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前景的金矿类型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较重要的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最后,以黄金洞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论蓬家夼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与聂爱国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家夼金矿是山东乳山地区新发现的金矿类型 ,受荆山群中的构造角砾岩系控制 ,沿胶莱盆地边缘莱阳组砾岩与荆山群副变质岩的构造接触带分布。矿体严格受滑脱构造控制 ,与荆山群变质杂岩中的大理岩、含石墨岩系关系密切。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矿质主要来自围岩荆山群地层。认为蓬家夼金矿是在白垩系火山活动期间 ,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混合水循环系统 ,萃取围岩 (主要是荆山群 )中的成矿物质 ,沿滑脱断层沉淀形成的 ,而不是前人所确定的沉积 -改造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在太古代岩石中,硫酸盐矿物、赤铁矿和同位素已分馏的硫化物相对很少见。然而,几个太古代金矿床却含有作为氧化热液流体指示剂的这些特征矿物的一种或多种。这些太古代金矿床包括赫姆洛、麦金太尔-霍灵格、马卡萨、莱克肖尔和罗斯等金矿床,它们都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澳大利亚卡尔古利。较小的金矿床例子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希斯洛普区和马塔奇文地区。除了赫姆洛金矿床之外,其余这些金矿床都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与长英质深成作用有关的石英-碳酸盐脉型矿床。因为变质流体和太古代地表水基本上是还原的,所以流体的最可能的总来源是长英质岩浆。 母岩浆都是相对氧化的、含水的和富CO_2的。这种氧化特征可能有利于Au加入到部分熔融的熔体中去,从而有利于把Au分配到岩浆水流体中。CO_2含量高有助于水流体与来自深度比其他地方还深的岩浆分离开来。流体包体数据支持主要的太古代脉型Au矿床是在深度比大多数现代岩浆-热液矿化(如斑岩铜矿床)大的壳层形成的。在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富CO_2流体不能分离成两个相:盐水流体相和低盐度H_2O—CO_2流体相。这可使Cl配合的贱金属与包括Au、Sb和As在内的其他金属分离开。在大多数金矿床周围发生的广泛的碳酸盐化具有在原生岩浆CO_2能及的范围内一致的δ~(13)C值。  相似文献   

4.
下扬子盆地面积约十余万平方公里,石炭系分布广泛,出露完整。早石炭世有四个沉积相区和两个剥蚀区,根据各相区的沉积特征及生物群的不同,本文恢复了它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概貌。晚石炭世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主要亚相类型有边缘潮坪相、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相,浅滩相等,表明它是一种缓坡型的碳酸盐台地,盆地南部钱塘地区是下沉较深的碳酸盐台地。  相似文献   

5.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科罗拉多地台和我国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 -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 -中生代冒地槽。具有分布局限、成矿集中的特点 ,形成许多超大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域发育一套大面积分布的巨厚的古 -中生代冒地槽建造 ,同成矿期的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强烈 ,有利于形成各种地热体系和流体活动。金矿床往往形成成矿带 ,单个金矿床的规模大小不一 ,矿化受构造、围岩和深部流体控制 ,围岩一般具有还原性质。围岩蚀变为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金与砷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紧密相关 ,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其他矿物为雄黄、雌黄、重晶石、辉锑矿、石英、方解石、含铊矿物以及表生矿物明矾石和黄钾铁矾等。成矿流体中水为大气降水 ,碳、硫主要来源于矿床围岩和以下岩石 ,少量可能来源于深部。矿床形成于浅 -中等深度。提出了大气降水热液、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卤水成矿等卡林型金矿床形成模式 ,大气降水成因模式能较好解释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矿床宏观特征、矿体产出状态、围岩蚀变、矿石组构及矿物组合特征等,均清楚表明沂南金矿床是一个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本文通过对矿床铅、硫、碳、氧、氢等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异常铅特征,在连续增长模式下,放射性铅同位素源区年龄为2390Ma,与区域花岗-绿岩带固结时间相当。μ值介于9.56~12.17之间,显示金属成矿元素主要源自地壳,少量来自地幔。Th/U值集中在3.30~3.62之间,接近于上地壳Th/U值,表明晚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花岗-绿岩带(泰山群)是沂南金矿床的主要矿源层。硫、碳同位素特征表明矿石中的硫和碳主要源自深源岩浆。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在成矿晚期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混入。  相似文献   

