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废旧电脑产生量预测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逢春  王珏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7):479-482,494
分析了国内废旧电脑的环境危害。立法和回收利用现状。预测了中国废旧电脑的产生量,指出中国废旧电脑产生量的高峰将在2004年出现,提出了我国应对废旧电脑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电子电器产业及常用家用电器的分布特征和全国各地城镇居民常用家用电器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设施的分布趋势:设施的建设应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和广东等电子产业和家用电器产品呈现较高集中度的区域有所侧重. 结合我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的特点,对预测废旧电子电器产生量的不同数学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选取估计模型对我国废旧电子电器的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同时进行了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成本的分析. 初步确定了在制定全国性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规划时的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设施的规模(处理量)应不小于2×104 t/a,以5×104 t/a为宜;全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设施不应超过100个,以40个为宜.   相似文献   

3.
手机普及率日益提高,随之产生的废弃量也日益增多,分别采用时间梯度模型、市场供给A模型、斯坦福(stanford)模型对兰州市2013年-2022年废旧手机的产生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不同模型预测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市场供给A模型和斯坦福(Stanford)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均大于时间梯度模型的预测结果,三种模型预测的兰州市2022年废旧手机的产生量分别为40.40万、46.67万和21.04万部.总体上看,兰州市废旧手机的产生量增长趋势较快.  相似文献   

4.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灰色系统GM(1,1)和GM(1,2)模型,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根据过去几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的统计数据,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的的情况下,采用GM(1,1)模型,预测2010年我国危险废物将达到2432万t;在考虑到工业生产总值影响因子的情况下,采用GM(1,2)模型,预测2010年我国危险废物将达到2686万t。预测结果表明今后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将增加很快,可供环境管理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的预测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2013-2015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缓慢上升趋势,预计到2015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662.4t.  相似文献   

6.
中国废旧手机产生量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博  杨建新  吕彬  宋小龙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4095-4101
手机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电器电子产品,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地和消费国,相应的每年产生大量的废旧手机.废旧手机是一类典型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因其具有资源与污染的双重属性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构建高效的管理体系实现废旧手机的可持续管理是全球各界近年来面临的共同课题.产生量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目前国内外有关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的数据主要通过估算获得,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尚有提升空间.本文基于权威数据,采用市场供给A模型、消费与使用模型、注册更新模型等3种不同的方法对中国的废旧手机产生量进行了估算.其中,基于注册更新模型的结果显示,1998年与2013年中国废旧手机产生量分别为28.00万部与7.99亿部.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废旧手机产生量空间区域分布的研究显示,经济发达的东部区域产生了接近半数的废旧手机.由于考虑"水货"和"山寨"手机对销售量进行了校正,本文的结果明显高于已有研究,更加符合实际,可以为中国的废旧手机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液晶显示设备的广泛应用,液晶显示器(LCD)的废弃量逐年增多,为准确掌握当前及未来废弃LCD的产生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对台式电脑LCD、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三大类主要LCD产品2014—2020年的销售量及废弃量进行了预测,分别采用灰色模型GM(1,1)和Carnegie Mellon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4—2020年我国台式电脑LCD、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三大类LCD电子产品的淘汰数量巨大,累计将达108 915.3万台,其中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废旧产品将达70 794.9万和16 922.1万台,被用户储存的废旧产品为30 051.3万台,最终废弃待处理量为51 589.1万台。围绕废弃LCD的回收处理问题,进一步分析提出,需从回收管理体系建设与产业化技术研发两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8.
结合行业信息并基于动态物质流模型,本文对1950~2050年间中国乘用车塑料流量与存量进行了历史测算与情景分析.历史测算表明:1950~2018年国内乘用车行业累计消耗了以聚丙烯(PP)、聚氨酯(PU)等为主的塑料3278万t,产生了337万t塑料废弃物;报废汽车拆解后的车用废塑料仅28%得到回收利用.针对未来情况,本文设计了乘用车保有量、单车塑料使用量两大关键因素下的不同情景组合.结果显示车用塑料存量及废塑料产生量将大幅增长,到2050年存量将达到0.7~2.7亿t,废塑料产生量将达到500~1600万t,汽车拆解和塑料再生等相关行业对此应充分关注.到2050年车用废塑料回收率若能提升至80%,将减少376万t/a的车用废塑料填埋或焚烧,显著减少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废旧彩色电视机为例,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对电子废弃物产生量进行分析预测。通过Vensim软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历史统计数据及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模拟上海市2006-2020年废旧彩色电视机产生量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上海市年彩电报废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20年,上海市彩电报废量高达1 138 880台,彩电户均拥有量将为1.76台/户,户口总数为531万户。采用历史检验法检验模型精度,彩电保有量、人口总数、户口总数、户均拥有量的误差分别为+8.3%、-3.3%、-0.2%、+8.9%。模拟结果与实际系统行为基本符合,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预测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中国近几年来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模型理论,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到2015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达到3.3×10^9t;通过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GDP,若是将GDP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到2015产生量将达到6.1×10^9t。预测结果表明今后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增加速度很快,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浸出时间、H2SO和Fe^3+浓度对硫脲浸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废旧电脑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废旧电脑主板中含有丰富的可回收金属资源,对其回收处理意义重大。本实验采用硫脲对电脑主板中的金进行浸取研究,在硫脲浸金过程中,主要通过调整时间、硫酸浓度、Fe^3+浓度,考察对浸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60min、硫酸浓度为15%、Fe^3+浓度为0.45%时,金的浸出最大,可达91.14%。因硫脲具有浸金速率快,试剂易再生,对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适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2.
灰色理论模型预测城市垃圾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灰色理论模型 ,采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拟合 ,可较好地预测城市垃圾的产生量。运用最小二乘法 ,通过MATALAB程序求出了模型中的参数 ,假设检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根据上述模型 ,预测娄底市未来30a的总垃圾预测量为 80 4 90万t  相似文献   

