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最早试图确定哥伦比亚地震震中区的工作是Lozano在1906年做的(Ramirez,1933)。他把地震分为三类:强、中、小烈度事件。在1922年,建立了哥伦比亚气象台,它拥有一个由3个台站组成的小台网,从此开始了哥伦比亚仪器观测记录的历史。1941年,在波哥大杰弗里亚纳大学建立了洛斯安第斯地球物理研究所,它管理着几个私立研究所资助的地震台。在国际地球物理年(1958),地震台增加至七个。然而资金缺乏总是影响每个大地震监测计划的执行。这个台网记录的资料和现有历史记载的使用,对由Ramirez对Estrada(1977)所编制的地震危险性图的提高非常有用。Espinosa等在1985年编制了最新的地震危险性图,已按总统1984第1400号令编入建筑规范。  相似文献   

2.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印度的地震危险性评定研究始于1897年阿萨姆M=8.6级地震之后。印度地质调查局在R.D.Oldham管理领导下开始编写出版“地质调查局研究报告”时,给出了大量详细的破坏性观测资料。更早一点,T.Oldham出版了一册地震目录,收录到至1869年为止的确信在印度发生的地震(Oldham,1883)。著名的比哈尔—尼泊尔地震过后,1934年印度地质调查局定性地编制了印度第一幅地震区划图,将印度划分为严重、中等和轻度到无破坏性三个地震带。1962年,印度标准局(后来的印度标准机构)发布了第一个抗震结构设计实用规范。它包括了建立在多学科方法之上的第一张印度综合地震区划图。在某种意义上说,重要破坏性地震的等震线形状、震中分布图和区域构造是本研究中最重要的输入资料。作为该标准广泛使用的一个结果,规范在1966年进行了修订,1970年再次进行修订。这些修订,增加了地震学的补充资料,反映了一个建筑与结构设计更合理的方法。第四版于1984年出版(IS:1893~1984),对荷载因子、N值场数据、基底剪切和振型分析等方面作了许多彻底修改。修改了表达地震危险性的平均加速度谱,包括零百分比阻尼曲线。  相似文献   

3.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中国的地震区划工作开始于1920年(翁文灏,1924)。在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承担了工程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到1954年底,他们主要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对750个地点的烈度作了评定。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地震工作委员会,来检验和批准各种工程场地的烈度评定。当时,由第三历史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查阅了8000多册历史文献,找出15000多条地震记录,最后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以此为基础,李善邦编制了《中国地震目录》。1957年采用地震上限概念和以下两个原则编制了第一代全国地震区划图(1:500万)(李善邦,1957):(1)某一地区过去发生过的同样强度的地震未来还可能重现;(2)地质条件相同的地区应经受类似的地震烈度。该图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但并未用于工程实践。理由是:(1)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期限,所得出的高烈度地区范围较大,其中有些地区因缺乏地质研究资料而显得不可靠;(2)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抗震建筑规范。然而,在1966年前,为了建设,采用一致的方法确定了95条铁路沿线和2719个场地的烈度。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S.S.B),直属国务院领导。从那时起,中国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分两个层次进行:(1)国家地震局进行全国?  相似文献   

4.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孟加拉国的地震危险性评定是很重要的,然而,除了孟加拉国地质调查局作了地震区划的初步研究之外,至今一直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2 基础资料可以认为,孟加拉国的地震活动性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西藏板块之下有关。美国海洋大气局地震目录给出了1900~1988年间约43个地震,其震中烈度为Ⅵ~Ⅸ度(MMS)。Gos-mawi和Sarmak的研究结果表明,1762~1885年间,至少发生5次这样的地震。  相似文献   

5.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多年来英国对地震做了许多研究,但结合地震危险性的研究却较少。也许,许多研究脱离了英国的中低地震活动水平。早期研究包括O’Reilly(1884)和Comte de Montessus de Ballore(1896)的工作,他们汇编了英国地震目录。De Ballole的论文包括也许是最早的几幅英国地震危险性图。这些图将英国划分为这样一些网格,其中每方格内预期每年发生一次有感地震。他还编制了印度、新西兰的同类图。早在1840年在英联邦科学发展协会的赞助下就开始用地震仪从事这些研究了。在上一世纪与本世纪之交,该协会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米尔恩地震仪,1896~1960年,Neilson和Buvton简单评述了英国地震观测史。  相似文献   

