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6年"11·9"消防宣传日的主题为"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为提高社会公众的消防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应对火灾险情的处置能力,了解消防科技的发展趋势,及其在防火、灭火救援、保护消防员生命健康安全方面起到的作用,本刊特采访了"消防科学传播专家"、全国应急产业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消防协会理事、北京消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安全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书杰。  相似文献   

2.
消防安全     
正为进一步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2018年"11·9"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月主题为"全民参与,防治火灾",此次"11·9"消防宣传活动是应急管理部成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后的首次大型宣传活动,旨在继续加强社会公众应对火灾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促进我国消防安全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消防安全形势依然  相似文献   

3.
消防安全     
<正>为进一步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2019年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月主题为"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此次"11·9"消防宣传活动旨在继续加强社会公众应对火灾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促进我国消防安全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结合当前火灾防控工作实际,借此消防安全宣  相似文献   

4.
2015年全国"119"消防宣传日的主题为"参与社区消防,建设平安家园"。为提高社会公众的消防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应对火灾险情的处置能力,本刊特采访了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原主任,专家委员会专家范强强,请其就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等问题作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9"消防宣传日的主题为"参与社区消防建设平安家园"。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单位,在提高社会公众的消防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应对火灾险情的处置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更进一步深入了解社区居委会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本刊采访了上海市陆家嘴街道招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政燕,请其针对招远居委会消防安全工作做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6.
夏锐  李行勇  王继强 《安防科技》2004,(6):49-50,58
系统分析社会领域消防隐患源,研究消防监控、预警、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以及火灾隐患监控技术的应用,提出消防安全隐患监控体系中的火灾隐患源和隐患监控.笔者认为:分为过程消防安全监控和火灾隐患目标监控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以某机场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法,分析了该公司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架构、制度完整性、工作机制、职责分工、运作模式、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及薄弱环节,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公司火灾风险进行了整体评估,主要包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隐患检查整改机制、应急管理制度、宣传教育、消防培训及电器、燃气、消防器材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该公司火灾风险评估值为69.28,整体火灾风险属于第Ⅲ级,为中风险。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对该公司提出了两项可供参考的方案:方案一,在消防安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明确"统筹管理"和"归口管理"的职责;方案二,由质量安全部负责公司总体消防管理,属地部门负责各自管辖建筑物及设施的消防管理,消防支队和相关消防服务商为属地部门提供消防业务服务。在火灾危险源控制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园园  黄健 《安全》2022,(7):69-73
为提高传统村落消防安全防控水平,本文基于2起典型传统村落火灾事故,分析其火灾危险性和消防安全管理短板,探析由智能监测、智慧管理、智慧监管、智慧应急处置等4部分组成的古村落智慧消防的架构。结果显示:运用智慧消防技术构建的传统村落消防架构可实现传统村落消防安全从家庭、村落、运营管理单位到政府的全方位消防防控。  相似文献   

9.
<正>冬季是火灾高发期,中铁建设集团市政分公司将所有在施项目重新进行了梳理,重点布控,并划分出重点防控区段,确保打好2014年度冬季施工消防保卫战。该公司要求各项目部秉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普及火灾逃生常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为重点,部分项目部还聘请了外部单位的消防专家,对员工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解,比如火灾发生初期原理的说明,火灾扑救和逃生技能的讲解。此外,项目部广  相似文献   

10.
城市消防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火灾及其他各种社会灾害时有发生,消防部队在处置城市相关灾害、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发展起来的消防安全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对于加强城市安全至关重要,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火灾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消防站的布局问题,分析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消防车道、消防指挥员和消防兵素质、消防装备以及训练效益等方面对灭火救援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城市灭火救援能力评价体系,为提高消防部队更好的服务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可以预计,该评价体系对于城市消防管理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消防安全     
正为进一步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公安部消防局将2017年"119消防宣传日"主题确定为"关注消防,平安你我",并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推动消防工作真正落地,全面促进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以高层建筑火灾及电气火灾为例,近十年,全国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全国"119"消防宣传日的主题为"参与社区消防,建设平安家园",社区消防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火灾隐患的及时清除以及社区居民防火意识的提升除保障自身生命健康安全外,也为消防救援及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15年10月28日,浙江省宁波市一小区民宅突发大火,因防盗窗难破拆,私家车占道而影响救援,一对母子丧生火海,安全护卫"的防盗窗变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3.
正消防科技是推动消防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推进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消防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如"防灾应急箱""头盔式红外热像仪""远程热红外生命探测系统""3G图传系统""新能源应急发电车""新型玻璃剪切破碎器"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救援装备。目前,消防企业以自主创新产品为龙头,重点在火场救援、高空事故救援、交通事故救援等特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意识到消防培训、防火安全意识的重要价值,因此大部分企业都开始积极开展消防培训工作。消防培训能帮助员工掌握正确应急逃生技能,有效应对突发火灾事件,降低火灾发生概率,缩小火灾影响范围,为员工生命安全、企业资产提供保护。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企业消防培训与员工意识之间的关系,之后提出提高消防培训效果、强化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的有效方法,希望为广大企业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在消防安全上,谁都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和麻痹大意。作为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环节,消防安全宣传不能不引起各级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消防消防,重在防!"在扎实开展消防基础工作的基础上,漳州市南靖县消防大队数年如一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并在不断总结中提升经验水平,多平台多触角开展特色宣传工作,筑牢"防"的根基,切实提高全社会火灾防控  相似文献   

16.
因消防违法行为成本较低,大量单位无视法定消防安全责任,火灾防控措施弄虚作假,导致全国范围内火灾形势长期处于多发状态。结合我国国情,如何进一步推进火灾防控工作社会化,使单位能认真落实法定消防安全责任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将消防违法行为纳为消防失信行为,并实施多主体认定、部门联合惩戒的工作机制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消防工作,关乎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又迎来了119全国消防日,在这个全民关注消防的特别日子里,本刊跟踪报道了公安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119全国消防日系列大型消防安全宣传主会场活动,组织了一批企业、商场、酒店、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杜绝火灾隐患,突发火情紧急疏散人群,快速有效控制火势的措施及经验,以增强全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消防安全是我国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集知识性、科学性、社会性于一体且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改善。不过,近年来火灾高发、多发、频发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火患依然猛于虎,敦促我们不断地反思、梳理消防安全的相关问题。值2015年全国"119"消防宣传日之际,本刊特采访了北京市消防局原副局长李进,请其畅谈消防宣传日的新主题,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9.
7月10日,咸阳市举办了"我是小小消防员"消防主题夏令营活动。活动共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学习、部队军事化生活体验、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实地参观体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知识实地学习、海泉湾温泉游乐、消防器材装备展示体验、小型火灾扑救演示、火灾(地震)疏散逃生自救活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汉阳陵博物馆参观教育、"最美消防员"央视节目观赏和畅谈"我是小小消防员"夏令营活动体会9项内容。此次夏令营活动共分为三期,每期两天,共有90名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全国日益骤增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情况入手,通过分析高速公路隧道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以及已建成隧道工程遗留的大量"先天性"消防安全隐患,说明当前加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消防设计工作刻不容缓.作者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消防设计中需把握的几点问题,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