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防苑》2009,(6):6-7
今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民众应对突发事件的防护能力,5月6日至13日,上海市民防办及19个区县民防办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曰”集中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9,(6):4-5
5月6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主持新闻发布会。市民防办主任刘南山介绍了本市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主要安排、采取措施等情况,市民政局副局长姚凯将上海市综合减灾工作情况作了概述,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9,(4)
《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DVD)由上海市减灾办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民防办公室组织摄制的第一部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是市民学习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的音像教材。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10,(3)
由上海市减灾办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民防办公室组织摄制的第一部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是市民学习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与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9,(6)
由上海市减灾办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民防办公室组织摄制的第一部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是市民《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DVD)  相似文献   

6.
朱晓辉 《民防苑》2009,(5):F0002-F0002
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定于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该馆位于卢湾区复兴中路593号民防大厦7至10层,建筑总面积4400平方米,展厅共分为序厅、人民防守厅、防灾减灾厅、回顾与展望厅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地质活跃的影响,致灾因素增多,发生洪涝、台风和地质灾害等的风险较高,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社会各界需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学习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保障生命和贝才产安全。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镇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各类灾害风险明显增多,城市安全设防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给防灾减灾工作带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10,(4)
《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DVD)由上海市减灾办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民防办公室组织摄制的第一部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是市民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11,(5)
今年5月9日至15日为上海市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举办了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和各种防灾演练活动等,全市居民热情参与,共同为本市平安城市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14,(3)
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是由上海市民防办公室投资建设的一个集防空防灾知识普及与公共安全知识普及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108号(复兴中路593号)民防大厦7至10层,建筑总面积4400平方米,展馆共分为序馆、人民防空馆、防灾减灾馆、回顾与展望馆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1.
《民防苑》2009,(8)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日前,金山区民防办举办首期社区民防志愿者培训班。全区各镇、街道、金山工业区志愿者代表8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区消防支队、区气象分局的防灾减灾专家以"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和"气象灾害的防护"为主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14,(10)
正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是由上海市民防办公室投资建设的一个集防空防灾知识普及与公共安全知识普及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108号(复兴中路593号)民防大厦7至10层,建筑总面积4400平方米,展馆共分为序馆、人民防空馆、防灾减灾馆、回顾与展望馆四个部分。序馆主要介绍民防的由来、定义、地位和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的历程、国外民防的基本情况介绍等。人民防空馆主要包括历史上的空袭、空袭兵器、现代空袭特点和内容,重点介绍了人民防空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对抗现代化空袭的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防灾减灾馆主要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台风、风暴潮、龙卷风、雷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防空防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平战结合、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民防发展战略,对各类民防信息的综合管理以及深化信息的服务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上海市防空防灾基础资料库平台的建设为支撑,基于GIS、计算机网络、数据库、Web服务等现代高新技术,研究设计了一个综合人民防空和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C/S、B/S混合体系结构,支持多源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人民防空、防灾减灾等民防基础信息资料的动态更新、查询和分析,可为城市民防系统及有关部门的咨询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09,(10)
为迎接世博会,有效提升城区整体防灾减灾水平,7月—8月,卢湾区民防办、体育局、综治办、红十字会、消防支队在区体育场联合举办以"迎世博盛会、练防灾技能、筑平安家园"为主题的卢湾区小型社区民防运动会。运动会采取体育竞技和知识  相似文献   

15.
李永善 《灾害学》1990,(4):89-92
本文从防灾、减灾战略出发,提出我国防灾的重点是沿海、沿江、沿河的大城市,其中应特别重视沿长江、黄河及海岸线的重大城市的减灾防灾工作,且要倍加注意特大的小概率灾害事件。最后探讨了城市地震减灾对策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防苑》2009,(5):41-43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上海《生命与灾害》杂志社为配合“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活动氛围,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达到良好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效果,将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宣教部(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于5月11-12日与中国消防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公安部消防局副政委尹俊士少将、消防博物馆馆长周久经大校、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王英、地震专家孙士鋐教授及宣教中心同志出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翟永梅  韩新  沈祖炎 《灾害学》2002,17(1):62-69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综合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够完善,城市抗灾能力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城市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目前上海市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改进目前上海市灾害管理模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第十八个“国际减灾日”——10月10日(周三)来临之际,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同十五个副会长单位在北京共同主办了“2007中国防灾减灾部长论坛”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成就展”,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论坛发来贺词,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民防苑》2014,(11)
正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是由上海市民防办公室投资建设的一个集防空防灾知识普及与公共安全知识普及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108号(复兴中路593号)民防大厦7至10层,建筑总面积4400平方米,展馆共分为序馆、人民防空馆、防灾减灾馆、回顾与展望馆四个部分。序馆主要介绍民防的由来、定义、地位和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的历程、国外民防的基本情况介绍等。人民防空馆主要包括历史上的空袭、空袭兵器、现代空袭特点和内容,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