7.
金山金矿床的微量元素、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1)成矿过程明显复杂于成岩过程 ,成矿作用中与Au关系最为密切的微量元素是Ag、As、Sb ,矿石中若干微量元素丰度低于区域含矿建造丰度 ,与产于动力变质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带系列金矿床相似 ;(2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浅变质的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含金建造 ,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为该矿床的后期加富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金山金矿床的层控特征与江南金成矿带中其它金矿极为相似 ;(3)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 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热流体、再循环大气水和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许多研究者通过对变质黑色片岩层中金矿床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金矿床是由原始沉积岩变质而成的。这一点已为下述事实所证实:这些黑色片岩中的金矿床主要产于变质程度达绿片岩相(据А.А.Маракушев资料,从泥质片岩相到云母片岩相)的变泥岩  相似文献   

9.
凭祥地区金矿床受断层构造与酸性火山岩的双重控制。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成矿期 :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热液成矿期金由热液迁移至围岩 ,被黄铁矿与毒砂吸附。表生氧化期黄铁矿与毒砂氧化形成氧化铁矿物 ,金被吸附到氧化铁矿物之上得到富集。对矿化岩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金矿以Au As Sb Hg组合为特征 ,As是金的找矿指示元素。根据金矿床的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矿床地质条件推测 ,本区金矿床属低温热液矿床 ,形成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0.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上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李老庄铁矿—菱镁矿铁矿床是晚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蓬家夼金矿容矿地层为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含碳碎屑岩系 ,与世界上已知的产于含炭岩系金矿床对比 ,以容矿地层时代新、陆相沉积及未经变质区别于已知的金矿床而认为是一种新类型金矿。笔者依据蓬家夼金矿控矿条件 ,成功预测并找到新的盲金矿床 (宋家沟 -发云夼金矿 )。本文论证蓬家夼金矿基础地质 ,指出杨金中等《论蓬家夼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与聂爱国等商榷》一文基础地质中的错误 :将莱阳群一段含碳碎屑岩错认为荆山群变质杂岩 ,将沉积碎屑岩误认为滑脱构造岩 ,从而导致对该矿床成因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2.
The continental Buntsandstein red beds represent the parastratigraphically subdivided germanotype facies of the Lower Triassic in Middle Europe. Fluvial deposits are widespread in proximal and medial parts of the sedimentation area. Additionally, aeolian dune sands, alluvial-fan deposits, mud-flow sediments, palaeosols, lacustrine, deltaic, tidal, lagoonal, brackish, marine and evaporitic deposits are present. Numerous isolated occurrences and several concentrations of faunal and floral elements in the generally poorly fossiliferous sequence reflect a diversified and partially rich biosphere of the Buntsandstein. Evolution and zoning testify the control of tectonics on depositional history. The depositional history leads from the end of the saline Zechstein period via predominantly silty-clayey and oolitic shallow-water sediments to a mainly fluvial seri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rcalation of aeolian dune sands in its upper part, before by another fluvial sequence in the marginal areas and precipitation of thick halite layers in the basin centre the marine terminal stage is reached which passes into the carbonate Muschelkalk succession.  相似文献   

13.
CO2 是塔北、塔中天然气中常见的非烃组分。各油气区内的天然气中CO2 的δ13C值尽管有差别 ,但其表征的成因意义基本一致。塔中天然气中的CO2 可能存在两种来源 ,一种来源于烃源岩岩石和矿物及胶结物分解 ;第二种来自二叠纪火山活动过程中的脱气。轮台凸起构造单元上油气藏 (除雅克拉外 )中CO2来自库车坳陷T -J陆相烃源岩中有机质转化。东河塘天然气中CO2 来自寒武 -奥陶海相碳酸盐岩岩石分解及泥岩中碳酸盐矿物分解  相似文献   

