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镁铁复合絮凝剂的表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FeSO4、MgO和H2SO4为原料,制备了新型镁铁复合絮凝剂(PFMS),考察了PFMS的结构和Fe(Ⅲ)分布形态,为了考察自制PFMS、自制聚合硫酸铁(PFS)与工业PFS产品的絮凝性能差别,选择高岭土模拟浊度废水、直接耐晒黑G模拟染料废水和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分别进行了去除浊度、色度和COD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Mg2+未参与聚合过程,但引入Mg2+提高了PFMS的稳定性.PFMS对浊度去除效果略高于自制PFS和工业PFS,余浊<5NTU;在碱性条件下,PFMS的脱色率、COD去除率高于自制PFS和工业PFS.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聚合硫酸铁(PFS)为带有碱化度(盐基度)的硫酸高铁,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凝聚剂。其成份可用通式Fe_2(OH)_n(SO_4)_(3-n/2)表示,n=0.5~1.0。经研究,PFS中存在有多种高价和多核络离子,如[Fe_2(OH)_4]~(2+)、[Fe(H_2O)_6]~(3+)、[Fe_8(OH)_(20)]~(4+)等,它们具有很强的中和悬浮颗粒上电荷的能力,使之脱稳,并水解成絮状Fe(OH)_3,有着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能力。实用应用表明,这是一种很有  相似文献   

3.
Combined effect of US/PFS on the black liquor of making pap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ed pulping black liquor is used as a sample. Researches of (1) combined effect of ultrasound(US)/polyferric sulphate(PFS)/hydrogen peroxide(H2O2); (2) effects of the horn tip areas; (3) effect of dose of PFS were carried. Extrapolation of thes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reatment results are possibly related to complex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the reed pulping black liquor.  相似文献   

4.
混凝和强化混凝对印染废水中锑(Ⅴ)的去除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中锑的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是印染废水处理面临的新挑战.以混凝和强化混凝去除印染废水中锑(Ⅴ)为目标,发现聚硫酸铁(PFS)混凝剂对印染废水中锑(Ⅴ)的去除效率显著优于铁铝复配混凝剂和铝盐混凝剂,去除效率达97.4%,出水锑(Ⅴ)浓度可达4μg·L~(-1).酸性条件(低水解度)有利于PFS生成Fe(a)活性组分和静电吸引、锑(Ⅴ)迁移,且絮体颗粒较小,促进PFS混凝除锑(Ⅴ)效率;酸性条件下PFS除锑(Ⅴ)效率是中性条件的1.27倍,处理出水中锑(Ⅴ)浓度仅为中性条件的33.3%.PFS投加量与除锑(Ⅴ)效率符合反比例模型.在较高锑(Ⅴ)浓度下,提升PFS投加量可提高除锑(Ⅴ)效率,但在较低锑(Ⅴ)浓度下,提升PFS投加量对除锑(Ⅴ)效率的促进较小.PFS絮体回流与混凝沉淀串联或耦合可显著提升印染废水中锑(Ⅴ)的去除效率,其除锑(Ⅴ)效率分别是单一PFS混凝沉淀的1.14倍和1.32倍,可有效降低出水锑(Ⅴ)浓度并节约PFS投加量和减少污泥生成量.其中混凝-絮体回流耦合工艺中,最佳絮体回流比例为100%.  相似文献   