6.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据历史记载,保加利亚记载地震已有2400年的历史。该国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高地震活动部位,有记载以来,常遭破坏性地震的袭击。地震活动性有两个主要源:a)来自周边国家(希腊、土耳其、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地震;b)以SE—W和SE—NW走向为主,确定一级线性构造的局部断层(图1)。地震危险性的若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等震线图及其副产品——最大预期烈度(Grigorova,1977,1979)。对核电站、热电厂和一些工业目标已进行了场地评定研究工作,但其结果不宜公布。1988年完成了一项综合性的研究工作,产生了新的地震图和建筑规范(Christoskvo和Sokerova,1988)。发表了对一新工厂场地评估和地震危险性谱分析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阿富汗的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的历史阿富汗是一个多地震活动地区,它位于阿尔卑斯地震带,地震是该国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因此,可以认为,地震危险性评定对估计重要结构及生命线工程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早在1945年,Steng汇编了阿富汗第一部强震目录(1504~1944年),以此为基础,他编制了一张全国地震活动图。随后,古登堡(1949)和里克特(1954)先后对阿富汗各地震区作了全面对比。1962年的苏联地震图集刊载了1893~1952年该地区所发生强地震的进一步资料。Heuckroth和Karim(1970)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Mirzaev等(1980)计算了阿富汗北部的厄尔布尔兹—马纳尔断层的地震危险性。接着编写了一份该国地震危险性评定报告(Mirzaev,1985)。Saleem(1976)和Abdullah(1977)发表了库尔姆地震资料,该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任何地震危险性研究都需要历史和现今的地震资料,准确地表达地震活动性的时空分布。以此为基础,西贝格(1932)发表了第一幅德国地震活动性图。实际上,它们是一些最大观测烈度图,可分为:(1)非破坏性地震;(2)对建筑物有破坏;(3)毁灭性地震3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被分裂成两个国家:联邦德国(FRG)和民主德国(GDR)。从60年代直到1990年重新统一,两德的地震区划方法不尽相同,在此作一粗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在尼日利亚,地震危险性评定和地震活动性研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该国在非洲属少震区,用于这方面研究的基础资料几乎为零。但是,1983年11月在几内亚西北发生的大地震使得人们提高了对地震危险性的认识。此后,1984年7月~8月的地震,使尼日利亚西南部的Ijebu—Ode地区强烈有感(Onuoha,1985;Ajakaiye等,1987;Onuoha,1988)。这些地震事件广泛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为此,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自然灾害国家技术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专门责职是:检测导致尼日利亚发生地震的所有因素,并评估其危险性的真实性;对重要设施建设(如大坝、炼油厂、桥梁等)建立抗震设计标准;给出允许反应谱标准以及对可能发生在尼日利亚的任何地震的有效措施;该委员会的名称已改为“地震现象国家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加拿大在其有记载的历史上经历了若干次破坏性大地震,这使第一张地震危险性图在1953年被加拿大国家建筑规范(NBCC)所采用(Hodgson,1956)。该图是定性的,简单地将地震带划分为大的、中的、小的和估计无地震危险几类。1969年,Milne和Davenport(1969)提出了一个编制新区划图的定量依据,该图于1970年为NBCC所采用。其依据是极值理论,采用每年1/100的超越概率的水平峰值加速度等值线来确定4个地震带,该图沿用至今并包括了1980年版的规范。在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早期通过对原来的和新近获得的地震活动性资料以及概率方法的评估,编制出版了加拿大新区划图(NBCC,1985),该图如下文中所描述。自那时起,新研究成果的取得和对地震及其影响的进一步认识,迫切需要编制能为2000年NBCC所采用的新加拿大地震危险性图。  相似文献   

11.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意大利是一个高地震活动的国家,管理这块领地的各届政府机构都面临着保护生命与财产免受地震损失的问题。在1783年发生的坎拉布里地震(死亡3万余人)后,Bourbon政府采取了第一次法律措施。1859年Norcia地震后,在Papal国颁布的法规下,考虑了未来重建场地的选择和建筑标准问题。意大利统一后,废除了许多法规,使意大利政府对1883年发生在Ischia的地震毫无准备。该地震摧毁了岛上所有的村庄。1908年12月28日的地震使Reg-gio、坎拉布里和墨西拿毁于一旦,死亡八万余人,这是最近十个世纪以来发生在意大利半岛的最大地震之一。此后不久,颁布了国家地震分类,它是由要使用建筑技术规范(由皇家法定的)的市区一揽表所组成。此后,每一次破坏性地震之后,该地震分类都进行了修订.从1968年Belice地震时达到顶峰的地震分类观点来看,奇怪的是,这次地震使划为无震的地区变为废墟.该地震分类的根据仅仅是因1908年后几次地震使市政府遭受破坏的事实,而没有  相似文献   

12.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南美板块的板内地区,因而,地震活动水平较低.巴西传统地被认为是一个非地震国家,从未发生过灾难性地震。由于这个原因,直到70年代,该国尚未引入地震学。而在巴西安装了南美台阵系统之后,在几所大学才成立几个地震研究组(其中圣保罗大学的研究组在70年代与CNEN开展了一项合作计划),以研究巴西的地震活动性,同时在巴西东南部地区布设了一个短周期地震台网。然而巴西大多数地震台站是用于监测由水库诱发的地震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正> 1 基础资料基础资料为一些不完整的和不确定的地震目录。2 地震危险性参数波兰所选用的地震危险性参数有:最大区域震级M_(max),地震活动率λ和古登堡-里克特公式的b值。  相似文献   