14.
根据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三种矿床地球化学类型 :Au -As-(Sb)型、Au -Hg -(Tl或U)型和Au -Sb -黄铁矿型金矿床。Au -As-(Sb)型金矿床可以成为超大型金矿床。Au -As-(Sb)型金矿床的含矿建造富含有机质、沉积成因的黄铁矿和Au、As、Sb、Fe、S等。它们属于还原环境形成的黑色沉积岩系。其构造背景是被动大陆边缘的裂谷带和裂陷沉降盆地。Au -As-(Sb)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干酪根是Ⅱ型干酪根 ,其原始有机母质是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海相菌藻类生物演化成的腐泥型有机质。大型或超大型金矿的干酪根的元素组成显示 ,含矿流体的脱碳作用和内生氧化作用在成矿过程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红色粘土型金矿是 90年代初发现并开始研究的 ,基本上产于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和气候、地貌条件 ,该类型金矿与国外的红土型金矿存在明显的差异 :红色粘土型金矿剖面发育差 ,红土化程度低 ;对源岩依存度高 ;铁铝含量低、硅含量高 ;矿石处在富粘土矿物阶段 ,少见三水铝石 ,一般为伊利石和高岭石共存。金在红色粘土中以微细粒分散形式存在 ,且在红色粘土剖面中由于表生淋滤作用而发生活化、迁移和再沉淀。  相似文献   

16.
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矿源岩系(序)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古贤 《地球与环境》2001,29(3):140-143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详细分析胶东岩体形成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同位素、稀土特征以及它们与金矿的关系 ,逐步形成了对金矿床矿源岩系 (序 )列的初步认识 ,将胶东成矿矿源岩系划分为初始矿源岩、中间矿源岩系和直接矿源岩组合 ,并指出其主要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湘西南是湖南重要的产金区,该区金矿以脉型金矿为主。按其成矿元素组合,该区脉型金矿可划分为单金石英脉型和金-锑石英脉型;按其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可划分为顺层式和切层式脉型金矿两种。该区脉型金矿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矿物组合简单,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产出。该区脉型金矿形成主要与脆、韧性剪切作用有关,雪峰山一带加里东期的剪切作用,使该区的浅变质岩发生变形,并促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迁移,最终富集形成金矿床,因此,该区金矿的成因类型为与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吉林克拉通广泛出露的粗粒黑云长英片麻岩是以英云闪长岩为主的TTG深成侵入体 ,原始岩浆来自幔源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 ,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形成多种岩石类型 (Gnbd、GnblⅠ、GnblⅡ ) ,后经变质构成统一古陆。古陆隆升 ,边缘滑脱和裂解并接受元古宙地层沉积。层间滑动和韧性剪切达上地幔 ,使部分太古宙黑云长英片麻岩被卷进地层 ,幔源物质加入成矿。这使人们打破原层控金矿的认识 ,将整个古陆边缘金矿床统归于构造 -成矿系统 ,依构造动力学特征的不同划分为三类 :离散型陆缘构造 -成矿系统 ,以中型金矿和Fe、Al、P、B为主 ;会聚型陆缘构造 -成矿系统 ,以金矿化和Ni、Cr为主 ;走滑型陆缘构造 -成矿系统 ,以大型金矿和Cu、Pb、Zn为主 ,该系统有助于全面认识构造特征和矿床分布规律 ,为区域成矿预测和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赋存于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组含碳碎屑岩系中的蓬家夼式金矿床与金矿化 ,无论其形成地质时代还是岩石特征或沉积环境 ,均与国内外已知的金矿不同 ,为一种新类型金矿床。本文阐述了蓬家夼式新类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并论述了其成因 ,认为其为一种沉积 -改造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下扬子区中上元古界,可以分为四个构造层次.中元古界早期构造层,为一套巨厚的地槽型火山碎屑岩及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形成于1900-1400Ma;中元古界晚期构造层,为滨海——浅海——半深海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形成于1400-1000Ma;晚元古界早期构造层,为山前凹地或山间盆地磨拉石堆积,形成于1000-800Ma;晚元古界晚期(震旦系)构造层,则为砂泥质、硅质、碳酸盐岩夹冰碛砾岩建造,形成于800-600Ma.这些构造层之间不同形式的接触关系都代表着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九岭群和修水间的修水运动,形成扬子准地台的雏型;上溪群和历口群邓家组间的祁门运动是形成扬子准地台的主褶皱幕;历口群铺岭组和震且系间的休宁运动,只使地壳抬升.这些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也是推动地质历史演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