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考核中,根据各类违章行为可能直接引发的事故,对违章者视同已引发相应事故进行处罚。有人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员工重视安全。但也有人认为,如此考核过于严苛,很可能致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对企业来说,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是会促进员工重视安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考核中,根据各类违章行为可能直接引发的事故,对违章者视同已引发相应事故进行处罚。有人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员工重视安全。但也有人认为,如此考核过于严苛,很可能致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对企业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值得推广的,但企业应同时做好加强教育、摆正导向、落实责任3方面工作。图为某企业日常安全隐患排查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值得推广的,但企业应同时做好加强教育、摆正导向、落实责任3方面工作,促进员工重视安全,避免员工产生抵触心理,进  相似文献   

4.
<正>初即第一次,微即细微之处,安全生产要从第一次违章、轻微违章或未遂事件抓起,守住"慎初"和"慎微"。"下不为例"看似"人性化",但实质是在助长违章的"歪风"。笔者认为,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坚持"零容忍",拒绝"下不为例"。首先,要守住"慎初"。安全教育、培养安全习惯以"慎初"最为重要。笔者刚进入所在单位时,第一件事就是接受安全培训,除了一些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认为,通过把违章按事故对待,来实现考核"升级",加大安全警示作用,十分必要。但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违章与模拟事故分析相结合、强化警示作用、认真做好"后半篇文章"。图片为某企业员工安全讨论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通过把违章按事故对待,来实现考核"升级",加大安全警示作用,十分必要。但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违章与模拟事故分析相结合、强化警示作用、认真做好"后半篇文章",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认为,安全生产需要"窍门",但必须辩证地看待,看其是否在不真正违背规章制度的条件下促进生产。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更换排水器。(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安全生产需要"窍门",但必须辩证地看待,看其是否在不真正违背规章制度的条件下促进生产。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窍  相似文献   

7.
<正>现场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也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中往往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出现事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预防"工作没做好。"预防为主"既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之一,也是现代安全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企业来说,只有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通过分析发电企业检修作业相关事故,发现几乎都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这"三大顽疾"相关联。所谓违章,就是不按规章制度、不按操作规程、凭自己个人主观意识来做事;所谓麻痹,则是进一步违章,未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不认真履行工作流程和规程,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大不了";所谓不负责任,就是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心不强,对自己、对同事、对领导、对企业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该不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但违章作业"曝光台"的设立,应当讲究曝光的适度与方法。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对于该不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一方面,对于违章行为及时、适当地曝光,伤一伤违章者的"面子",可以对其起到思想警醒,行为约束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些违章带有普遍性,通过违章作业"曝光台",以某一违章者的典型违章为"案例",可以起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让"教条主义"出局。图为某企业事故案例分析讲座。(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企业为了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通常会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却存在"教条主义"的问题,对于"事故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地念一念"案例",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因此,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给予基层单位一定的"自由度",转变"保姆式"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但"自由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要掌握好"度"。图为某企业设备维护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给予基层单位一定的"自由度",转变"保姆式"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但"自由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要掌握好"度"。第一,对于安全规章制度来说,在"执行层面",企业全员都必须严格执行"规定动作",严禁有"自选动作",不能有任何"自由度"。但在"制定层面",企业应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大意是"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只小老虎,看起来像一只大点的猫咪一样可爱。但后来小老虎长大了。再后,却吃了自己的主人"。笔者认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违章就好像"老虎",而一些存在习惯性违章的人就像养了"虎崽",但始终舍不得将其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要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一些人认为党委头上多悬了一把利剑,出了事故要被问责;但事实上,"党政同责"又岂只是在事故发生后,更重要的是在于"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笔者认为,习总书记的本意并不只是为了追责,而是为了让党委政府拧成一股绳,促使党委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多操一份心、尽一份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认为,可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但不应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应该以及时解决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目的,从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图为某企业设立的"曝光台"。(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反违章工作时,通过采取让违章行为在曝光台上曝光,让违章作业人员当众检讨自己不安全行为的方式,以纠正违章者的违章行为,同时警示广大职工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身安全意识、遵章守纪。对于企业该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开展安全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安全工作应该抓得越"紧"越好,但在不断"紧"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图为某企业应急演练现场。(图片由龙钢公司能检中心提供)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开展安全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安全工作应该抓得越"紧"越好,但在不断"紧"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  相似文献   

16.
正企业开展"当一天安全员"或类似活动的目的,是调动企业职工参与安全作业监督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换位思考"与"切身体验",感受到兼职安全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促进安全管理工作"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的形成。笔者认为,活动只是形式和载体,其最终目的是要汇聚"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安全管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语:目前,企业在开展各项"反违章"工作时,通常将重点放在生产一线,主要针对一线员工的违章操作等"行为性违章"。这并无不妥,但一些企业却因此忽略了"违章指挥""生产组织及规章制度不合理""安全投入不足"等"管理性违章",导致"反违章"工作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那么,企业应如何在杜绝"行为性违章"的同时,预防"管理性违章"呢?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预防"管理性违章"。  相似文献   

18.
<正>"行为性违章"往往源自"管理性违章"。对于一起员工违章,不能简单地用"该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差"等套话来敷衍,而应该找出深层次的管理原因。比如: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差,就可以往上追溯,看看班组、车间、公司各级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其内容是否具备各级教育的侧重点,等等。笔者认为,想要预防"管理性违章",可以从提高违章成本、接受群众监督与建议2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想要避免安全"不作为",企业各级人员必须做到"3个坚持",即必须坚持隐患整改的"三定""四不推"原则,必须坚持"隐患不整改就一定会发生事故"的观点,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隐患。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石化企业的安全培训多采用课堂灌输,教师讲、学员听的方式,偏重理论灌输,忽视了感知教学和实践,培训形式比较单一、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可以开展体验式安全培训,通过模拟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窒息中毒等事故的发生,让学员亲身"体验"违章作业产生的后果以及带来的伤害,使学员通过体验"一次被蛇咬",达到"十年怕井绳"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