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印发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
一、环境行政处罚的概念所谓环境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行政法律规范而应负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一种惩罚措施,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环境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的一种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有环境行政处罚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三款所提到的各个行政主管部门,法定的其他组织是指法规、行政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非行政机关,可以作为环境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3.
某油田为提高产能建设,决定新建3座计转(掺稀)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范围及内容 本次评价以该项目可研报告中设计的建设内容为准,主要针对新建3座计转(掺稀)站投产后运行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选址、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1].  相似文献   

4.
对某铝合金加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依据。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该项目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粉尘防护基本合格,但在职业健康监护具体落实执行等方面和噪声控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方面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 (以下简称放射工作单位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卫生许可制度。第二章卫生许可第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放射工作的卫生许可 ,并根据本办法制定卫生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办法。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 0 0 2年 5月 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2 0 0 1年 10月 2 7日目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前期预防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章 监督检查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作通讯》2008,(12):I0033-I0033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第二条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排污费。《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令第370号)第四条规定,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 ,依法进行工伤认定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按照本办法执行。第三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 ,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 ,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根据属地原则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 )       第四 留下四处空间一部好的法律 ,通常把根本性的或者特别重要的用法律进行调整和规范 ,具体事项、实施细则往往留给行政法、部门规定去调整和规范。新大气法留下的四处空间是 :一是排污总量收费办法 ,见第十四条第二款。二是大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条件 ,第十五条第一款。三是关于违反限期治理行政处罚办法 ,见第四十八条。四是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监督管理条例。目前四部行政法规正在按立法程序紧张有序地运作之中。       第五 把握五个环节为加强机动车船排放污染的控制 ,新大气法新增第四章 ,防治…  相似文献   

10.
法条适用的一般规则 <立法法>(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行政处罚办法>(2010年3月1日起施行)第九条规定,当事人的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两个以上环境法律、法规或规章条款时,应适用效力等级较高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效力等级相同的,可以适用处罚较重的条款.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35~39条,都是关于行政处罚的重要立法条款。然而,其中,唯有第35条,就执罚主体、处罚形式及受罚行为,作了概括性规定,具有更为普遍的适用对象,适用频率也最高。在实施中,其若干立法“模糊”之处,尤须重点探讨和准确把握。“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事业单位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引起环境污染危害后果,就要依法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环境污染危害违法行为是产生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依据,环境保护法律责任是环境污染危害违法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在处理民事侵权行为案件、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时,一般要具备四个要件、(一)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行为已造成一定损害后果;(二)损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三)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要有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四)实施损害行为人要有过错。应当肯定,在处理环境污染损害案件、追究环境污染损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原则上也要适用上述民事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授权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 ,是指在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 ,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前款所列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第三条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 ,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放射事故的管理 ,及时有效处理放射事故 ,减轻事故造成的后果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转让、运输、储存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过程中发生的放射事故的处理。第三条 对放射事故处理实行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和报告、立案制度。第四条 卫生部和公安部按照《条例》规定的职责范围 ,负责监督、管理和指导全国放射事故的调查 处理工作。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调查某石油化工企业橡胶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体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工程分析法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化学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部分噪声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在确保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超标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已经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朱基二00二年五月十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劳动保护 ,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 ,有毒物品分为一般有毒物品和高…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严肃追究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 ,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特大火灾事故 ;(二 )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三 )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四 )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特大安全事故 ;(五 )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安全事故 ;(六 )锅炉、压力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对某新建醋酸装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HACCP原理应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通过对某醋酸装置的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其危害程度。运用HACCP原理,找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控制技术,并验证其效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醋酸充装站、醋酸泵、醋酸精馏塔采样口醋酸浓度超标,醋酸外操岗位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85dB(A)。结论 HACCP可以运用到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中,为预防、控制和监督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6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部长高强二○○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第三条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职业病防治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职业病高发的现状,从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相关部门监督及职业卫生人才短缺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下一步职业卫生管理努力的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