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洪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组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C-ECD测定了洪湖表层(0~2cm)、次表层(2~10cm)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对其分布、组成及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HCHs在表层、次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别为2.05~19.0ng/g和0.66~11.3ng/g,DDTs在表层、次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别为2.39~25.8ng/g和1.22~27.5ng/g.次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含量低于表层沉积物,可能是因为有部分已发生迁移或转化.HCHs和DDTs呈现出在河流入湖口处含量较高,近长江处含量降低的趋势,其污染来源主要是河流输入及洪湖市的工农业排污.组分特征表明沉积物中的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的使用,而DDTs则主要来源于环境早期残留.  相似文献   

2.
淮河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GC-ECD对淮河江苏段表层沉积物中16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w(OCPs)为8.88~16.22 ng/g;组分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六六六类(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农药的来源可能与早期土壤的残留或大气远距离输送有关,滴滴涕类(DDTs)污染除了来自早期土壤残留外,近期可能有新的含DDTs农药成分的物质输入;相关性分析揭示总有机碳(TOC)是影响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的重要原因;与国内不同地区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相比,淮河江苏段有机氯农药污染水平中等;与淡水水域沉积物质量标准对照发现,其对水生底栖生物危害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长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5年3—4月在长江下游安庆段—南通段共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28个,使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包括六氯苯(HCB)、氯丹、滴滴涕(DDTs)、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等14种目标化合物. 结果表明:长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的HCB和DDTs的检出率都为100%,DDTs是样品中OCPs的主要组分,其残留以降解代谢产物DDD和DDE为主. w(HCB)平均值为3.240 μg/kg (0.048~30.300 μg/kg),w(DDTs)平均值为8.100 μg/kg(0.336~32.830 μg/kg). 在长江下游不同采样点的OCPs含量差异很大,部分支流入江口和城市排污口附近样品中的w(DDTs)或w(HCB)出现高值. 沉积物中DDTs的来源主要与农用土壤风化流失和上游沉积物迁移、输送有关. 与沉积物风险评估值对比,长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的DDTs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
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用双柱GC/ECD对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的2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 沉积物中总有机氯农药含量范围为2.65~19.54ng/g ,含量较高的组分有DDTs、BHCs、甲氧氯和狄氏剂等,DDTs含量高于BHCs ,含量范围分别为0.68~4.43ng/g和0.14~0.77ng/g 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呈升高趋势,说明工业污染及苏州河对黄浦江中下游水环境中的有机氯农药具有较大的输入贡献.有机氯农药组分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当前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于早期残留或是施用农药长期风化后的土壤.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有机碳是影响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的重要因素.与其它地区相比较,黄浦江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低.与沉积物风险评估值相比较,黄浦江中下游沉积物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
洪湖国际重要湿地沉积物磷不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洪湖入湖口沉积物TP含量范围为781.31~1 955.84 mg·kg-1,平均值为(1 287.21±437.28)mg·kg-1;湖区沉积物 TP 含量范围为438.33~1 554.04 mg·kg-1,平均值(718.10±238.15)mg·kg-1.入湖口沉积...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索氏提取技术,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方法测定了佳木斯市松花江沿岸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情况,并探讨该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来源,运用健康评价模型对DDTs和HCHs对人体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17种OCPs的回收率为69.6%~112.4%,GC-ECD的仪器检出限为0.006~0.021 0 ng/g,方法检出限为2.05~12.83 pg/g,相对标准偏差为3.21%~11.37%,能够满足OCPs痕量分析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17种OCP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浓度较高的组分为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和七氯,∑OCPs浓度为167.27~667.54 ng/g。研究区DDTs、HCHs的来源解析表明,DDTs、HCHs主要来自于早期农药的残留及林丹的使用。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中HCHs、DDTs所致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区土壤中HCHs、DDTs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巢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与风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GC-MS分析了巢湖14个样点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水平,研究了其分布与组成特征、与TOC的关系以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巢湖表层沉积物中OCPs总含量范围为0.58~32.91ng.g-1(干重),其中六六六类(HCHs)农药含量在0.23~1.81ng.g-1之间,滴滴涕类农药(DDTs)含量在0.34~31.01ng.g-1之间.表层沉积物中HCHs和DDTs平均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西部湖心>东部水源区>东部湖区(不包括水源区)>河流,狄氏剂和异狄氏剂则主要为巢湖东部湖区和水源区的局部污染.HCHs和DDTs的组成成分分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OCPs含量与TOC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OCPs在沉积物中的含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共识沉积物质量基准(CB-SQG)相比较,巢湖局部地区表层沉积物存在较大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中部地区洪湖湿地6种水鸟肝脏中2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测量.发现DDTs是最主要的OCPs,约占总OCPs的38.3%~93.0%,其平均含量范围为2.74~121.72ng/g 湿重.HCHs和DDTs的富集形态说明洪湖湿地这些有机氯农药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不同水鸟肝脏中∑OCPs含量差异显著(P<0.01),表现为白鹭和池鹭体内OCPs含量(37.91~137.22ng/g 湿重)要远高于其他水鸟(5.00~21.49ng/g 湿重),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与其饮食习性有关.大多数水鸟HCHs性别间基本无差异;但白鹭、池鹭雄性水鸟中总OCPs平均含量(白鹭: 136.90ng/g 湿重; 池鹭: 52.41ng/g 湿重)高于雌性水鸟(白鹭: 126.60ng/g 湿重; 池鹭: 49.78ng/g 湿重).与已有研究相比,洪湖湿地水鸟体内OCP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鸟肝脏中OCPs含量不会对该地区水鸟种群产生不利效应.  相似文献   

9.