5.
高源  贺维鹏  施周  童丽  向帆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346-3351
以聚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考察强化混凝去除饮用水源水中五价锑(Sb(V))时原水pH值、PFS投量、共存阴离子(HCO3-和PO43-)及腐殖酸(HA)等对其去除效果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原水pH值对强化混凝过程Sb(V)存在形态及PFS的水解产物有重要影响,表现为较低pH值和较高PFS投量均有利于提高Sb(V)的去除率;由于竞争吸附作用的存在,共存阴离子与HA均对Sb(V)的混凝去除产生负面效应.此外, PFS除Sb(V)过程较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以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究Fenton-like试剂(Co2+/H2O2)联合聚合硫酸铁(PFS)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可行性,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污泥脱水的条件;通过滤液中的SCOD、EPS、多糖和蛋白质以及Zeta电位、粒径等指标初步探讨其调理机制。结果表明:Fenton-like试剂联合PFS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pH为2.98,Co~(2+)、H_2O_2和PFS的投加量分别为10.44,59.45,48.63 mg/g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最佳,此条件下泥饼含水率从原污泥的79.77%降至(63.12±0.5)%,污泥比阻从原污泥的1.17×10~(13)m/kg降至(5.32±0.29)×10~(12)m/kg。Fenton-like试剂处理后,污泥粒径达到最小,破坏污泥絮体结构释放了束缚水和细胞内部水。投加PFS后已破碎的污泥絮体重新再絮凝,形成更加密实的新絮体,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粒径和Zeta电位同时增大,说明再絮凝过程是以电中和的机理为主导的。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藻细胞和DOC的同步高效去除,利用磷酸钙结晶预处理,强化聚合硫酸铁(PFS)混凝除藻效果,研究了磷酸钙结晶与PFS混凝联用对藻细胞和DOC的去除效果和机制,并考察了其对藻密度变化的适应性和残余磷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藻密度为2.0×106cells/mL、PFS投加量为20mg/L时,Ca3(PO4)2结晶可将PFS混凝的除藻率和DOC去除率从72.5%和33.5%分别提高至91.5%和85%.Ca3(PO4)2结晶对除藻率的提升,主要通过Ca3(PO4)2均相结晶产物的共絮凝和加重剂作用来实现;对DOC去除率的提升,主要是由DOC与Ca3(PO4)2共沉淀和吸附作用实现.Ca3(PO4)2结晶与PFS联合除藻对藻细胞密度变...  相似文献   

8.
建筑景观水体的水质会直接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采用简单、高效的水质维护技术具有较大实用价值。采用混凝-沉淀法对比研究了硫酸铝(Al2(SO4)3)、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Fe Cl3)和聚合硫酸铁(PFS)4种常用混凝剂对建筑景观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混凝剂的电性中和特性与絮体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投药量为10~30 mg/L条件下PAC、PFS和Fe Cl3的混凝除污染效果均明显好于Al2(SO4)3;在投药量达到35 mg/L时,4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趋于相近,均可达到较好的除污效果。由Zeta电位和絮体特性的分析可知:PAC电荷密度最高,PAC和PFS形成的絮体粒径和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直接氧化法聚合硫酸铁(PFS)的热力学研究,首次报道了PFS的一些物化数据:热容、积分溶解热和反应热效应,并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原理测定了PFS的平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10.
X791.3 9403324PFS一Mz高效混凝新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陈福根(南昌市环保研究设计院)一11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1994,12(2)一14~17环情X一26 PFS一Mz高效混凝技术处理纺织印染废水(聚合硫酸铁PFs,加助凝剂Mz产生高效混凝),并应用于污水处理生产性运行中,经数年生产实践运行表明,处理后的水质COD,色度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堆。设备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处理达标率达95%以上,主要技术指标优于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混凝沉淀法以及棍凝气浮法等。本工艺技术主要优点是工艺流程短、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基…  相似文献   

11.
PFS-PDM复合混凝剂对微污染河水的强化混凝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聚合硫酸铁(PFS)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备了复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FS-PDM),并对微污染的流溪河水源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处理,对比分析了复合混凝剂与PFS2种处理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与单独用PFS相比,用复合混凝剂处理冬季微污染流溪河水源水时,其对浊度、UV254及藻类去除能力更强;当投加量为3mg/L(以Fe计)时,PFS-PDM复合混凝剂的去浊率、除藻率和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22.1%、19.5%、14.9%,表现出优良的强化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复配絮凝剂在餐饮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聚丙烯酰胺 (PAM)和聚铁 (PFS)进行复配 ,分别以COD值和透光脉动值 (R)为技术指标 ,探讨了在处理餐饮废水过程中各种变化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PAM与PFS有一最佳复配比例 ,COD去除率达 90 %以上 ;在此絮凝剂条件下 ,投加方式、搅拌速度和浓度等对R值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钢精制副产品合成聚合硫酸铁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交实验,考察影响合成PFS反应速度的几个因素,认为温度80℃,压力(O2)为0.2MPa,催化剂加入量为3(%Fe),MFe∶MSO2-4=1∶1.35,搅拌速度为(800r/min)的条件为最佳工艺反应条件。上述条件下,利用抚顺钢厂钢精制副产品硫酸亚铁渣合成PFS絮凝剂,其各项指标完全符合GB 14591-93标准,为硫酸亚铁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重庆环境科学》1993,(1):61-61
本项技术主要用聚合硫酸铁(PFS)加助凝剂(MZ)高效混凝。PFS是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作用是利用它在水解过程中产生多核物,对废水中的溶胶微粒的强烈吸附,通过粘结、絮挤、交联等作用,促使发水中的溶胶微粒聚集而产生絮凝。MZ是一种新研制的专用助凝剂,  相似文献   

