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对几种重金属镉、汞、铅、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作了详尽的阐述.镉对人体的污染危害是可引起骨质疏松、萎缩。进而骨质变形;汞主要损害大脑皮层.甲基汞中毒主要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铅污染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头痛、疲乏等症状;砷中毒可对肾、肝等造成一定的危害。上述重金属污染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应采取措施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对于人类的危害是很明显的,日本的“骨痛病”就是重金属镉中毒引起的。在我国,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水体中镉不仅对人体有损害,还危及水生生物,镉对鱼类的毒性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镉的中毒机理,我们曾以白鲢为材料对白鲢镉中毒后外周血细胞、心肌纤维以及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进行了研究,还对白鲢肾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镉中毒后血细胞数量改变,红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降低,血细胞的核酸发生变化,肌纤维断裂,肾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核膜解体,核质外流,线粒体肿胀或解体,内  相似文献   

3.
镉为人体不需要的元素,人体中的镉是出生后从外环境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取而蓄积的。慢性镉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肺气肿、骨质改变与贫血。日本发现某些地区由于长期食用被污染的、含镉量很高的米和水而发生痛痛病(骨痛病),主要病变为骨软化,疼痛始于下肢,后遍及全身直至卧床不起。铬酸盐粉尘及铬酸雾可引起鼻中隔穿孔,部分长期接触者有头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及胃肠道溃疡、轻度肾损伤的现象。炼铬铁工人肺癌发病率较高,铬的致癌问题越来越引起注意。镍通常从饮食中摄入,被认为可诱发肺癌和鼻窦癌。国外曾报道,镍引起的肺癌平均发病…  相似文献   

4.
镉广泛用于电镀、染料化工,合金、电池、橡胶熟化、杀菌剂、核反应控制杆、电视管,萤光灯、发光表盘,以及照相、石印和雕刻所用的化合物等多种工业生产中。但是,镉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环境污染物质,它与心血管、肾和生殖机能疾病有关系,它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已在日本引起了举世闻名的“骨痛病”。在正常环境中,人平均每日摄取的镉量大约是50微克。世界粮农组织与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周允许摄取镉量为400~500微克(大约每日70微克);日本认为每日摄镉超过300微克就有得“骨痛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小儿急性鼠药中毒在儿科急救中占一定的比例,多由于灭鼠药的管理使用不当造成。因鼠药毒性大,如不及时抢救,中毒死亡率颇高。及时果断采取排毒、解痉、镇静等紧急抢救措施,同时给予有效对症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岁。轻度中毒者11例,无抽搐及意识障碍,重度中毒19例,均有意识障碍及抽搐。1.2临床表现发病快,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肢体抽搐、意识障碍、心律及心电图异常、血清谷雨转氨酶增高等。1.3治疗与转归患儿人院后,及时、彻底洗胃…  相似文献   

6.
氯气也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大气中氯气的主要来源是制氯厂、制碱厂以及利用氯制造农药、漂白剂、消毒剂、塑料、合成纤维等工厂排出的废气。氯气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它能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当其浓度为1~6毫克/立方米时,对人有显著刺激,30~60分钟可致严重中毒;120~170毫克/立方米时,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及肺炎;当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可迅速麻痹呼吸中枢,出现“闪电性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氯会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状为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化。对氯敏感的人接触氯气会发生皮炎或湿疹。氯气对植物有危害作用,对…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自从日本出现由镉引起的骨痛病和由汞形成的水俣病以后,各国十分重视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企望工业废水中重金属不排入天然水体中,要求达到“零排放”。10余年  相似文献   

8.
张华 《沿海环境》1999,(5):21-21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无机盐,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其主要症状是脸色发青、头昏乏力、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发生中毒后,如能及时送医院治疗,可很快治愈,但一些患者由于地处偏僻,或缺乏知识,往往贻误时间,治疗不及时导致循环衰竭而死亡.亚硝酸盐之所以能引起人体中毒,是由于它能与人体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起作用,将血红蛋  相似文献   