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66,自引:10,他引:66  
袁旭音  王禹  陈骏  孙成  许乃政 《环境科学》2003,24(1):121-125
分析了太湖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发现DDT及其代谢产物、HCH的异构体、艾氏剂、狄氏剂、六氯苯、七氯等在几乎所有的样品中均被检出.其中β-HCH、p,p'-DDE和六氯苯的残留水平最高,平均值分别达到6.572ng/g、1.432ng/g和2.158ng/g(干重),沉积物的HCHs含量明显高于DDTs.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来源为地表径流入湖、大气沉降和工业污水排放.数据表明太湖沉积物的HCHs、DDTs比报道的中国江河沉积物高,但低于海湾沉积物.根据海洋风险评估值进行对比,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柘林湾11个位点表层沉积物中20种有机氯农药含量分布及污染状况,采用风险商RQ和NOAA的SQG沉积物质量标准评价了沉积物中OCPs的生态风险和各位点的综合生态风险,初步分析了沉积物中HCHs、DDTs的来源以及沉积物中OCPs与沉积物性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柘林湾沉积物中DDTs的含量较高,尤其是p,p'-DDD,沉积物中DDTs含量超出中国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物中ΣOCPs的浓度在14.14~306.88 ng·g-1之间,平均值为78.37 ng·g~(-1),其中S8位点的ΣOCPs含量最高.p,p'-DDD、p,p'-DDT在多数研究位点具有必然的不利生物效应和高度生态风险,S8、S10位点处于强影响生态风险状态.柘林湾沉积物中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类农药的使用;S1、S2、S10、S11位点均有近期的DDTs输入,其它位点DDTs主要来自早期残留或施用农药长期风化后的沉积物.沉积物中HCHs、硫丹、氯丹、狄氏剂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它们与沉积物TOC间存在负相关,TOC的存在促进了生物降解;p,p'-DDD与Ca的明显正相关揭示了早期施用DDT随生物碳酸盐沉积;沉积物中颗粒物逐渐增大不利于OCPs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和富集.  相似文献   

11.
泉州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参照美国EPA 8000系列方法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将泉州湾表层沉积物分为上(0~2 cm)、下(2~10 cm)2层,分析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特征.结果表明,OCPs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内湾、秀涂-石湖一线和外湾,吸附性强的硫丹硫酸盐、七氯环氧化合物倾向于在上层富集.残留有机氯农药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厌氧环境下,上层降解程度大于下层.西南偏南向潮流造成来自江河的污染物长期滞留,降低了内湾自净化能力.对照Ingersoll风险评估标准,认为泉州湾上、下层沉积物中有机残留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性,会对该海域深水养殖和底栖食泥生物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释放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洪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试验,对悬浮状态下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释放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释放具有初始阶段释放速度快而后释放速度减慢的规律. 并且,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释放强度主要受化合物的水溶性控制. 水溶性相对较高的物质(如α-HCH)在水中的释放浓度较高,释放时间也更长. 另外,温度对有机氯农药的释放也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释放明显加强. 最后,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释放的一级动力学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 释放动力学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从滇池不同区域采集到11个表层沉积物,测定2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同时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分布特征、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污染残留总体含量为DDTsHCHsPCBs,含量分别是0.26~75.20ng/g,0.63~26.0ng/g和0.64~17.7ng/g;污染物分布受人工大坝阻隔作用明显,大坝上游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比下游高一到二个数量级。PCBs组成以三氯和五氯为主,这与我国历史上多氯联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状况相吻合。(p,p'-DDE+p,p'-DDD)/DDTs0.84和β-HCH/HCHs0.45,比值结果显示出OCPs组成以降解和残留产物为主,表明周边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是滇池沉积物中农药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值采用加拿大环保局提出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结果表明,滇池上游(草海)沉积物总体潜在风险较高,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林田  秦延文  张雷  郑丙辉  李圆圆  郭志刚 《环境科学》2011,32(11):3294-3299
利用GC-MS测定24个大伙房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含量,主要揭示水库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结果表明,HCHs的含量为0.70~3.48 ng.g-1,均值为(1.58±0.71)ng.g-1;DDTs的含量为0.85~4.94ng.g-1,均值为(1.94±0.82)ng.g-1;PCBs的含量为1.46~3.52 ng.g-1,均值为(2.42±0.64)ng.g-1.γ-HCH、β-HCH、DDE、DDT和PCB28百分含量较高.高百分含量γ-HCH和DDT表明目前仍在使用的林丹和工业滴滴涕产品;β-HCH、DDE和PCB28可能来自土壤中农药和多氯联苯残留.水库上游污染物含量明显高于水库下游,同时污染物高值点主要集中在浑河河口,表明水库上游浑河河流搬运是水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主要输入来源,并影响污染物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DDTs和γ-HCH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沉积物中PCBs残留尚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小海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ECD法测定了小海地区上下层沉积物中17种有机氯农药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海湾上层OCPs含量明显高于下层,且大致呈现由内湾至人海口先增后减的分布特征,入海口处含量的突增可能与泻湖的特殊地理构造有关;DDTs类有机氯农药在内湾的降解程度明显强于人海口地区,α-HCH/γ-HCH比值均处于0~4之间,认为沉积物中HCHs来源于林丹和工业HCH;DDTs含量水平低于厦门湾海域、澳门河口等经济发达地区,高于泉州湾、莱州湾等半敞口型海湾;HCHs含量远低于厦门湾、泉州湾及莱州湾.  相似文献   

16.
