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工作中常发现电梯井道安全门设置型式及安全管理不当,存在安全隐患。本文简单介绍井道安全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就井道安全门与轿厢水平距离超标的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对电梯井道安全门安装和使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住两用型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电梯井道中特定楼层不设置层门的现象普遍出现,致使需要设置电梯井道安全门的电梯越来越多。笔者在检验中发现电梯井道安全门种类繁多、尺寸各异,部分劣质的电梯井道安全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对电梯井道安全门的设置及其规范性进行讨论,总结出电梯井道安全门常见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检验工作中经常发现电梯设置的井道安全门有很多不符合标准和检规要求的地方,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本文根据实际检验的情况,介绍了井道安全门的检验重点,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随后特别针对安全门与轿厢水平距离超标很大的情况,提出了设计整体式双层安全门的改进方案。最后提出了对电梯井道安全门出台专门管理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夏季无机房观光电梯井道内温度过高,导致电梯故障率升高。本文通过建立无机房观光电梯井道及部件模型,基于CFD方法对电梯各发热部件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各发热部件的对流换热系数。对夏季井道内阳光辐射效应进行等效计算,通过瞬态分析法对井道内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在井道存在上、下部开口的情况下,考虑井道风量调整系数对通风情况的影响,通过对边界条件进行设置,模拟了井道内空气流动情况,对井道热量的换热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对于无机房观光电梯使用环境的温度控制及改善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梯井道下方存在有人可以到达的空间时,必须足够重视防护措施,对通过或停留在此空间的人员实施保护,一旦防护不到位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本文首先对电梯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解析,对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关于井道下方空间设置的防护缺陷进行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在观光梯、旧楼加装的模块化电梯等场所,玻璃式井道壁使用量与日剧增,一旦电梯玻璃井道壁失效,就会发生事故。因此,开展玻璃式井道壁检验风险点和问题整改方案的分析工作,对加强检验质量建设工作和玻璃井道壁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梯的层门是用于把人们与电梯井道隔离开来的一个保护装置,由于电梯的层门的保护,使得人们可以远离电梯井道的危险。当电梯层门打开时,人们就会意识到电梯的轿厢已经到了本层,从而自然的走进电梯。然而,由于电梯层门的突然打开(电梯轿厢还没到本层),而使得人们误认为电梯已经到达本层,踏人井道而发生跌入井道的底坑或轿厢顶上,从而发生严重的事故,这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主机大多上置或侧置在井道内,与有机房电梯相比大大节省了空间,因此近几年越来越赢得市场的热爱,然而无机房电梯完善的救援程序一直是个难题,本文从日常检验中电动松闸装置产品缺陷案例出发,探讨常见三类无机房电梯救援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9.
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底公告要求《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检验规则》)附件C中增加了轿厢与井道壁距离的检验项目,这一内容的修改是考虑电梯使用人员的保护需要,同时对电梯定期检验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全面论述了增加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验项目的必要性,提出了检验方法和合格条件,为电梯检验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以人员是否可进入机房、井道为例,探讨了杂物电梯检验过程中可达性问题。通过梳理TSG T7006—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含第1号、第2号、第3号修改单)检验项,首次制作了杂物电梯人员是否可进入机房、井道相关项专项检验表。该专项检验表可作为检验人员的工作指导手册,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是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导轨支架预埋,属于电梯的隐蔽工程之一,属于电梯安装监督检验中的A类项目,是电梯安装过程中的一个停止点。  相似文献   

12.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输送乘客的重要交通设备,具有输送高速、高效的特点,在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烟气蔓延快、疏散线路长,因此研究火灾发生时能否将电梯用于人员疏散,对保障火灾情况下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避免危险自救导致次生灾害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火灾时烟气蔓延情况,研究外部火灾时井道内的烟气情况。结论表明,井道内无附加排烟设备的电梯,不适用于火灾疏散,研究还表明,利用FLUENT软件对电梯火灾进行模拟,其模拟结果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电梯逐步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它技术取代。由于没有机房,井道顶部无须承受载荷,使得电梯可以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增加建筑可使用的空间。同时可节约建筑时间、材料和成本。同时由于采用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拖动,还可节约能源,降低噪音及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4.
曳引驱动电梯的空载曳引力试验是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都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井道顶部空间不足、对重缓冲距离过大和曳引条件不符合都可能引发冲顶现象,本文介绍了在该试验中发生冲顶现象后的应对办法,以及如何判定冲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电梯顶层高度是由轿厢高度S4加上轿厢顶最高部件与井道顶部最低部件之间的尺寸距离S3组成。 当电梯发生意外冲顶时,电梯对重装置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轿厢底平面必定超出电梯顶层层楼平面。超出的尺寸是由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S1与缓;中器被完全压缩时的行程S2之和所组成(见图1)。  相似文献   

16.
1、引言无机房电梯特点就是没有机房,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安全、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等独特优势成为市场主流。对于无机房电梯,不能使用传统的手动松闸盘车移动轿厢来操作救  相似文献   

17.
电梯被困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坠入井道伤亡的事故,包括被困人员自行逃脱而坠入井道伤亡的事故,在全国各地一直时有发生。文章对此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除了传统的加强培训管理措施外,在结合国家标准GB7588的同时,文章在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减少类似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措施。其中特别是在护脚板上张贴警示标识是很有必要的。条件允许下,适当加长轿厢护脚板长度可以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电梯因停电或故障而造成困人,是一种保护,若被困乘客盲目自救或外部救援不当,将会发生被电梯门挤伤或坠入井道等安全事故。 轿厢困人救援操作时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1现场情况电梯停在3楼平层,3楼电梯厅门打开约30cm左右,轿顶上门机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对重块上有血迹和头发,3楼厅门地坎靠井道侧有死者脚印,对重导轨上发现一处金属碰撞变形的痕迹。在底坑里发现一串钥匙和一付眼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收集分析法规、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交流研讨、召开专家咨询会等方式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在各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加装电梯设计、地基、井道、应急救援、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要求建议,为监察管理、检验检测、安装使用等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