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研究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总磷的去除效果。"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的TOC和总P去除率分别为76.7%和68.9%;TOC饱和吸附量为5.27mg/(g·L),总P饱和吸附量为0.486mg/(g·L);"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介孔复合吸附材料的最佳处理量为35mL/g,最佳吸附流速为5mL/min,在此条件下对TOC和总P的去除效果分别为68.7%和20.3%。综上所述,介孔复合吸附材料的整体吸附效果与活性炭相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微污染水原水、新型材料吸附后出水及活性炭吸附后出水的特征,对比新型材料及活性炭对微污染水中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的吸附效果,以此间接反映两种材料的孔径分布特点,分析两种材料的不同吸附特性,并讨论新型净水材料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介孔分子筛用于环境水体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性模板途径合成了介孔分子筛HMS,并通过化学修饰手段在其孔内壁上接枝了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得到功能化的介孔分子筛CPS-HMS。考察了CPS-HMS对水体中三氯甲烷和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96mg/g和148mg/g,去除率高达97%和94%;和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不很显著;动态穿透曲线表明在CPS-HMS上的吸附为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4.
雷治奇  李淑萍  庞一雄  白涛 《环境》2013,(Z1):25-2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蒙脱土作为硅源,采用微波辐射晶化法合成了有序介孔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孔径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所合成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Hg(Ⅱ)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所合成材料结构与介孔材料MCM-41基本一致;比表面积为510.5m2 g-1,平均孔径为2.8nm;所合成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Hg(Ⅱ)具有较高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调整碱性催化剂碳酸钠用量,制备了一系列介孔丰富的炭干凝胶吸附剂.主要考察了介孔炭干凝胶对染料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孔结构、表面形貌和官能团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不同的介孔炭干凝胶具有不同的粒径和孔径,当间苯二酚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000∶1时,制得的吸附剂比表面积和介孔最丰富,且其对孔雀石绿的吸附量最大.同时,介孔炭干凝胶的用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容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吸附过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为208.33 mg·g~(-1);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介孔炭干凝胶对孔雀石绿的主要吸附机理是染料分子与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之间存在静电作用、氢键作用及范德华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吸附法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先分析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在阐述吸附机理的基础上对吸附法应用于净化室内空气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问题.吸附法是研究与应用最为广泛的VOCs治理技术.主要介绍了吸附净化VOCs原理和几种常见的VOCs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新型多孔炭材料、沸石分子筛、黏土基吸附剂、金属有机框架和介孔硅.详述了各吸附材料的VOCs吸附能力和优缺点,判断了其应用价值,并指出了为提升大规模工...  相似文献   

8.
以硅酸钠为硅源,三嵌聚合物Pluronic P123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后期接枝的合成方法,制备出氨基改性SBA-15.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解吸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以改性SBA-15为吸附剂,通过批实验讨论了吸附时间、体系初始pH值和温度等对水溶液中Cd2+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改性吸附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粉煤灰改性的物质基础,阐述了当前改性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用燃烧、Na(OH)2溶液改性粉煤灰制得类沸石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112.6m^2/g、孔隙率为83.1%,是改性前的40.22和1.67倍。用此类沸石吸附剂来处理浓度为200mg/1的模拟含铅废水,去除率为84.87%、吸附容量为33.94mg/g,分别是改性前的31.13、3.13倍,处理效果优于市售一级活性炭。并用0.1M的HCl溶液和饱和NaCl溶液再生此吸附剂,解吸率达到了98%以上,此再生的类沸石吸附剂处理含铅废水的去除率也达到了83%以上。另外也研究了用酸改性粉煤灰来处理造纸废水,并设计了工艺流程、确定了工艺参数,处理效果令人满意。最后提出了当前应用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水和废气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邹震  许路  乔伟  唐茂森  金鹏康 《环境科学》2024,45(2):885-897
以椰壳和硼酸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热解法制备出新型硼掺杂椰壳介孔炭材料(B-CSC)用于水中四环素类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去除.系统研究了关键制备条件热解温度和硼碳质量比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子能谱仪(XPS)、拉曼光谱仪(Raman)以及Zeta电位仪(Zeta)对其微观结构及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系统考察了初始pH值、不同金属阳离子以及不同背景水质条件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结合材料表征与相关分析等对其强化吸附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一步热解能够将硼掺入椰壳炭的表面及晶格,导致其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引入硼的形态主要是H3BO3、B2O3、B和B4C.B-CSC对四环素的吸附量达到297.65 mg·g-1,是原始椰壳介孔炭(CSC)的8.9倍.同时,B-CSC对于水环境中常见污染物罗丹明B(RhB)、双酚A(BPA)和亚甲基蓝(MB)的吸附量分别高达372.65、255.24和147.82 mg·g-1.B-CSC对四环素的吸附过程是物理化学作用共同主导的,主要涉及液膜扩散、表面吸附、介孔与微孔内扩散和活性位点吸附,H3BO3是其主要吸附位点.吸附强化机制主要是硼掺杂降低了其碳网络的化学惰性,增强了其与四环素分子的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数室内装饰材料中含有氡、苯、甲醛等挥发性有害物质,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的同时,还危害人体健康.采用绿色材料进行室内设计,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源进行研究,分析可吸入颗粒、甲醛、人造板材、地毯、壁纸及涂料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涂料、抗菌材料、无机木材和无机玻璃的应用进行论述,完成应用绿色材料的室内空气质量分析.采用绿色材料装饰后,对室内各区域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全面分析绿色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将壳聚糖、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发泡,制备了壳聚糖/聚氨酯(Cs/PU)多孔复合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Cs/PU对水中Cu2+、Cd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当吸附时间为30min,溶液pH=4~5时,Cu2+的最高去除率为96.67%,溶液pH=6~7时,Cd2+的去除率为95.67%。Cd2+、Cu2+的饱和吸附率容量分别为28.78mg/g和25.32mg/g。两种金属离子共存时,Cs/PU对Cu2+的选择性大于Cd2+。  相似文献   

