟气净化     
目前,国内油烟气的处理主要是用风机将其排出室外,使污染物流入大气。本文从实例入手介绍了油烟气污染的危害,着重叙述了油烟气净化技术中新型吸附剂——YG-1的性能、理论基础以及试验和应用效果。其优点是可使净化后气体中有害物的含量减小到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改性钙基吸附剂对垃圾焚烧模拟烟气中镉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欢亮  王伟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8):999-1003
采用不同的改性方法对轻质碳酸钙进行改性,制得一系列改性钙基吸附剂,利用BET、XRD和AESEDS等方法研究其理化性能,并在垃圾焚烧模拟烟气条件下验证了改性钙基吸附剂对重金属镉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热活化方法所得的产品为CaO,其比表面积从7.34m2·g-1增加到18.27m2·g-1,盐浸泡煅烧所得的产品为CaONaCl共晶体,其层间距比CaO增大了0.03193nm,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孔隙结构;与轻质碳酸钙相比,改性钙基吸附剂对镉的吸附效果明显提高;CaO的吸附机理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CaONaCl则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8.
钙基吸附剂吸附氯化镉的微观形态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模拟净化试验装置中,采用氯化镉(CdCl2)作为气态重金属发生源,模拟改性钙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动态吸附能力,并与活性炭进行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和SEM-EDX(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对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吸附剂样品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且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吸附剂存在CaO/NaCI共晶体,具有发达的内孔结构,对气态CdCl2除了具有物理吸附作用以外,还存在化学扩散和吸附作用,且化学吸附是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般性问题     
X7O 9703389碱性皂化废水和锅炉烟道气的联合处理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刘精今(湖南大学环保所)//污染防治技术/江苏省镇江市环保局一1997,10(1)一46一48环信X一11 该联合处理工艺是将碱性皂化废水经预处理后送入锅炉湿式除尘器顶部沿喷射装置喷淋而下,形成一层密集水膜与自下而上含有502、COZ、NOx气体和微小碳粒的燃煤烟气接触和冲撞,进行脱硫除尘,使烟气中s();和尘粒达到国家规定的大气排放标准。同时烟气中含有直径10。微米以下未燃尽的碳粒和烟尘是好的吸附剂,能有效吸附溶解在皂化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其CODcr值和色素。该废水过滤…  相似文献   

20.
基于响应面优化条件下柚皮对Pb2+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Plackett-Burman(P-B)法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简称CCD)对影响柚皮吸附Pb2+的6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pH值、Pb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是影响吸附率的3个关键因素.以吸附率为响应目标,对3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影响吸附率的二阶模型,确定了Pb2+吸附实验的最优操作条件:pH值5.4.Pb2+初始浓度为265.86mg·L-1,吸附剂用量为2.56 g·L-1,实测吸附率达到92.47%,吸附量为96.01 mg·g-1;整个吸附过程吸附剂柚皮没有经过任何化学预处理.效果优于一般的天然吸附剂.研究结果表明,柚皮是一种很具潜力的环保型廉价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