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灭鼠趣闻     
《灾害学》1987,(3)
目前,鼠害几乎遍布全球。数万只老鼠袭击街道、商店,数千个老人、小孩被老鼠咬伤,成群结队的老鼠窜入某国国务卿办公室,大批老鼠一夜间咬坏某国总理座机机仓等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确有其事。因此,鼠害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总统里根宣布:每年6月为美国全国  相似文献   

2.
老鼠是全球性公害,为了消灭老鼠,不少国家建立了灭鼠法规,如埃及政府明令规定:凡消灭一只老鼠,可得五埃镑奖金。但要得到这笔奖金也不容易,因为尼罗河硕鼠个大体肥,重达1-3公斤,要逮到它真不容易。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市政府的地方民法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凡青年男女申请结婚登记时,官员要男女双方各拿出25条老鼠尾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老鼠.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有生理反应,身上会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脸上会换上厌恶的表情。其实,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老鼠就会发现.它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人类钦佩和借鉴的。能听懂人类语言.善于总结经验某住宅小区的鼠患严重.搅得居民不得安生.不得不集资请来了一位民间有名的灭鼠行家。这位行家经过勘察,发现围墙的草地有许多老鼠洞.于是开始放药。有几个人好奇地在那儿看着.而且还不断地叽叽喳喳议论着。几个钟头过去了,一只死老鼠也不见。大家开始怀疑这个所谓的捕鼠行家只不过是个江湖骗子,便对他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4.
徐雯 《防灾博览》2007,(5):19-19
2007年7月上旬,洞庭湖周边约有20亿只东方田鼠正在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严重破坏当地农作物。紧靠洞庭湖的岳阳、益阳两市已采取紧急措施,加强鼠情监测,严防东方田鼠对农作物、人、畜造成更大危害。近年来,名不见经传的老鼠以集团军的形式为患于人,鼠灾频仍。2005年6月,洞庭湖区就暴发了10年来最大的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11,(3):15-17
制定背景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2/5,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同期我国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1/2。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震对社会发展和  相似文献   

6.
恒星爆炸烧毁地球臭氧层─—地球物种大规模灭绝又有新解释地球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原因,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大多数科学家相信是因为一颗巨大的流星撞上了地球,从而扰乱了地球的气候。但是,这一假说无法解释其它几次更为强烈的大规模物...  相似文献   

7.
郭耕 《防灾博览》2004,(1):41-42
就目前所知,20世纪里没有哪种灵长类动物走向灭绝。这似乎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记录,因为当今世界每天都有约100种物种在灭绝。可是,千万不要高兴太早,刚刚进入新世纪就有一种非洲疣猴灭绝了。可以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王国正日益面临生态环境全面退化的厄运。原因很简单,人的数量和人的欲望正在急剧增长,这使十余种人类的表亲,从  相似文献   

8.
<正>地震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2/5,约占同期我国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1/2。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震对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构成的威胁更加严重,如何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  相似文献   

9.
鼠疫     
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奥兰城,奥兰是一座平淡无奇的法属阿尔及利亚沿海城市。一天早晨,当贝纳尔·里厄医生从诊所走出来时,在楼梯间发现一只死老鼠,开始他并没把它当回事,但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06,(3)
美国一所大学里的一只5岁的老鼠死了,这相当于人类200岁的寿命。科学家还使软体昆虫的生命延长了一倍,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把果蝇的寿命延长到71天,它们通常只能活37天。全世界人的平均年龄至今还未超越70岁这个界线。为何科学家不能找到使青春永驻的秘方呢?俄罗斯科学家就此对几个青春永驻的神话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正近百年来,由于人类干扰栖息环境,植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上百倍。与动物的消失相比,植物的消失并不太引人注意。然而,其影响虽然不直观,但是不可估量。植物的灭绝既是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损失,也是地球上遗传资源多样性的损失。生物多样性也是保证人类幸福的本源。文明的继续发展,仍然需要我们保护、保存和依赖这种多样性。植物的灭绝,对所有生物物种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海岸外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堡礁,从布里斯班以北到巴布亚湾延伸2000多千米,向大洋中伸展达300千米,总共占据的海域面积约25.9万平方千米大堡礁由3000多个珊瑚礁体和小岛组成,有的仅几米宽,有的则有50平方千米。尽管珊瑚只占大堡礁生物的1/10,却是该堡礁最著名的生物。珊瑚是一种名叫珊瑚虫的海洋生物死亡后的骨骼,在大堡礁至少有350种不同的类型。它们形状各异,大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14,(5):88-88
据报道,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一种“远程遥控”的老鼠,使用电子植入技术赋予了瘫痪动物行走的能力。科学家声称,“这项研究或许能够帮助部分因脊椎损伤而瘫痪的人士进行康复治疗,使他们行走的更加自然。”进行试验的老鼠背部中间脊髓已经被切断,大脑信号传不到下部脊髓,但是却能通过神经外科植入物传送电流至脊髓神经,使它们能够在跑步机上行走。科学家可以通过改变电信号来控制老鼠的动作。实验中老鼠成功迈出一千步,并挑战了各种高度和长度的楼梯。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03,(5)
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谓生物入侵,就是一些生物翻山越岭,远涉重洋,来到了异国他乡。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我国对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工作高度重视,2002  相似文献   

15.
正在古老的北美洲,曾经生活着一群古人类——克洛维斯人,他们可以制作特别的工具来猎杀大型哺乳动物作为食物,比如猛犸象。所以,关于猛犸象的灭绝,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是古人类的过度捕杀造成的。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克洛维斯人几乎是与猛犸象同时灭绝  相似文献   

16.
有人嗜好饮酒和抽烟,以致成了醉汉和瘾鬼。说来也巧,动物中也有这种类似的醉汉和瘾鬼。猫喝了酒后,就变得冷漠无情,连那种威武的本性也荡然无存,见到老鼠竟一反常态地害怕起来。印度大象爱喝酒。适量的酒会使它们力气更大,搬运东西既快又多。过量的饮酒也会使它变醉,现出一副没精打采、精神困倦的样子。南非一个自然公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昆虫一直被誉为动物王国的"伟大幸存者",生命力顽强。近日,科学家发表研究指出,在过去25—30年内,全球昆虫总量每年减少约2.5%,其死亡速度是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8倍。目前,已有四成昆虫物种明显衰退,如不加以控制,昆虫将于100年后彻底灭绝,这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正面临"灾难性崩溃"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民防苑》2003,(1)
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保护区内的黔金丝猴分5个种群,目前约有750只左右。黔金丝猴又名白肩仰鼻猴、牛尾猴等,属国家一类极度濒危动物,比大熊猫还少近300只,也是中国特有的3种金丝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高峰 《民防苑》2009,(2):31-32
据了解,每年我国的包装废弃物约200多万吨,其中有近5%为石油塑料制品垃圾。石油塑料制品的成分主要是聚乙烯或聚苯乙烯,如果直接焚烧这些垃圾,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致癌的物质。假如填埋,它们历经百年也不会降解,更会污染海洋环境,导致耕地板结,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最近,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新型材料——植物塑料的问世,打破了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 1988年7月16日至24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召开了地震系统科技期刊编辑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五十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随着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地震科技期刊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工作在这一战线的广大编辑工作者,长期以来默默为地震科技人员作嫁、为繁荣我国地震科技事业进行再创造劳动。通过编辑工作者无私的奉献,全国约有90%的地震科技文献得以产生和传播。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劳动博得了科技工作者乃至社会的承认和尊敬。为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