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西农田鼠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国勤 《灾害学》2001,16(3):38-43
农田鼠害是江西农业生物灾害中的主要灾种之一,它具有发生面积之、造成损失重、灾情越来越严重的特点,本文在回顾了江西农田鼠发生概况的基础上,简述了农田害鼠的种类、分布、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鼠害成灾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农田鼠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鼠害猛于虎     
王蜀华 《灾害学》1994,9(2):83-83,94
鼠害猛于虎王蜀华(四川峨眉山盐化集团股份公司罗城盐矿,犍为614411)“鼠害猛于虎”,是“太阳生物学”专家基于太阳活动进入谷年反而促使鼠类生物机理趋向繁殖繁衍高峰,导致“鼠口大爆炸”的特殊理论,提出的严肃警告。他们认为:太阳活动22周峰期,到199...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3,(2)
大家知道,国际上有个标准,人的生命等于成熟期的5至7倍。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而且不听保健。这个问题在国内非常严重,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保健局一再强调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保健。现在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很少数是老死的。应该绝大多数是老死而少数是病死。这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3,(3)
除了战争和灾祸,大多数人都可活到100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个中之因,听了齐国力教授的一席谈兴许能帮你解开这个谜。——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防治春困     
《民防苑》2006,(2)
“春眠不觉晓”。每到春暖花开,阳光普照,气候宜人的日子,不少人都有一种懒洋洋,睡不醒的感觉。尽管晚上早早入睡,可是早上醒来仍然感到一种昏昏欲睡的困乏,这就是民俗所称的春困。民间向来有“春困、秋乏、夏打盹”的说法,其中“春困”两字正是描述春天人很容易感到困乏的现象的。即使不缺睡眠,白天尤其是午饭后往往无精打采,这是春困而不是病。这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的生理现象。在自然界,随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气候变化,生物便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它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芳玲  赵淑英 《灾害学》1995,10(4):24-27
本文介绍了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一些基本知识,并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在计算机集中使用的公共场合病毒防治办法,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浅议防治城市高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迪 《防灾博览》2013,(4):66-71
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作为高温的标准,高温热浪通常指持续多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夏季城市高温除特定的气象条件,城市热岛效应是引发高温的主要元凶。近日我国南方城市高温显著,有的城市已超过40℃,缓解热岛效应是防治城市高温当务之急。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城市城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城市郊区气温的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等温线图上,城市郊区广阔地区的气温变化很小,如同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明显高温,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热岛效应。北京最大城乡温差为9℃,柏林最高城乡差为13.3℃。热岛效应不但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还成为人们生活质  相似文献   

9.
米壮 《防灾博览》2009,(4):87-87
八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暑湿季节,天气闷热,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学习是十分惬意的事情,但如果空调房室内外温差较大,长期在空调环境下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会出现咳嗽、头痛、咽喉痛、鼻塞、头昏、打喷嚔、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淮河水污染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云侠 《灾害学》2006,21(1):52-54
淮河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其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商品粮棉、能源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本文针对淮河流域水污染初步实现阶段性治理目标后,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现象,从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及工业、城市生活、农业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淮河流域污染及反弹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区内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及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治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总结,归纳出自治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同时依据地质灾害专项调查成果,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比拟法,对全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灾害易发区划分,并针对内蒙古地质灾害状况与分布,提出了防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最后,依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划分出重点防治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防灾博览》2013,(6):36-37
防治大气污染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3.
在炎炎盛夏,一些人常因暑湿之气的影响,体内某些分泌腺活动失调致使不同程度地出现精神蒌蘼、倦急嗜睡、口感无味、食欲不振、胸闷呼吸不畅、四肢无力、身体大幅度消瘦等现象,似乎是生了病,但到医院检查又一切正常,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苦夏”,医学上又称为“疰夏”,  相似文献   

14.
张茂树 《灾害学》1994,9(2):62-63
本文列举的瘟灾其区域之广、损失之惨都是怵目惊心的。加强对瘟疫灾害的研究与防治不仅是世界医学界的光荣使命,也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世界工程。  相似文献   

15.
胡连英 《灾害学》1991,6(2):60-64
本文论述了本世纪以来,地质灾害防治现状:1.无预报、无预防;2.有预报而无预防;3.有预报、有预防方案而没有实施;4.有预报、有预防方案并组织实施。最后,提出减轻地质灾害8条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藏荒漠化及其防治战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西藏自治区荒漠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近10年来在探索荒漠化面积、类型、分布、危害、动态监测和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0474114hm^2,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1365180hm^2。从影响荒漠化进程的多种因素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荒漠化仍处于发展阶段。为了有效地促进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西藏自治区政府于1997年制定了详细的防治荒漠化计划,制定了“保护优先、积极治理、适度开发”的防治战略。按该计划,在2020年前共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5243870hm^2。考虑到西藏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防治荒漠化在布局上将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为重点,兼顾其他地区。达到上述目标,将能初步实现西藏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泥石流防治工程信息系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泥石流防治工程的特点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探讨构建了泥石流防治工程信息系统的框架,定义了信息系统基本数据库的属性及其特征,实现了部分模块.构建泥石流防治工程信息系统主要是要使泥石流防治设计做到科学、高效、可行、可靠,且经济节约.同时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面临大量的泥石流防治设计任务,目前专业设计人员缺乏,工作量大,该系统可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评价的工作平台,促进泥石流防治工作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洪灾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据联合国资料统计: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占全部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32%,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分别占全部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的31%和55%。,全球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造成的灾害损失之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借鉴国外防治经验,探索适合国情的防洪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王洲平 《灾害学》2001,16(4):63-66
概述了浙江省地质灾害的发生背景及灾害现状;从行政管理与技术治理两方面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农业灾害具有种类多样性、破坏严重性和发生必然性、地域随意性等特点 ;指出水利工程、林木工程、病虫害防治工程、农田治污工程 ,以及建立农业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系统工程是我国农业灾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提出农业灾害防治总的原则是 :在分析各种农业灾害发生原因的前提下进行重点预防 ,在弄清其破坏机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本文客观分析了我国农业灾害防治的现状 ,提出了监测预报手段亟需改进、规划并建设好农业灾害防治工程、以系统工程的观念建立和健全农业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加强农业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建设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