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成都市郫县为例,运用资源持续利用原理,分析了大城市郊区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并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土地法制管理和农田环境保护、科学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等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耕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的精化所在,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否,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四川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立足于四川耕地现状,全面分析了四川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前景,从战略高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有关耕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方法较多,但它们大多涉及到人为因素干扰、主观判断、权重确定等问题,其评价结果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差异。如层次分析法中判断指标间的重要程度,使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人为性。为避免人为性,本文主要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扬中市耕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评价。聚类分析是数量统计中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即用数学定量确定样本的亲疏关系,从而客观地划分类型。1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的步骤在聚类分析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使样本的不同指标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对其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涉及到的指标多而复杂。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了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年末总人口等15个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南京市1995-2002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南京市的实际相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动态变化是农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不定因素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以地处黄河下游的德州市为背景,分析了其耕地资源现状特点、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区域耕地资源态势演变的驱动因素,并对耕地资源供需趋势和保证程度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耕地质量指标体系。认为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而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则是构建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最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评价指标,其中生态功能指标体系包括土壤质量、气候质量、生物多样性质量和景观生态质量,生产功能指标体系(即耕地生产力)则通过耕地生产潜力、耕地基础地力和耕地现实生产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耕地是我国宝贵的资源,耕地的集约利用是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河南省周口市为研究对象,从投入强度、利用效益、耕作状态、持续状况等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组合与赋权,通过突变级数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13年周口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深入探讨了周口市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周口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利用效益、耕作状态、持续状况等方面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势一致,但耕地投入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影响周口市的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平衡指数、地均农药、地均劳力、地均产值、劳均产值等。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济南市1978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济南市耕地与社会经济的动态变化过程,建立了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定量相关模型,预测了济南市的耕地将保持缓慢减少的趋势,建议采取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利用政策驱动来控制耕地减少,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的实地调研获取研究数据,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农户满意度评价,并利用四分象限图模型分析各评价指标因子的满意度和重要度,诊断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优势和劣势。结果表明:(1)农户对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基本满意水平;(2)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农户的满意度显著影响因子为补贴标准、补贴方式、补贴依据、资金分配比例和资金使用要求;(3)基于不同象限分区,提出了不同的完善措施。其中,象限A区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优势区,以后应继续保持;象限C区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改善区,可通过提高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和账务公开程度来提高农户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政策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的基础上,选取指标体系构建社会经济—水资源—土地资源综合指数,建立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和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消耗的响应函数,以确定和识别辽宁省近十二年来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水资源—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较低,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利用的协调关系需进一步加强。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弱,与耕地数量之间的动态效应日趋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小流域水质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适应度,以小安溪流域2017年和2018年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加拿大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利用等标水质分析的思想对比了四种方法的评价准确度。评价结果显示:单因子评价法更适合评价水质分布较均匀的流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要更为客观一些,加拿大水质指数法更适合较大的、评价指标较多的流域。综合指数评价法是最适合小流域水质评价的。其结果为小流域水质评价方法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外主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均从资源本身出发进行构建。选择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出发,在参考国内外主要旅游动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旅游资源现状,通过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筛选出能显著代表旅游者需求的评价因子,试图构建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给出相应的评分依据和等级划分,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湖北省荆门市的漳河风景名胜区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绿色大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构建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建设绿色大学的前提。以CIS(企业识别系统)理论为依据,从理念层、行为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绿色大学评级指标体系。最后对绿色大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单陈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传统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环保产业发展特点,在评价体系内创新性地加入环保特色指标项,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的设定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54家环保上市企业为例开展实证分析,有效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结合各板块内企业竞争力分析结果,进一步开展中国环保子行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对环保行业整体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5.
以湘江长沙段支流17个常规监测断面2016~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水污染指数法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与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能够同时满足水质类别评价和水质定量评价,且评价结果与传统方法基本保持一致,该方法在湘江长沙段主要支流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耕地整理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显得日益重要.耕地整理的潜力评价作为整理基础工作,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耕地整理目标和潜力评价的原则,以实践工作为基本,指出评价工作应从单一指标过渡到多指标综合考虑,提出耕地潜力评价体系应包括增加耕地系数、耕地产出提高率、投入产出比、林地面积比重提高率等方面,以期在评价工作中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The requirement to assess th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ME) in protected areas (PAs) is increasing around the world to help improve management and accountability. An evaluation of ME for Khojir National Park (KNP), one of the Iran’s oldest PAs, was conducted using a multi-method approach that consisted of structured interviews, open interviews, and site visits. This was the first ME evaluation in Iran.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was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racking tool methodology. KNP received an average score of 43 %,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illustrating that its general management was in the low-intermediate level. The indices of legal status, resource inventory, planning for land and water use, regulations, and objectives received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s, whereas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community co-management, regular work plan, boundary demarcation, visitor facilities, budget sources, staff training, protection systems, and management plan received the lowest one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KNP was generally established, but many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 still need to be resolved. To improve ME, som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such as increasing funding, strengthening capacity building, planning,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各地普遍存在的环境执法难问题,从组织、立法、公众参与、执法权利、执法水平和民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012年5月至10月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的水质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相对较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仅6月的杨坟沟、岱海寨断面及9月的杨坟沟断面的水质为Ⅴ类,其他月份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而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仅9月份的杨坟沟断面的水质达到Ⅱ类水质,其余各月三个断面监测的水质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在水质评价中,应根据评价目的合理选择水质评价方法,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生态型声屏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交通部"西部高速公路生态型声屏障技术应用研究"课题为依托,开展高速公路生态型声屏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由功能性、环保性、景观性以及经济性4个准则层指标和23个具体评价指标构成的一套高速公路生态型声屏障评价指标体系。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客观地反映高速公路生态型声屏障特征,评价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