南四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红莉  李国刚  杨帆  高虹  宫正宇  朱晨  连军 《环境科学》2007,28(7):1590-1594
通过对采集于南四湖湖区的沉积物柱状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的GC-ECD定量分析测定,并结合210Pb同位素定年分析,重建了南四湖湖区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史.结果表明,样品中OCPs、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64~17.9、0.66~12.5、0.24~2.99和7.84~42.8 ng·g-1.柱状沉积物的沉积速率为0.330 cm·a-1,平均沉积通量为0.237 g·(cm2·a)-1,所采集的样品沉积时间为1899~2000年.OCPs和PCBs分别在1960和1970年左右出现浓度峰值,随后含量逐渐下降.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HCHs来源于新的工业HCH和林丹2种工业品,HCH和DDT污染主要源于历史上的使用;PCBs主要来自于造纸漂白过程和焚烧炉排放.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β-HCH、γ-HCH和艾氏剂3种污染物在14~16 cm附近、对应沉积时间为1960年左右测试数据略高于风险水平低值,其余污染物的所有数据均低于风险水平低值.整体而言,南四湖柱状沉积物中的OCPs和PCBs含量属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福州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ECD方法检测福州市农田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探讨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CHs和DDTs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CHs和DDTs异构体及其衍生物检出率高于96%,其中HCHs残留量为1.26~26.64ng/g,均值为(4.81±4.87)ng/g,整体残留水平较低,DDTs的含量范围为0.52~158.29ng/g,均值为(16.44±26.24)ng/g,部分点位残留量较高;研究区不同区域表层土壤中HCHs、DDTs异构体及其衍生物平均含量均表现为郊区市区,且市区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而郊区普遍存在三氯杀螨醇的输入,但都存在林丹的使用;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CHs生态环境风险较低,部分点位DDTs生态风险较高,应引起重视。该研究可为该地区土壤管理与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窦磊  杨国义 《环境科学》2015,36(8):2954-2963
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采集了7种典型农用地的605个表层样品,采用GC-ECD定量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区域分布、可能来源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OCPs检出率达97.85%,残留浓度最高值为649.33μg·kg-1,平均值为20.67μg·kg-1,主要检出物是DDTs、HCHs、硫丹硫酸盐和甲氧滴滴涕.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研究区土壤HCHs和DDTs残留属于中下水平.OCPs分布区域特征非常明显,高含量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活动强度大的珠三角中心城市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OCPs残留量差异较大,耕地残留量较高,且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最高,其次是园地,林地残留量最低.来源分析表明,土壤中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使用,DDTs主要来源于早期施用农药的残留,局部地区三氯杀螨醇已经成为土壤DDTs污染的主要来源.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区HCHs残留量一级、二级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7.5%和100%,DDTs一级、二级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5.5%和97.7%.土壤HCHs残留属于低风险,DDTs类有机氯农药对研究区生物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但危害性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19.
从湛江湾的遂溪河入海口至其与南海相交的湾口采集了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了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HCHs、DDTs),旨在探讨其分布与风险特征.结果表明,湛江湾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为nd~189.52 ng·g-1,平均值为32.17 ng·g-1,其中六六六(HCHs)与滴滴涕(DDTs)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81 ng·g-1和26.90 ng·g-1.总体分布特征表现为湾区的河流入海口和主航道区具有较高的OCPs,近岸区含量高于离岸区域.对其来源进行分析发现,HCHs的输入以农业为主,工业输入影响不明显,DDTs在港口航道区域呈现高值"热点"区,可能存在防污漆的输入.另外风险评估值显示湛江海湾表层沉积物中DDTs存在一定的不利生物效应影响风险.总体上,湛江湾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相比国内其他海湾属中等偏上,尤其是港口和船舶维修区域可能存在较高的有机氯农药输入,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