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休工人王某气冲冲到安全管理部门找说法.15年前,他在一起生产事故中因工负伤,所在单位害怕因为事故而不能评先进,就与他达成口头的"君子协议",由该二级单位"按照工伤待遇"外加每月20元补贴的代价隐瞒事故.可是,最近上任的年轻新班子不认可口头的"君子协议",所以,王某着急了.由此,我想提醒职工,出了事故可不能"私了"!  相似文献   

2.
1981年的一场车祸,使村民邢召富成了高位截瘫,终身不愈.事后双方达成协议,以1.8万元的赔偿款私了.赔偿款不久就用光了,于是他和家属多次给肇事方寄信要求追加赔偿,但肇事方以协议已经达成并履行完毕为由拒绝.  相似文献   

3.
翻开报刊杂志.工伤私了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工伤私了至少有五大不利:  相似文献   

4.
退休工人王某气冲冲到安全管理部门找说法。15年前,他在一起生产事故中因工负伤,所在单位害怕因为事故而不能评先进,就与他达成口头的“君子协议”,由该二级单位“按照工伤待遇”外加每月20元补贴的代价隐瞒事故。可是,最近上任的年轻新班子不认可口头的“君子协议”,所以,王某着急了。由此,我想提醒职工,出了事故可不能“私了”!  相似文献   

5.
翻开报刊杂志,工伤私了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工伤私了至少有五大不利.  相似文献   

6.
翻开报刊杂志,工伤私了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工伤私了至少有五大不利.……  相似文献   

7.
1981年的一场车祸,使村民邢召富成了高位截瘫,终身不愈。事后双方达成协议,以1.8万元的赔偿款私了。赔偿款不久就用光了,于是他和家属多次给肇事方寄信要求追加赔偿,但肇事方以协议已经达成并履行完毕为由拒绝。2009年,邢召富将肇事方某职业技术学院告上法庭,却因已过20年的诉讼时效而败诉。2010年他又提起上诉,最  相似文献   

8.
1981年的一场车祸,使村民邢召富成了高位截瘫,终身不愈。事后双方达成协议,以1.8万元的赔偿款私了。赔偿款不久就用光了,于是他和家属多次给肇事方寄信要求追加赔偿,但肇事方以协议已经达成并履行完毕为由拒绝。2009年,邢召富将肇事方某职业技术学院告上法庭,却因已过20年的诉讼时效而败诉。2010年他又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15日起,在北京市道路范围内,机动车之间发生的追尾等29种交通事故可私了。 可私了的29种交通事故:追撞前车尾部;变更车道未让本车道车;支路车未让干路车;转弯车未让直行  相似文献   

10.
近期,编辑部收到了浙江省富阳市的一名工友袁强的来信。信中,袁强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工伤索赔经历,并想通过我们杂志向广大工友们呼吁受到工伤后,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不要与老板私了。为此,我们专门请工伤保险专家周华中老师对工伤私了这一普遍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私开矿致3人死亡3000元火化“私了”云南曲靖市东山镇新村办事处阿楚克冲子赵富宝无证开煤窑,于3月7日凌晨2时发生冒顶,致使3人死亡。赵富宝得知发生事故的消息后不向有关部门报告,匆匆与死者家属协商,以每人3000元计发抚恤费而“私了”,并将死者用木柴...  相似文献   

12.
某企业有位员工在操作机床时不慎发生了事故,手指受伤。当时,该企业的老板为了逃避罚款,遂私了了事,没有如实上报工伤情况,只是对受伤职工作了一次性赔偿,让其继续上班。岂料,在后来的日子里,该职工的受伤手指未能痊愈,并且有恶化趋势,还影响到另外未曾受伤的手指,不得不作了手指截肢。最后,因工伤待遇问题,双方还打起了官司,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从目前情况看,工伤私了的现象还不是少数,有的企业为了名声或怕被处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职工受伤后,迫于饭碗和生计,或者为了暂时多得一分赔偿,也同意隐瞒不报。其实,工伤私了其害无…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关于死亡事故的赔偿标准一是太低,二是标准不一致.由此产生的后果不仅使私了现象增多,增加了社会隐患而且怂恿了极个别肇事者采取故意至受伤者死亡的手段来减少自身的赔偿损失,严重危害了基本的人性道德标准.本文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损失赔偿理论"的新思路,即针对死亡者因生命丧失带来的三大损失提出了科学的赔偿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使死亡赔偿力求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在现如今这个经济贸易发达的时代,合同无处不在,每个企业,每个个人,只要与对方打交道,就不可避免地使用到合同,和对方建立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因合同而起的争议和纠纷也就不在少数。所以,严格审查合同,是企业与对方“打交道”时为自己设立的第一层“保护伞”,能为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对即将产生的法律风险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正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关键在于"合理"二字,不应机械分离这两个时空概念。2014年8月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情况,并公布了4起工伤保险行政纠纷典型案例。其中,工伤保险行政纠纷典型案例——何培祥诉江苏省新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新沂市人社局")工伤认定行政案,对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以至集体企业中,工伤私了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肯定是企业负责人的私利在作怪。出了工伤事故,于伤者,家属是不幸的事,对企业当然也是损失。但既然出了事故,就应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办事,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你好:工作中我不小心压到了双手,失去了劳动能力,但是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保险,公司态度也不明确。我该怎么做?是走法律途径好还是私了好?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你的情况,首先要能确认劳动关系。可以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隐瞒事故害莫大焉袁焕谦近几年来,各工矿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多数企业安全目标已纳入其中。近闻不少厂矿企业的车间、班组发生工伤事故之后,为了小集体的荣誉和工资奖金不受影响,他们把重伤报成轻伤,轻伤变无伤,并将少报和瞒报的作法称之为“私了”,而受伤职...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到某石化企业基层班组走访,看到培训员正在补充《师带徒协议与记录》。笔者翻了翻《协议》,发现前几页是师傅和徒弟的个人资料,后几页是教授的内容,内容都是后补的。笔者把师徒俩叫到跟前,经再三询问,他们才告知并没有"正儿八经"地按照《协议》的要求来做。在不少企业,在新员工入厂和日常员工培训时,经常采用导师带徒的形式:师傅根据生产实际,为徒弟讲解生产工艺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时有消费者因为汽车质量问题得不到解决,而采取"怒砸××车"、"牛拉××车"等极端的维权方式,既表达了愤慨,亦显示了无奈。那么,一旦遭遇汽车质量纠纷,到底该由谁说了算?真的由生产者或经营者说了算吗?下面,笔者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