15.
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一般直接排放到下水管,经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或者通过专门的运输车辆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成分复杂,且含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物,不利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为了达到将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及时、就地、干净和快速地处理,减轻后续生物处理负担的目的,本文以桂林市南溪山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压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利用Fenton和聚合硫酸铁(PFS)组合处理100mL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pH值为2.5、H2O2的投加量为12.0mL、H2O2与Fe2+的摩尔比(Fe2+的投加量)为10∶1、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30℃时,Fenton法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PFS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8、PFS的投加量为3.6mL、搅拌方式2(先250r/min反应2min、再60r/min反应8min)、反应温度为30℃;将经Fenton法最优处理后的垃圾压滤液调节至PFS法处理的最佳条件,再利用PFS法处理生活垃圾压滤液,得到浊度去除率为96.49%,COD的去除率为85.20%,氨氮去除率为45.36%,浊度、COD、氨氮分别降到8.4NTU、3 728.0mg/L、149.8mg/L。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絮凝剂对污泥活性的影响,考察了SBR反应器中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0 mg/L的PAC对污泥中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投加10 mg/L的PFS和0.1 mg/L的CPAM对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在活性污泥微生物体内的毒性累积作用,在接触后期活性呈现缓慢降低趋势。PAC系统抑制了COD的去除,而CPAM和PFS促进了系统中COD的去除,且PFS对系统中COD的去除率略大于CPAM。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硫酸铁(PFS)和瓜尔胶制备了聚合硫酸铁-瓜尔胶复合絮凝剂,研究了PFS与瓜尔胶复配比例、絮凝剂加入量及废水初始pH对模拟废水除浊率的影响,并利用XRD、FT-IR、SEM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对絮凝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FS和瓜尔胶复配极大地提高了絮凝性能,pH=7时,除浊率可达97%,远大于相同条件下PFS的除浊效果。瓜尔胶分子结构中的羟基与PFS中的Fe~(3+)产生了交联,所形成的复合絮凝剂为无定型结构,在无机絮凝剂PFS电中和作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絮凝剂吸附架桥及网捕能力,有效提高了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餐厨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COD、TP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絮凝沉淀最佳工艺条件:最优絮凝剂为PFS,最佳投加量为450 mg/L,絮凝反应时间为30 min,PAM投加量为0.6 mg/L,PAM投加时间为距离PFS投加后至少l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OD、TP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36%、83%,此时絮体体积比为13%.  相似文献   

19.
对比单独使用聚合硫酸铁(PFS)及与活化硅酸(PS)在不同浓度下进行复配使用,对低温低浊悬浊液的除浊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PFS+PS复配处理低温低浊悬浊液,其除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FS,除浊率最高可达97.7%,且不同添加量处理下,其除浊效果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韩杰  黄鑫  杨昆仑  宋超凡  缪恒锋 《环境科学》2023,44(11):6181-6193
为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以及蓝藻堆积问题,采用经过聚合硫酸铁(PFS)脱水后的蓝藻制备生物炭吸附水体中的磷酸盐,其中生物炭经过水蒸气活化调节孔隙结构.通过响应面法对蓝藻生物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当PFS投加量为458 mg·L-1、碳化温度为433℃和生物炭前体物与水蒸气的质量比为1∶11.选取不加PFS生物炭(F0H11-433)与加PFS生物炭(F458H11-43)进行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Zeta电位和拉曼光谱(Raman)表征,来研究蓝藻生物炭与PFS对磷酸盐的去除是否具有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与F0H11-433相比,F458H11-433表面出现铁氧化物,零电荷点(pHpzc)从4.41提高到6.19,生物炭的无序、缺陷程度得到提高.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适用于描述F458H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