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选取全国31个具有代表性的各省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数据,以点代面在大尺度进行空气质量研究。首先对2013—2015年空气污染物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建立分析模型筛选出主要空气污染物,观察其时空特征分布。基于莫兰指数分析方法得出污染物的空间相关性与聚集度状况,最后讨论了空气质量影响因子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长时间序列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及西部地区空气质量一直保持优级,空气质量呈现逐步优化趋势。(2)污染物PM2.5高/高集聚主要存在于河北河南省与山东省三个省份交界处,污染物PM10的高集聚地区主要是华北地区。低/低集聚的现象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以及部分东南沿海区域。(3)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对于空气污染物的产生有着一定影响,降水与年末人口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研究结果希望为摸清空气质量格局、缓解空气污染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16,(2)
针对2013年北京市10个空气质量观测站点资料,对影响PM2.5浓度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M2.5浓度与PM10、SO2、NO2和CO存在显著正相关特性。通过PM10与气态污染物构建单站点PM2.5浓度模型和北京市统一化PM2.5浓度模型。通过PM2.5浓度观测值与模型估算结果比较,单站点PM2.5浓度模型与北京市统一化PM2.5浓度模型估算结果一致,且两者均与PM2.5浓度观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3.
PM2.5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通过对贵阳市的太慈桥、市环保站、冶金厅、鸿边门、马鞍山、小河区、金阳新区、乌当区、桐木岭9个监测点进行监测,获取2013年12月9日至2014年1月21日的PM2.5日均浓度数据,以及2014年1月7日0时到2014年1月20日23时共336 h的时均浓度数据,通过指标统计和计算,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准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贵阳市冬季PM2.5浓度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其各相关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贵阳PM2.5日均浓度的平均值为85.8μg/m3,日均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主城区太慈桥96.1μg/m3和远郊区桐木岭67.8μg/m3,全距达28.3μg/m3。日均浓度和时均浓度的抽样平均误差分别为4.11μg/m3和1.8μg/m3。时均浓度变化趋势包括了单峰型、双峰型、递减型、递增型和U型等类型,它们表现出的类似趋势是:在清晨6:00降低到最低值,并在21:00左右升高到最大值。贵阳PM2.5浓度变化受气象条件、土地利用、工业污染、扬尘、汽车尾气和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影响,它们表现出复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14,(11)
正又到秋冬季,当很多人还在为去年和今年初的几次严重污染天气心有余悸时,雾霾又一次袭城而来,再度给人们的生活环境拉响了警报。今年10月19日北京马拉松开跑当天,PM2.5指数高达331,空气已达到严重污染程度。实际上,这几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以大气为重点的污染治理,在削减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燃煤污染等各方面连出重拳,采取了综合措施,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关停搬迁重污染企业,大规模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不断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加紧淘汰老旧机动车,全面展开PM2.5监测,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数据,等等。  相似文献   

5.
刘严萍  王勇  李江波 《灾害学》2015,(3):26-28,42
北京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优良,GPS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是否存在正相关特性?针对此问题,通过2014年11月4-16日北京GPS水汽数据与PM2.5/PM10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PM2.5/PM10与GPS可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5,个别时段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1。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质量优良状况下,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2021,(3)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我国新型的环境监管方式。自2016年开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全国31个省市,并在3 a时间里完成了首轮督察以及"回头看"。为了解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否真正降低了各地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并研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对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以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全国283个地级市日度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分析发现:(1)首轮督察和第一批"回头看"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和PM_(10)。(2)首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对资源型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更显著。据此提出建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行为需要常态化、着重盯住资源型城市开展督察。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沙尘天气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芝永华  傅朝  邵志宏 《灾害学》2007,22(1):77-81
利用1971~2000年和2001~2004年兰州市观测站资料,分析了兰州市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1~2004年沙尘天气特点及产生原因。研究表明,兰州市区的沙尘天气30年来呈明显减少趋势,但近几年明显增多。兰州市的沙尘天气以浮尘、扬沙天气为主。沙尘天气春季(3~5月)最多,4月占全年天数的24.2%。利用2002~2004年主要污染物浓度资料和2006年4月5~15日逐日的PM10浓度资料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兰州市区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天气发生时,伴随的大风等气象条件有利于SO2和NO2的扩散,而强沙尘天气容易导致PM10日均浓度迅速升高。在分析的一次强沙尘天气个例中,兰州市区PM10日均浓度陡然升高到1.86 mg/m3,是前一日的10.4倍。  相似文献   

