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实施中国名牌战略,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突出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的产品为重点。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于2006年11月7日发布公告,提出了《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重点培育指导目录》。“十一五”期间,各地方、有关行业和广大企业可以根据此“目录”制定切实可行的名牌产品培育规划,进行重点培育,进一步加快名牌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3.
4.
探索怎样开展好能源的国际合作,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有怎样的能源发展目标。我们的关注点和精力刁应该老放在担心别人有资源不卖给我们,到处找油气上面。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是否有更广阔的互间,最终取决于自己国内的能源市场做得怎样——做好了国内的事,才会拥有话语权,再寻求国际雀作就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该调动公共资源,先把节能减排和国内能源结构的优化真正做起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技术状况和对外合作重点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环保产业技术状况和对外合作重点领域TechnologicalStatusandExternalCooperationPrioritiesofEnvironmentalIndustryinChina蒋小玉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在社会主义初...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06,(2):11-13
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中国将在未来15年内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11个重点领域的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确定优先主题的原则:一是有利于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解决重大会益性科技问题,提高佘共服务能力。四是有利于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这些重点领域包括: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国防。
《规划纲要》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给予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我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是引导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流域水环境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环保产业发展。重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保装备及仪器设备,加大国产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环保装备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加强全球环境公约履约对策与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研究,开发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提升应对环境变化及履约能力。
《规划纲要》在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将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作为我国科学技术中重要方面需要实现的目标。提出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作为重大专项之一。
同时,《规划纲要》在其他方面的科研领域中也充分体现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想和要求。如在能源领域坚持节能降耗、降低环境污染的发展思路;在农业方面将保障农林生态安全,重点开发环保型肥料、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制造业领域将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违工艺。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交通运输业中,将促进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和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方面,将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裁能力的相互协调,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发展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居住区和室内环境改善技术,显著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等作为发展思路,把重点研究开发室内污染物监测与净化技术,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城市与城镇群污染防控技术,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等作为优先主题。
鉴于篇幅有限,本刊现将《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有关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方面的内容刊登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政策背景,介绍了"十二五"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技术领域及发展方向,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控制、重金属污染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周生贤部长说,环保部成立后的一段时间要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为“十二五”减排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要把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要加快实施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和水专项三大基础性、战略型工程,夯实环境保护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这些重大工作都需要环保科技作为支撑和保障,特别是关系到群众人身健康的水专项。今年全国环保科技工作会议要求环保科技工作以水专项为龙头,严格标准,加快创新,推广技术,加强监测,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应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邀请,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郝淳副秘书长和国际部苏凡主任于2011年3月30日至4月2日前往澳门出席2011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2011MIECF)。在参加2011MIECF期间,郝淳副秘书长作为重要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及绿色商机合作日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本文在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不足以及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重点,精准对接,以我为主、以外促内等合作原则,建议\"十四五\"时期加强战略规划和引领,提升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实现国内环境治理、全球环境治理以及全球治理良性互动,提升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在服务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水平。并为此提出五大重点举措:即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成为区域环境合作的平台高地;更具建设性加强我与周边国家双边及多边环境合作;坚决维护多边主义的立场,主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助力擦亮绿色底色,全力支撑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能力建设形成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