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装置工业管道面临焊接和腐蚀两大问题,装置的长期运行与管道定期检验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数字射线、脉冲涡流、超声导波三种管道在线检测技术的对比分析,结合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理念,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工业管道在线检验的技术,对节约企业成本、保障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石油化工装置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过程中,壁厚测定精度对下一检验周期的影响,也就是0.1mm对检验结论的影响。提出如何相对准确的采集在用工业管道的壁厚数据,以及检验前期如何识别测量精度可能会对检验结论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管道工程是石油化工装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艺管道是装置的"血管",其不止用来连接各类过程设备和相关系统设施,使装置成为一个有机的生产整体;同时也是装置各类流体输送的安全屏障,对防止事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起着关键作用。在开展HAZOP分析时,有大量的工艺管道作为"分析节点"。在HAZOP分析中如何考虑工艺管道危险与可操作性问题,明确工艺管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油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静电事故,建立管输油流静电产生的试验台架。用磁电式微安表测量静电电流。进行6组随机试验,每组都包含与静电产生过程最相关的6个要素:管路长度、管道直径、管道粗糙度、油品流速、油品电阻率、油品运动黏度。对试验数据进行广义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灰色关联排序,找出影响静电产生过程中的最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油品流速是导致静电产生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工业管道是工业生产的命脉。调查表明,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能够更好地发现隐患、保障安全运行。为规范工业管道定期检验工作,2018年1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了《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 D7005—2018)(以下简称《新规则》),本文将《新规则》的变化进行解析,并提出疑难处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轻质油品在管线输送中产生大量静电,由此造成的燃爆事故时有发生。 要消除这些静电,光靠采取接地、控制流速、规定静置时间等常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静电接地只能将金属外壁上的静电导走,抑制电荷不能按指数规律增长。由于油品均属高绝缘液体,所以对于油内电荷的泄漏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避免瞬间放电造成事故。另外,导致油品产生静电与流速有关,还与设备情况、油品的变化(混油或油品受到污染含水等),甚至气候等有关。测试表明,在同一装置同一流速下,静电的产生量有时较低,有时较高或很高,单靠一两次测试所得数据并不能真正说明装置的静…  相似文献   

