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论文介绍了兴海县地质灾害现状特征,论述了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最后提出了为减轻地质灾害的风险性应建立以群测群防网络系统、三期重点监控和勘查治理、重视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普及工作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宁地区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地质灾害现状调查认为我省属地质灾害重灾区,做为我省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西宁地区,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均较强烈,自然地质环境与人为地质环境并存,地质灾害发生首当其冲,危险灾害体广泛分布。因此,分析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亦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依据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受威胁人数、经济损失大小、人为活动强度等因素,采用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法对抚宁县环境地质灾害进行划分,抚宁县环境地质灾害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每级防治区又划分出不同的防治亚区,通过分析环境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工程地质岩类、成因与现状,对每个防治亚区进行评价,并提出加强防灾救灾管理与加强监测、随时做好应急准备等预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曲麻莱县融冻泥流地质灾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调查资料介绍了曲麻莱县融冻泥流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对其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述了融冻泥流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危害程度,并根据当地环境提出了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旭  唐留义 《青海环境》2004,14(4):156-157,16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诱发了许多地质灾害且损失严重。文章以实例进行分析,就矿山环境整治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宗英 《青海环境》2010,20(3):140-142
治多县高寒缺氧,空气稀薄,自然条件严酷,环境恶劣。受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特定的地形、地貌条件和灾害性天气及人类工程活动制约,县域内以泥石流、崩塌、冻胀融沉为主的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对致灾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危害。通过对治多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与发育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泥石流、崩塌、冻胀融沉为主的地质灾害预防及治理的各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位于柳江盆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亮甲山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进行调查,发现矿区存在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剧烈,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当地旅游、科研教学的发展,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以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生态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市崩塌环境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秦皇岛市崩塌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威胁。秦皇岛市环境地质灾害以崩塌为主,多分布在北部低山丘陵区,具有崩塌数量多、密度高、危害大、变形模数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诱发因素清楚、宏观前兆明显、可预防性强的特点,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分布规律。针对上述特征,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群测群防、避让及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因地质灾害每年损失200亿元中国每年因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元。最近,从“第二届全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讨论会”上传来的信息表明,中国目前因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地面塌陷和沉降等是由于不良的地质作用和人为工程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0.
西宁市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和晚期构造运动的差异性,在湟水及其支流平原两侧的低山丘陵前缘高陡斜坡严重失稳,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使西宁市成为我国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文章通过对西宁市地质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分析,认为西宁市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在空间上具有相对集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学是一门集地质、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农业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地质学为基础,主要开展对土壤、水、大、气候、地理、地质环境和农作物的调查研究,建立土地资源科学评价体系和农作物生态地质环境模式,为政府科学规划、布局、管理土地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展望21世纪,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给新疆大农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加入WTO又面临挑战,机遇和困难并存,地学和农学结合势在必然。开展新疆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特别是新疆名优特农产品种植区生态地质调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地质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建设要处理好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地质环境的容量和质量,正确认识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我国城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严重,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诱发了一些环境地质问题,矿山城市地质环境形势严峻。以上问题威胁着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矿产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许多学者认为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惹的祸,极力倡导所有权改制。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国家所有权惹的祸,而是国家所有权的管理体制不再适应今天市场化的要求,应从管理体制和竞争方面来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初论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历史选择。它要求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作为生态环境基础的地质环境也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依靠科技进步最大限度地保护地质、生态和大气环境,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以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 scheme is outlined to classify watersheds as ecosystems, based on their natural attributes. Two physical factors of the environment, climate and geology, are selected as state factors. Climate is the master factor that supplies energy and water to all ecosystems; geologic structure supplies the materal from which the forces of climate carve landforms to establish ecosystems. At the next lower level, soil and vegetation interact in a succession of transactions to produce a mosaic of tesseras within each watershed. It is these interacting tesseras that moderate climate and store energy within the ecosystem that influences the embedded stream. At the bottom of the scale is the stream with its passive role and in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the higher factors of the ecosystem. Thus, we have a controlling force consisting of two elements (climate and geology), a reacting force (soil and vegetation) that responds by circular conditioning to controlling forces, and at the lowest level, the stream which responds to all factors of the living system within its watershed.  相似文献   

16.
黄峥嵘  李昆 《四川环境》1993,12(3):71-73
四川盆地农林牧区是处于我省腹心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本文针对该区出现的自然灾害现状,提出该区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供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重庆市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市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危险废物,直接威胁到了重庆市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因此,有效的管理重庆市的危险废物是处理和处置的重要保证。主要介绍了基于CIS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将危险废物、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为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快捷、方便、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支持。该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分别是数据输入、数据查询、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模型库、决策支持、系统管理。该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实用等特点,将在重庆市危险废物管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质屏障对有害物质的防护性能取决于地质屏障的岩石性质、水文地质特征以及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了了解污泥填埋场表层土壤性质、土壤渗透性能及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和截留情况,实验工程以克拉玛依白碱滩六九区及81#污水处理站废水及所产生的污泥为实例,以六九区污水处理站污水贮存塘区为试验场地,实施现场渗水试验,并对该试验场地不同剖面、不同层位的土壤吸附参数进行测定,以评价地质屏障的防护作用,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减少工程投入,使污泥填埋工程及投资在社会、环境及经济三方面更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固体废物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智  朱云  潘伟斌 《四川环境》2005,24(5):94-96,107
固体废物管理面临着大量日常工作所必须的业务审批、各类业务数据的上报/接收、更新、查询、统计、分析和种类繁多的报表输出等属性数据的处理和利用任务,需要利用3S(GIS,GPS,RS)技术来快速、大面积获取信息及管理空间数据。我们在研究、开发“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GIS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将MIS作为固废管理电子政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与GIS,GPS,RS集成一体化,构建了“4S'’集成一体化固体废物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共享和实时更新问题,使信息化能够真正全面促进办公管理效率、公众服务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的本质提高。文章简要阐述了“4S”集成一体化固体废物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组成、实现原理以及实际意义;并指出构建4S(MIS,GIS,GPS,RS)集成一体化的固体废物管理电子政务系统将会成为我国固废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20.
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的生态屏障和水源生命线。但几十年来,该地区植被的大量砍伐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引起了一系列生态恶化问题。在概述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地貌不稳定性、人口过度增长、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最后提出了实施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综合农业措施改良、控制人口增长和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构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体系、加强法制监督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