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徐庄煤矿的高矿化度矿井水的水质特点及处理工艺。介绍了矿井水处理工程设计与运行效果。采用多介质过滤和活性炭过滤前处理工艺及反渗透的脱盐处理工艺。运行实践表明:工艺合理、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操作管理简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济宁三号煤矿矿井水井下直接处理利用示范工程,开发出适合煤矿矿井水井下工作环境的压力式气水相互冲洗滤池。示范工程应用表明,该滤池具有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少、操作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等特点,可在井下矿井水直接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前国内煤矿矿井水绝大部分由井下排至地面后再进行处理、回用,近年少部分煤矿尝试将矿井水在井下直接处理。通过对部分已经投入使用的井下处理站调研,本文结合容光井下矿井水处理站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矿井水井下处理设计工艺选择及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环保文摘     
含油矿井水回用[刊)/尤会春∥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一1993,(6),_56~58 抚顺矿务局页岩煤油厂以该矿务局胜利矿含油矿井水作为炼油工业用水水源,新建规模6000m。/d的工业用水净水厂,以满足炼油厂工业用水(主要是冷却用水)的需要。 根据水源水质及出水要求,回用水处理采用石灰软化除油工艺,石灰的作用是软化降低暂时硬度和破乳除油,处理结果良好,各项指标均低于出水要求。制水成本与自来水销价基本持平。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刊]/刘希波等∥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1993,(6),一37~39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粉煤灰…  相似文献   

5.
针对邢台某矿矿井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水量增大超过设计处理能力,水质变化导致现有工艺不能满足出水要求等问题,通过混凝沉淀试验筛选最佳药剂组合及最佳投药量。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药剂组合为聚合氯化铝(PAC)+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最佳投药量分别为聚合氯化铝(PAC):80 mg/L,聚丙烯酰胺(NPAM):0.4 mg/L。工程应用表明:澄清池澄清效果良好,滤池反冲洗周期恢复正常,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矿井水出水水质指标,有效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重复利用,亭南煤矿实施了矿井水处理站扩容改造工程。该工程采用重介质加载磁分离矿井水净化技术,使处理后的矿井水全部达到工业生产用水水质要求和排放标准,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对工程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煤炭行业高悬浮物矿井水的净化处理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东滩煤矿水资源包括深井水和矿井水,根据水源水质特征,将深井水和矿井水处理后最终作为直饮水、井下生产用水、电厂循环冷却水、电厂化水车间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梯级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矿区环境。文中介绍了直饮水处理、矿井水净化处理、矿井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处理规模、进水和出水水质、工艺流程等内容,并给出了水资源梯级利用模式,供其他类似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矿井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改善出水水质,天池煤矿对矿井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该工程的矿井水净化处理采用以混凝澄清为主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采用超滤和反渗透相结合的处理工艺,从而使净化处理后的出水全部达到排放标准,深度处理后出水全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系统的工艺选择、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和主要设备,同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运行实践表明,该工程所采用的工艺合理、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修简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矿井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改善出水水质,天池煤矿对矿井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该工程的矿井水净化处理采用以混凝澄清为主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采用超滤和反渗透相结合的处理工艺,从而使净化处理后的出水全部达到排放标准,深度处理后出水全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系统的工艺选择、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和主要设备,同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运行实践表明,该工程所采用的工艺合理、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修简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煤矿高悬浮物高矿化度矿井水的水质特点、处理工艺、主要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根据某矿矿井水处理要求,首先采用预沉、澄清和过滤工艺去除矿井水中的悬浮物,然后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工艺去除矿井水的矿化度.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工艺合理、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操作管理简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四川芙蓉矿务局杉木树煤矿,日处理4000t的矿井水处理厂于6月25日通过验收,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出水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该矿井水处理厂是由矿务局投资110多万元,是以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缓解矿内饮用水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滇池流域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现状调查、出水水质监测分析,从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抗冲击性能、运行稳定性等方面对当下采用的8种集镇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对分析。建议以人工湿地作为单一净化工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工艺提升改造,后期建设集镇污水处理站优选CASS+深度处理(滤布滤池+消毒)工艺。  相似文献   

13.
超磁分离净化技术在矿井水井下处理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超磁分离净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将该技术在协庄煤矿井下矿井水处理站进行了工程化应用.结果表明:超磁分离水净化系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微絮凝、固液分离过程,出水SS≤10 mg/L,SS去除率>95%;该技术与其它混凝沉淀技术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电能消耗较高和磁粉流失的缺点.该技术在煤矿井下矿井水预处理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采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矿井水。矿井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必须经处理后方可排放或进行综合利用。矿井水处理传统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很大,水力停留时间较长,煤泥含水率高等弊端。我们对采用超磁分离工艺的矿井水处理站进行统计分析其工艺特点,并分析其井下与地面两种布置形式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5.
徐卫平 《陕西环境》1997,4(2):35-37
1.前言大柳塔煤矿是神华集团在神府东胜煤田建成投产的第一个特大型矿井,生产工艺设计先进,采用全套引进大功率设备采煤,皮带传输,为当今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工效最高的矿井。设计能力为600万吨年,污水处理站是该矿的配套环保工程,日处理井下污水能力为工万吨,主要去除井下水中的煤渣、煤泥及油污等,污水主要经过调节、预沉、净化、气浮、消毒、过滤处理过程,处理后的水供给大柳塔矿井井下消防、消尘和洗煤厂洗煤用,达到工业再用水标准。由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出水水质与复用水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  相似文献   

16.
济三煤矿将工作面汇集的矿井水引入采空区预沉,采用曝气氧化池+互冲接触过滤池组合工艺处理矿井水并将其回用为防尘洒水和设备冷却用水。在该组合工艺中,首先利用采空区的沉淀、截留和吸附作用去除矿井水中大部分悬浮物,然后再利用曝气、接触氧化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胶体、铁和锰等物质。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剂,适合煤矿井下巷道环境,具有流程简短、处理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给水处理中常规沉淀池的沉淀效率,采用多个沉淀池代替常规的单一沉淀池进行沉降实验,多池依次进水、依次静止沉淀,然后出水,周期循环,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周期循环静止沉淀”这种给水处理新工艺。实验结果和实践表明,周期循环静止沉淀工艺与常规连续进、出水的单一沉淀池工艺相比,其沉淀效率明显提高,其出水水质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分别使用生物接触氧化和人工湿地作为核心工艺的两个建筑小区的中水处理站,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满足GB/T 92018—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但两个中水处理站均存在设计规模偏大,处理出水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生活用水定额取值过大、入住率偏低、回用用途单一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2个中水处理站,提出增加中水原水量和回用用途的改造建议,同时,针对新建建筑小区中水回用工程,提出合理确定设计规模和正确计算中水原水量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矿井水水质特点的分析,对传统的矿井水处理工艺和新型的重辅强化分离水处理技术优缺点的比较,提出了符合谢一矿矿井水水质特点的扩容改建处理工艺,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某市受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评价与饮用水净化工艺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我国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水质目标与Ames试验评价现有水处理工艺与模拟水处理工艺的净化效果。为受污染水源的净水工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现有水厂传统处理(T)工艺出水有溴味、氨氮、矿物油、亚硝酸盐氮、酚类、多环芳烃类等多项水质超标,与原水相比,致突变活性进一步增强;2在传统处理之前,增加生物预处理(BT)工艺或之后增加活性炭吸附处理(TC)工艺,均能有效改善水质,降低致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