14.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1981年,三个不同的机构均采用概率计算法评定了法国地震危险性。对43°~45°N,4°~8°E地区作了比较分析。这三种方法不谋而合,都依据由McGuire(1976)改进的Cornell(1968)方法。图1表示该地区的东部所能达到的烈度偏差,区划类型对地震活动集中地区有强烈影响。研究之三(Daolou,1981)是根据小区带的假设。由于研究之一(Goula,1980)和研究之二(Hendrichs,1982)对东部研究采用了不同的衰减关系,其结果就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泰国为非地震区。地震主要发生在沿泰国西边界之外的缅甸—安达曼、苏门答腊断裂带。早在公元前624年,泰国和缅甸就有历史地震的文字记载(Nutalaya和Sodsri,1984)。1963年,气象部门在清迈建立了第一个地震台,后来有选择地在一些省份建立了8个地震台(图1)。至此,泰国的地震监测开始系统化。1975年2月17日记录到发生在Tak省的5.6级地震和1983年3月22日发生在Kanchanaburi省的5.9级地震,后一地震在曼谷有感,引起了恐慌,也对整个城市的高层建筑和大规模建设计划存在潜在危险。为此,政府设置了国家地震委员会,以利于对泰国的地震影响研究(Poobrasert,1987)。  相似文献   

16.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尼泊尔位于澳洲—印度与亚洲三个板块边界处。其北界为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表明了尼泊尔地下的持续构造运动。直到1992年国家才协力进行尼泊尔地震危险性定量评定工作.已进行的一系列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有:历史地震及其影响的研究、所规划的水电站以及与供水计划有关的特殊场地研究。尼泊尔还没有一部有关强度和抗震的建筑规范。地质矿产部的地震部门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在中心地区建设了一个微震台网,并架设了强震仪。由于三面与印度接壤,对尼泊尔来说,执行印度的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规范是最合适的。印度标准IS,1893~1984(ISI,1986)包含了首都加德满都的地震设计系数.其它地区的系数可通过外推法得到。  相似文献   

17.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在执行SISRA计划期间(1985),编制了最大地震烈度图(图1)。阿根廷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开展了下列加强地震危险性评定和研究工作。(1)国家抗震建筑规范的修订和改进;(2)大型水坝、水电站和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3)高地震危险区的城市地震小区划的研究。1965年,国家建筑规范采用了第一幅地震区划图(C.I.N.E.H,1966)。最近进行了修改。图2为阿根廷国家建筑规范最近所提供的地震危险性图.  相似文献   

18.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芬兰的许多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工作是由核电站建设和核废料可能存贮地的研究所推动的。这就意味着芬兰这种低地震活动地区,在设计规范中过去传统上忽略地震荷载影响,而现在也要加以考虑。地震危险性应用的主要输出部分或者说它所包括的各步骤,可参见如下研究.Ahjos等(1984)汇编了某些早期的研究结果,采用最小二乘法评价了震级—频度关系参数,运用冈贝尔方程(1958)计算了复发周期。Puttonen(1984)提供了芬诺斯堪的那维亚各震源区的古登堡—里克特b值参数最小二乘法估计。Schenk等(1984)用Mery和Cornell法(1973)及其计算机应用程序EQRISK(McGuire,1976)评定了几个芬诺斯堪的那纳维亚地  相似文献   

19.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在日本,最早对地震危险性分析进行科学、实用的研究是河角广(1951),他采用了599~1949年间发生的342个地震,把该时间段地震活动水平假定不变,而假设地震的发生为一个简单泊松过程。应指出,该历史地震目录是极为不完善的。其结果分别以75年、100年和200年时段的预测峰值加速度等值线来表示(图1)。此图称作“河角广图”,该图及其修订版在70年代前一直被广泛采用,作为供土木结构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用的区划图。继河角广开创性研究领域的是,采用类似的资料通过不同方法广泛开展了地震危险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希腊是欧洲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地震危险性评定被看作是把重复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的关键。Calanopoulos(1963,1968,1971和1972)最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他描述不同震级的浅源地震的重复率。1975年Comninakis(1975)采用古登堡-里克特的频度-震级关系式,通过计算每一平方度内的a和b值来确定最可能的年最大震级,并采用该震级来定义其地震危险性。Algermissen等(1975)根据不同概率水平和重复周期的预测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绘制了巴尔干半岛的地震危险性图。1978年以后,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各种杂志和内部报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