7.
小接管提前腐蚀泄漏失效,已成为炼化装置中设备与管道突出的风险隐患,直接影响装置的安稳长周期运行。通过对气液分离罐液位计接管腐蚀泄漏的分析,从设计结构与使用年限到使用管理与定期检验,为设计、使用及检验提供借鉴。建议设计注重小接管结构的选型,使用重视小接管隐患治理,检验关注小接管部位检查,避免小接管先于设备与管道使用年限前失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敷设天然气管道由于受到地域及空间的限制,大多埋入地下,形成地下燃气管网,定期检验十分困难,安全隐患较多。本文总结2016年市区老旧钢制燃气管道的定期检验结果,通过管道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保障老旧钢制燃气管道安全生产的若干建议,也为市区钢制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及创新与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内检测不仅是长输油气管道定期检验的首要推荐方法,还是保障安全运行和提高输送效率的重要手段。低压天然气管道作为特殊的长输管道,内检测极易出现速度不稳、偏磨、跟踪异常、停球、卡堵等情况,因此亟须研究专门的内检测工艺。本文详细分析了内检测器要求及配件选择原则,提出了发球过程3种模型和关键措施,推导出了清管器/内检测器在不同钢级、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最大允许运行速率,以及对背压、跟踪、卡球/停球及收球等内检测工艺关键控制点进行详细阐述,对低压天然气管道及城市燃气管道清管维护和内检测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其他气体管道内检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技术特点、实施效用等方面,对QRA与RBI两类风险评估技术进行比较,选择使用RBI技术方法对碳五石油树脂装置内静设备及管道实施风险评估。运用挪威船级社的ORBIT Onshore软件定量计算评估范围内设备、管道风险值,评定风险等级,辨识隐患设备,然后从后果、可能性两方面分析产生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经分析得知碳五石油树脂装置受H2S、HCl腐蚀减薄影响轻微,但NaOH导致的碱应力腐蚀对聚合反应后序工段中部分管道设备失效可能性影响较大。最后根据装置内存在的不同损伤机理提出检验优化策略,为装置定期检验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执行《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和《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从检验实际出发,总结了含硫介质在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的要点和方法,提高了检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油品管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是影响油料安全运输的主要危险源之一。总结了输油管道静电起电的宏观和微观过程及影响管道带电的因素,根据各种静电放电类型的发生条件以及金属、绝缘管道(软管、胶管)自身特性,分析得出金属管道的放电形式主要是电晕放电和火花放电,而绝缘管道的放电形式主要是火花放电和刷形放电。针对金属管道和绝缘管道输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静电危害事故,从油品进入管道前、管道中及其他如温湿度控制等3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压力管道的主要特点 ,分析了管道安装质量的检验项目 ,提出了对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方案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境内现有大量冷库及液化气站用工业压力管道,大多在90年代初期安装,为保证这些管道的安全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要求检验机构全面检验后进行使用登记,然而,全面检验过程中发现管道对接焊缝中大量存在未焊透缺陷,按照《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的规定,这些压力管道安全状况等级大部分属于4级,不允许继续使用,如果让这些管道停用返修,会造成企业难以承受的损失。笔者以某液化气站GC2管道为例。根据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附录G利用U因子法进行安全评定,探讨该类压力管道安全状况,并与《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安全状况等级的确定进行比较,提出安全状况等级确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液氯贮槽的定期检验情况,对检验中发现的腐蚀凹坑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确认凹坑是由于与贮槽相连的液氯工艺管道安装时水压试验残留水分未完全清除所造成的,提出了对液氯贮槽安全防护的措施,以保证液氯贮槽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月13日,英国德比市Courtauds 化学品公司的丙酮回收装置爆炸,伤10人。事故原因是丙酮蒸气浓度达到爆炸值,爆炸发生在该装置的导管处。 1991年1月22日,苏联乌法市石化联合企业一炼厂的蒸馏装置爆炸引起火灾,11台泵和11台冷却器及整个电气设备系统全部被破坏,庆幸的是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是寒流使管道冻裂,可燃蒸气喷出。 1991年3月11日,墨西哥科罗拉多石化联合企业的氯乙烯装置爆炸着火,死亡3人,伤约400人,周围数公里内的民房玻璃被震碎。事故原固是一辆汽车出厂时压坏了乙烯供给线。 1991年 5 月 二日,些国斯特林顿的IMC公司下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压力管道的主要特点,分析了管道安装质量的检验项目,提出了对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方案。  相似文献   

18.
管道既是连接过程设备的受压管件,又是输送流体的承压通道,同样是炼化装置设备管理中不容忽视的系统。通过对粗氢管道内积液造成腐蚀与对腐蚀控制的分析,从管道设计选材、使用中工艺防腐以及过程设备的气水分离等环节进行了讨论。建议管道设计给出设计使用年限;过程设备增设气水分离器;使用中尤其是超过使用年限的管道,在注重日常巡检、维护与年度检验的同时,合理安排定期全面检验,并以定点测厚、腐蚀监测及合于使用评价等方法,使管道处于完好状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库区地面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后油品流散行为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地面油品泄漏流散的三维CFD仿真模型,模拟了不同管道运行压力和不同泄漏孔径下油品在地面上的流散过程,得到了油品扩展速度关于泄漏流量的关系式和流散面积关于管道压力、泄漏孔径、流散时间的偏微分方程组。结果表明:流散面积随管道压力增大呈线性函数增大;流散面积随泄漏孔径呈三次函数变化,先减小后增大;在泄漏的开始阶段,流散面积随泄漏时间的变化随管道压力呈线性增长,在扩展达到稳定时,扩展速度随泄漏流量呈指数函数增大。  相似文献   

20.
燃气PE管道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城镇燃气管网中,但其材料本身惰性性质,给管道定期检验带来了定位难题,主动声源探测法能免开挖快捷准确地探测燃气PE管道的位置,本文阐述了主动声源探测法的工作原理、仪器设备、特点、检测方法,通过探测实例并现场开挖验证统计声源探测法探测精度说明该方法在燃气PE管道定期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