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 ,从事化纤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化学纤维在丝束、拉断、梳毛、成条过程中 ,纤维尘飞扬通过呼吸道进入操作人员肺部。在车间环境中 ,由于化纤粉尘长短相差悬殊(通过分散度测定粉尘呈纤维、针状、颗粒状混合态) ,用目前国家标准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即质量法测定总粉尘浓度)不能正确评价比重较轻、长短相差悬殊的化纤粉尘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状况 ,而又没有单独化纤粉尘的国家卫生标准。为此 ,建立相应化纤粉尘采样、测定方法 ,为今后制定防护对策 ,国家制定化纤粉尘测定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6.
AQ4205—2008《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对LD38—1992《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标准的修订标准,它规定了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的测定方法,为评价矿山作业现场粉尘危害程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选矿车间的粉尘检测情况。根据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对现场粉尘提出了治理措施并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现场情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8.
9.
10.
焦化厂原煤破碎车间粉尘污染治理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煤破碎车间粉尘污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新型移动式颗粒床除尘器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除尘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正>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汽车轮毂?光车间发生了特别重大的打磨粉尘爆炸事故,再次对工作场所中的粉尘危害敲响了警钟。据媒体报道,2012年5月该企业的工人就曾因为尘肺病事件封堵公司大门,但因劳动报酬相对较高,很多工人选择了妥协;车间工人对工作环境的感受是"身上全是灰尘,只有牙齿是白的"。该次爆炸事故是企业存在的隐患一再被忽视后集中爆发出来的。相对于爆炸事故,生产性粉尘导致的尘肺病影响范围往往更大更深远,粉尘吸入后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和粉尘本身的爆炸风险,一暗一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间呼吸性粉尘中石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实验室间测定数据差异性的因素 ,探讨改善测试技术提高精度方法 ;其方法是制备 3种试验样品 ,进行实验室间共同测试 ;其测试结果 :7个实验室对 3种样品报告了 6 2个数据 ,2个实验室采用 XRD法、5个采用 IR法 ,3种样品的测试变异性分别为 30 .5 %、16 .1%、6 9% ;其中 XRD为 (2 5 .2~ 6 7) %、IR为 (13.9~5 7) %。本研究课题的最终结论 :实验室间测定数据具有可比性 ,达到国际 80年代水平 ;标准物质应统一 ,制样、测试等技术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索露天矿用溜槽系统粉尘逸散的影响因素,阐明溜槽系统运输过程中粉尘的产生机理和运移规律,从而解决溜槽系统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以抚顺西露天矿为研究背景,运用相似理论,建立溜槽模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物料粉岩质量分数、物料含水率、溜槽倾角对溜槽运行过程中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粉尘质量浓度随物料粉岩质量分数、溜槽倾角增大而逐渐增大,随含水率增大而逐渐降低,溜槽底部粉尘质量浓度受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溜槽中部和上部变化较小。溜槽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为溜槽底部粉尘产生量最大,中部次之,上方最小。溜槽底部为粉尘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物料含水率对粉尘逸散影响最大,其次是粉岩质量分数,溜槽倾角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炼钢电炉车间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通过对某钢铁厂电炉车间实际情况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调研与数值模拟对炼钢电炉车间的粉尘空间分布以及粒子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在采用FLUENT粒子流场综合计算的理论基础上,利用DPM颗粒运动轨道中的离散运动模型,加载粒子相,并综合计算两相流,最终得到粒子的运动规律.通过分析逃逸扩散粉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