13.
目前废旧电脑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废旧电脑主板中含有丰富的可回收金属资源,对其回收处理意义重大。本实验采用硫脲对电脑主板中的金进行浸取研究,在硫脲浸金过程中,主要通过调整时间、硫酸浓度、Fe^3+浓度,考察对浸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60min、硫酸浓度为15%、Fe^3+浓度为0.45%时,金的浸出最大,可达91.14%。因硫脲具有浸金速率快,试剂易再生,对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适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来预测北京卫星城生活垃圾产生量.经过模型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预测精度等级为1级,表明该方法对预测北京卫星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是可行的,并运用此模型预测了2009-2020年北京卫星城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15.
污泥填埋场气体产量的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利用污泥填埋场内产生的沼气,以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对污泥填埋场中气体产生率及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应用元素的归一化摩尔化方法得到该污水处理厂污泥有机物的近似分子式为C28H52O16N4.用化学计量法和IPCC模型预测的甲烷气体产生潜能分别为60.6,61.7kg/t(以干重计).用动力学模型和IPCC模型预测的甲烷气体产生率分别为13.3,11.1kg/(t×a)(以干重计),2种方法计算的甲烷气体产生率的差别主要在于参数的取值不同,化学计量法和动力学模型法预测的气体产生量和产生率更能反映污泥填埋场实际的气体产生情况,应用IPCC模型更适合于从宏观角度估算一个地区或整个国家的填埋场产气量.  相似文献   

16.
电子垃圾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新环保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惊人.据有关数据,每年世界各地产生的电子废料达2000万至5000万吨.其中,亚洲每年产生约1200万吨电子废物.由于电子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加快,电子新品不断推出,废弃电子产品的积累越来越多,电子垃圾的产生量提高.目前,包括废旧电脑、废弃家电、废旧手机、打印机等电子废料已占城市固体废料的5%.  相似文献   

17.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确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是构建与运行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首要条件. 我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的历史统计数据稀缺,传统预测方法往往难以得到要求精度的预测结果. 在系统地分析生活垃圾产生量影响因素及因素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VENSIM软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系统. 结果表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解决了数据稀缺条件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精确预测问题,为处理处置工艺的选择和规模的确定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可以在垃圾产生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政策下系统的行为模拟.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产生了一系列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为准确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以此作为生活垃圾管理的决策者分析和制定管理方案的依据.运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以厦门市为例,利用VENSIM软件绘制城市生活垃圾的因果回路图(Causal Loop Diagram),建立系统动力学的存量流量模型(Stock and Flow Model),最后进行仿真模拟及量化分析.预测结果得出2030年厦门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将达到304×10~4 t,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和适当提高垃圾收费等措施可以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主要电子废弃物产生量预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逐渐进入电子电器产品更新、淘汰的高峰期,电子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多。文章将家用电器、电脑和数码产品作为主要测算对象,根据电子电器产品的国内销售量、产品寿命期、平均重量以及各省份保有量等数据和参数,使用斯坦福(Stanford)模型定量化预测了2011-2020年我国主要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及各省份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未来10年,我国各类电子废弃物将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2011、2015、2020年总产生量分别达到394×104、613×104、963×104t,年均增速7.9%左右;家用电器类电子废弃物仍将是主要来源,但以手机和便携电脑为代表的数码和电脑类电子废弃物增速和产生总量同样十分显著;电子废弃物的产生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以及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针对电子废弃物防治政策法规体系、回收管理体系以及责任分担制度和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江苏省及各省辖市电镀污泥产生现状,并对电镀污泥产量进行了预测。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江苏省电镀污泥产生情况呈现地区分布不均、产生规模小和行业集中的特点。利用灰色模型对全省及重点地区产生量进行预测发现,全省未来6年电镀污泥产生量增长率为8.32%,到2020年将达到23.94万t,低于2014年江苏省电镀污泥核准处置量39.92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