13.
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SBA-15是一种广受关注的新型吸附材料,为增加其对溶液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选用水热-后期接枝的合成方法,制备出二胺基改性多孔二氧化硅2N-SBA-15,并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解吸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吸附剂,通过批实验的方法讨论了吸附时间、体系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和温度等因素对水溶液中Cd2+吸附的影响,同时结合Zeta电势和XPS分析对其吸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的SBA-15具有规则多孔特征,SBA-15对Cd2+的吸附受体系pH控制;未改性的SBA-15对Cd2+的吸附量较小,胺基改性可以显著增强SBA-15对Cd2+的吸附能力.在100 mL 25 mg.L-1的Cd2+溶液中,2N-SBA-15的用量在7.5~20 mg之间均能对Cd2+的吸附能力约达95%左右.2N-SBA-15对溶液中Cd2+的吸附很迅速,并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体系温度从25℃增加到35℃,2N-SBA-15对溶液中Cd2+的吸附率从94.73%增加到98.22%.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模型描述,在298 K时Cd2+的最大吸附量为0.9 mmol.g-1,0.1 mol.L-1HCl溶液对Cd2+的洗脱率接近93%.结合pH、温度、Zeta电势和XPS分析结果,可以推测出2N-SBA-15对Cd2+的吸附机制是包含物理吸附、离子交换和络合反应等的复杂吸附过程.2N-SBA-15是一种对水体Cd2+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4.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叫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为解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灰霾天气的困扰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文章主要综述了PM2.5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通常用PM2.5来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该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对人体危害极大,其大小与相应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成正比。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可以通过重量法等进行测量。以微生物过滤为辅助,降低工厂,汽车的废气,尾气排放从而减少PM2.5的污染,也可以增加生活环境中净化空气的绿色植被,利用静电除尘的方法来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GA-ANN改进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宏  刘爱霞  王恺  白志鹏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276-128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优于传统的逐步回归模型,但由于性能差异不明显而较少在空气质量预报中应用. 设计了将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基于GA-ANN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并利用天津市2003—2007年气象和污染物监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对2007年全年的ρ(SO2),ρ(NO2)和ρ(PM10)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 6,0.828 3和0.600 0. 与一般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较,GA-ANN模型将空气质量等级预报的准确率从77.57%提高到79.67%. GA-ANN模型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日常空气质量预报.   相似文献   

16.
Humic acid-immobilized amine modified polyacrylamide/bentonite composite (HA-Am-PAA-B) was prepared and used as an adsorbent for the adsorption of cationic dyes (Malachite Green (MG), Methylene Blue (MB) and Crystal Violet (CV))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polyacrylamide/bentonite composite (PAA-B) was prepared by intercalativ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with Nabentonite in the presence of N,N0-methylenebisacrylamide as a crosslinking agent and hexamethylenediammine as propagater. PAA-B was subsequently treated with ethylenediammine to increase its loading capacity for HA. Th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adsorb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adsorbent behaved like a cation exchanger and more than 99.0% removal of dyes was detected at pH range 6.0–8.0. The capacity of HA-Am-PAA-B was found to decreas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MG > MB > CV. The kinetic and isotherm data were interpreted by pseudo-second order rate equation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respectively.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binary solute systems to assess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phenomenon. The experimental isotherm data for each binary solute combination of MG, MB and CV were analyzed using Sheindrof-Rebhun-Sheintuch (SRS) (multicomponent Freundlich type) equation.  相似文献   

17.
王峰  张永锋  张印民  孟军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10):1787-1794
为增强火山灰反应的强度,提高对SO2的脱除性能,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两步水热合成法制备硅基多孔材料,并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基多孔材料整体呈无序形态,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钙和CaCO3,属于无定型的非晶相物质;由C、O、Si、Na、Ca等元素构成,主要以SiO32-、CO32-的形式存在;呈蜂窝和玻璃纤维的网状结构,内部空隙发达,比表面积较大,且存在有大量的吸附水和结合水.利用固定床反应器测定了硅基多孔材料对SO2的吸附性能,在入口ρ(SO2)为1 200 mg/m3、吸附温度为50℃、SO2含氧量为9%、粒度为200目(0.075 mm)的条件下,SO2的吸附量可达24.87 mg/g,脱硫率可达100%,与钙基吸附剂相比吸附量提高了74%;将吸附SO2后的硅基多孔材料在700℃下焙烧3 h,可以继续吸附SO2,重复使用率可达72.24%.由于SO2在脱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化学反应,含氧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其对SO2的吸附量.研究显示,硅基多孔材料脱除SO2的过程是由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的结果,其中由于制备的硅基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为丰富的孔结构,有利于物理吸附;同时,在两步法制备硅基多孔材料的过程中使火山灰反应得到增强也同样提高了SO2与硅基多孔材料的化学反应,进而增强了化学吸附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