9.
1、前言在七十年代初期,日本各地发现了一种骨痛病患者,造成这种病的原因是由于镉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由于镉的污染造成了社会性的大灾难。就镉的危害性来说,环保法规定在公共水域中镉的含量标准为0.001PPM以下,根据其它各种法律也分别规定其各种标准值。为了判断试样是否超过有害物质存在的规定标准值,对镉来说必须分析至0.001PPM。并能分析到标准值的一位数以下。公认的镉分析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10.
含镉废水,是重金属废水中毒性较大的一种。六十年代后期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公害病——痛痛病(又称骨痛病)的病因被确认是镉巾毒引起以后,镉的污染与防治已成为国际污染控制中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55年日本神通川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为促进这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有关镉污染与防治的国内外文献和报告作一概略性的介绍,以供参考。一、镉的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及其危害镉与锌称之为“Chalcophile elements”(能形成共价键的硫化物的元素)它们的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的行为和工业用途甚为相似。镉常以硫化物与锌伴生于闪锌矿中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合成饲料控制硒、镉含量饲养SD大鼠12周,观察高剂量硒(5.5mg/kg)和高剂量镉(20.4mg/kg)联合作用对大鼠血液、心、肝、肾、肺、脑和脾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口同时摄入高硒高镉,大鼠血液GSH-px活性显著增加,对单独摄入高硒或高镉所致血液GSH-px活性下降有明显拮抗,对组织GSH-px活性的影响则因脏器而异,在肝、肾和肺,主要表现为对硒单独染毒所致GSH-px活性下降有拮抗作用;脾脏表现为对硒或镉单独染毒所致GSH-px活性下降有拮抗作用,脑组织表现为硒镉共存使GSH-px活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利用臭氧可消毒饮用水,杀菌作用快,效果好,而且方便。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臭氧可用来降低水的生化需氧量和耗氧量,破坏有毒化合物。如酚、氰化物、硫化物和油类化合物等。臭氧对眼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臭氧,可导致肺水肿、心脏活动减弱乃至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臭氧,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质量浓度在12毫克/立方米左右时,连续工作1小时以上,可能出现中毒;在3.4毫克/立方米时,每日工作3~5小时,3~7年后约有60%~70%的人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良等反应,25%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标准及有关资料采用的水中微量汞、铅、镉、锌、铀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均规定了用卤代烃进行萃取分离。其共同的缺点是操作繁琐,且卤代烃均为易挥发的有毒溶剂,造成分析室环境污染。接触和吸入这些溶剂,会使人体产生急、慢性中毒,损害呼吸道和心、肝、肾,其中以CCl_4为最甚,TJ36--79规定工作环境CCl_4最高允许浓度为25mg/m_3。  相似文献   

15.
镉通常是以硫化镉的形式与锌、铅或铜矿共生,其融点很低(767℃)、蒸汽压高。在有色金属及铅、锌的冶炼以及用镉的加工作业过程中,镉即随废水、废气与废渣排入环境,造成污染。锅通过呼吸道、食物链和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以后,即随血液到达全身。进入人体的锅除随粪尿排出一部分外,其余的部分即蓄积在肝、肾、脾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对镉的吸收累积规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食用含镉大米引起骨痛病以来,世界各国对镉污染环境的问题极为重视,有关环境中镉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镉来自地壳矿藏中,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使它通过种种途径进入土壤,尔后又被植物吸收,再随食物进入人体和动物体,最后还会回到地壳中去。研究作物吸收和累积镉的规律,对调整这一循环过程保护人类免受危害,以及对作物污染  相似文献   

17.
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中均可发现,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化学毒物之一。经口摄入而引起的急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疼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并常伴有肝肾损伤。慢性砷中毒则以皮肤色素沉着、皮肤高度角化、指甲脆性变、四肢疼痛、感觉障碍等皮肤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其中有一部分有可能转变为皮肤癌。砷在体内的蓄积性很强,存积时间有时可长达十多年以上,主要蓄积部位是头发、指甲、皮肤、肝、肾、骨骼等处。砷还能通过乳腺进入乳汁,从而使乳儿中毒。砷也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但砷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前某  相似文献   

18.
聚苯乙烯微塑料单独或与镉共同暴露诱导肝细胞铁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易吸附并富集环境中的重金属等,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体环境中,对人体的危害正受到广泛关注.微塑料与其吸附污染物引发的复合毒性效应及机制是目前微塑料环境毒理学评价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聚苯乙烯微塑料和镉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的诱导作用,发现微塑料和镉暴露诱导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异常和线粒体嵴减少、GSH水平下降、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关键铁死亡调节蛋白GPX4表达量降低,证实微塑料和镉暴露可诱导肝细胞发生铁死亡;同时不同铁死亡抑制剂及毒性检测指标的测定还表明,Cd2+主要通过抑制膜脂修复膜GPX4活性,引起脂质过氧化,导致铁死亡发生;聚苯乙烯微塑料主要通过刺激活性氧产生促进铁死亡;二者复合体可同时通过活性氧和抑制酶活等方式促进铁死亡发生,但其发生程度弱于Cd2+,可能是由于复合体中Cd2+呈吸附态降低其部分毒性所致.本文预期将为深入评价微塑料与镉的复合毒性效应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微塑料与其它共存的有毒组分的复合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体微量元素的生理学作用,近来已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获得微量元素在人体组织器官内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对于判断环境污染中有毒元素对人体的影响,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日本Yukuwa等人采用中子活化分析,对人体中10个组织器官,即肝、肾、大脑、小脑、心脏、脾、胰脏、肺和肌肉、主动脉内等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铝(Al)、铁(Fe)、镁(Mg)、锌(Zn)在所有的器官都检出了相当的数量,其中铁在脾(57~590微克/克)、肺(112~280微克/克)、肝(26~240微克/克)内含量最高,锌在肝(17~180微克  相似文献   

20.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在持续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经济增长的结果,一方面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随之产生了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商务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工业的集中造成的。工业和人口的日趋集中,而社会内部结构发展迟缓,由此导致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后果之一是诱发了一些疾病,如有机汞中毒导致的水俣病、镉中毒造成的骨痛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该地区的重金属排放及其环境浓度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