8.
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中旬时段内,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上海、济南、福州、西安、武汉和长沙等六大中心城市PM2.5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了各个城市PM2.5污染特征,并对比研究了导致该类污染的内外原因。结果表明:内在因素方面,城市PM2.5污染程度与其发展速度呈倒U型关系;特别是产业结构对城市PM2.5污染的影响尤为显著;外在因素方面,充沛的降水量对区域该类污染的改善作用明显,地形因素是导致地区PM2.5严重超标的重要原因,来自区域污染源的影响解释了相邻城市该指标变化规律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燕雯 《防灾博览》2014,(4):61-63
近几年,初起京、津、冀地区、不断扩展的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专业术语成为国内公众热词,人们对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其实,美国一些城市也曾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但如今却空气质量良好,其治理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炎炎夏日,朗朗晴空,竟也会出现污染?根据环保部空气质量预报,2017年5月18-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中度污染,短时可至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是臭氧。灰霾、沙尘天里,天空发灰发黄,让人能"看天辨污染",但臭氧对能见度没有直接影响,且只在大晴天出现,往往因为看不见而被大家忽视,更不知道它可能成为健康杀手。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微溶于水,有类似氯气的刺鼻气味。它是空气中的二次污染物,通过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降水形势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稀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的观测事实和分析表明,随着季节的变化,降水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稀释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冬季,降雪越多,严重污染出现的概率越大;降雪时的天气往往风速小,湿度大,空气层结较稳定,扩散能力较弱。春季,降水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就大一些,降水对PM10有较大的稀释作用,尤其对NO2稀释的影响更大一些,高湿的低温东风雨水对污染物浓度有降低的作用。夏季,降水大于等于10.0mm时高温高湿降水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较大。秋季,高湿气压降低,降水10mm以下,对污染物浓度有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国家标准对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最新要求,对某600 MW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及超低排放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低氮燃烧+SCR脱硝+电袋复合除尘器+烟气脱硫+湿式电除尘器”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方案。结果表明:改造方案将该机组排烟中NOX、SO2、烟尘的排放浓度分别控制在50 mg/Nm3、35 mg/Nm3及5 mg/Nm3以下,满足了国家对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限值的要求,同时明显改善了当地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复杂开口房间的数学模型,并运用等效窗口面积法对复杂开口条件(门窗同时开启)下房间中性层关系进行了数学推导,对单一开口和复杂开口房间发生火灾时房间门和窗同时开启状态下中性层位置进行求解和比较分析,同时还对不同温度下房间孔洞的烟气、空气质量流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对在室内温度逐渐升高的情况下房间中性层高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多开口不同开口高度条件下中性层位置的求解方法,温度与中性层高度、烟气质量流量、空气质量流量的关系,以及空气改善系数对烟气、空气质量流量和中性层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建 《防灾博览》2014,(4):56-57
2014年1月6日,杭州的AQI依然持续停留在200+的重度污染状态,大气重污染Ⅲ级预警也仍在持续中。包括杭州市环保局在内的各个相关部门也对首个大气重污染Ⅲ级预警中市民仍存在的疑问进行了解答。1月5日上午9点半杭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最快时间内发布了首个预警信息,可以说是一次紧急应对发布,也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次尝试。"预案中并没有规定发布预警的时间,具体方案又还在细化中,所以对于我们还是一种探索。"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云造成的严重灰霾天气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和环境效应研究是当今国际科技界的热门课题。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气溶胶云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造成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2003年10月底至11月初,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一次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均十分恶劣的灾害性极端气候事件。通过分析,发现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台风在周边地区活动,形成该地区持续性下沉气流,使得混合层被明显挤压变薄有关。文章指出,系统认识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的形成机制、影响及其控制途径,建立和发展相应的预测、预报系统将为制定这一灾害性气候事件的控制标准和综合防治对策提供稳定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2021,(4)
正《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简称:WJCI报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图书馆、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联合研制的期刊评价报告。该报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题资助课题《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2019KJQK004)的成果,入选了"科创中国"项目。  相似文献   

17.
污染土壤微观结构研究中,室内试验制备的土样比较理想,而实际污染现场的土质极其复杂。为研究现场重金属污染土壤微观机理,开展了铅、砷、镉污染等重金属污染土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试验和微观结构测试。首先,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MS)测定现场土样污染物类型及含量,建立现场土体重金属含量分布;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试验,揭示污染土表面微观形貌,并通过颗粒(孔隙)及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定量分析土体试样的孔隙率,分析试样孔隙随重金属污染含量的变化规律;最后,从土壤环境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及土壤性质方面分析土体微观形貌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8.
微观点     
《民防苑》2014,(6)
正@上海环境:【当前重度污染原因】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淮河以南的长三角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苏南和浙北地区,在高温高湿风速较小的情况下,导致PM2.5细颗粒物的生成和累积。  相似文献   

19.
水汽和风速对雾霾中PM2.5/PM10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北京2013年PM2.5/PM10、GPS水汽和无线电探空风速资料,发现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呈正相关,风速变化与PM2.5/PM10变化呈负相关。在风速较小情况下,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水汽上升对应了GPS水汽变化与PM2.5/PM10质量浓度的上升,水汽下降则对应了PM2.5/PM10质量浓度的下降。分析了水汽与PM2.5/PM10变化显著正相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以1999,2000,2003,2004,2005,2006和2007年各省份(包括直辖市、自治区,下同)单位播种面积的成灾面积比例与全国的均值相比较,计算了各省这7年中各灾害的成灾指数。结果表明:(1)全国有12个省份的旱灾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内蒙古、甘肃、辽宁旱灾最为严重,成灾指数在2.5以上。(2)有10个省份洪涝灾重于全国平均水平,洪涝灾严重的4个省份依次是湖北、重庆、安徽、湖南。(3)有8个省份风雹灾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灾害严重的依次是浙江、北京、海南、青海、河北。(4)有7个省份台风灾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灾害严重的省份依次是浙江、海南、广东、福建、广西。(5)有6个省份低温冻害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严重省份依次是宁夏、青海、甘肃、内蒙古和湖北。(6)有10个省份农作物病虫害受灾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严重的省份依次是上海、江苏、浙江、河北。(7)有16个省份农田草害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田草害严重的6个省份依次是山东、湖南、江苏、河北、北京、浙江。(8)有15个省份农田鼠害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4个省份为重灾,依次是北京、吉林、青海、重庆。北京历年受灾最为严重,成灾指数平均在3.4以上。因此,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省份变化较大,各地区和省份应根据当地发生的主要灾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