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两种常用呼吸器罩体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生产配方及硫化条件下,NR罩体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2.0MPa、撕破强力为41.3KN·m-1,高于CIIR罩体材料的13.2MPa和35.5KN·m-1。NR罩体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原因在于其能够产生应变诱导结晶;NR罩体和CIIR罩体材料的回弹率分别为60%和16%,芥子气在两种罩体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6.85×10-13m2/s和2.10×10-11m2/s,CIIR罩体材料较低的回弹率和优良的阻隔性能均与分子结构中占优的异丁烯链节上密集的侧甲基有关;NR罩体和CIIR罩体材料的Tg分别为-55℃和-36℃,说明NR罩体具有较好的低温使用性能,较大内摩擦损耗所导致的分子链运动能力减弱是CIIR罩体材料Tg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液态化学毒剂在各向同性非孔聚合物薄片中的扩散行为适合采用一维恒定源非稳态扩散模型进行描述。本文采用"沾染-圆盘"法对芥子气液滴在天然胶罩体和氯化丁基胶罩体中的扩散行为进行了考察,并通过Arrhenius关系式获得了相应的表观扩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芥子气在两种罩体材料中的扩散行为能够很好地符合一维恒定源非稳态扩散模型和Arrhenius关系式,扩散活化能分别为48.3KJ/mol和64.0KJ/mol,相应的指前因子分别为3.78×10~(-3)m~2/s和3.05×10~(-2)m~2/s.  相似文献   

3.
防毒面具罩体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先进面具罩体材料的使用情况及罩体材料选择因素,指出了我国面具罩体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常用罩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防护能力,并重点介绍了广泛应用的丁基橡胶以及其共混材料。此外,还对罩体材料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4.
面具罩体设计概述 罩体是指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中使面罩各部件(如眼窗、呼吸气系统、通话器和阻水罩等)组成一个整体的骨架,一般由橡胶制成。罩体设计不仅要确定罩体的总体结构及与各部件连接的接口结构和位置、大小等,而且要确定与人员面部皮肤起密合作用的密合框的结构型式和尺寸大小,涉及面罩十多项技术指标,是面罩总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罩体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面罩总体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煤矸石的合理利用,结合集配、压碎值、膨胀崩解性分析煤矸石的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组成、活性等分析煤矸石化学性质,采用不同无机结合料对其进行针对性改良。分析煤矸石及石灰、粉煤灰混合料作用机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回弹模量试验对煤矸石材料路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平面磨床在进行铸件磨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采用一般的除尘装置捕集和净化粉尘,效果往往不理想。天津光电通信公司研制成功的集尘式平面磨床除尘器,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 该装置针对磨削加工产尘特点,有效地控制了粉尘的飞扬和扩散。装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吸尘罩的尺寸为60×45×38厘米,罩体内设有活动挡板、活动拉门和回水挡板。活动挡板在罩的底部,用来控制吸尘罩和工作台面的间隙,加强密封性能,它可沿导轨做往复运动。活动拉门为有机玻璃制成,安装在操作侧,可防止粉尘外逸。该拉门设有导轨,可左右移动。当磨床使用冷却液加工时…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既满足充填工艺要求又能够降低成本的新型充填材料,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热电厂粉煤灰/炉渣比例、膏体质量浓度和水泥含量等因素对膏体充填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据此确定了材料最优配比。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炉渣比例的增加,坍落度、扩展度和充填体强度均呈现先较大幅度增加然后又缓慢减小的变化趋势,料浆泌水率呈近似负指数规律降低;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坍落度、扩展度及泌水率均随之显著变小,充填体强度近线性增大;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充填体强度随之显著增大,坍落度、扩展度和泌水率均呈现缓慢减小的变化趋势;材料的最优配比为粉煤灰、炉渣和水泥的质量比为 20∶48∶6,质量浓度为 74%,此时料浆流动性和充填体强度完全符合充填开采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裴蓓  陈立伟  路长 《火灾科学》2011,20(2):94-98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海绵、榆木屑、棉布和包装箱纸板四种易发生阴燃导致火灾的多孔材料的燃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强度是影响材料燃烧性能的首要因素,辐射强度越大,燃烧性能越好;含水量对多孔材料的燃烧特性有较大影响,增加一定含水量后,一方面可降低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为:引燃时间明显延长,燃烧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网状铝合金材料的阻隔防爆性能,基于多孔材料的阻隔防爆机理,采用抑爆材料抑爆性能测试装置和可燃气体爆炸箱及高速摄像机,研究材料在不同填充密度、不同留空率下对液化石油气的燃爆压力的影响,及液化石油气火焰在填充材料的爆炸箱中的传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填充密度为35 kg/m3、留空率为5%时,材料抑爆性能最好;当抑爆材料在容器内的填充密度一定时,其燃爆压力随留空率增加而增加;与未填充材料相比,填充材料后火焰衰减;此外,得到填充密度、留空率和燃爆压力间的数学拟合公式。降低留空率、增加填充密度能够更好地提高阻隔防爆性能。  相似文献   

10.
森林防火避火罩是由金属铝箔与玻璃纤维织物经黏合剂复合的材料制成。采用稳定度高、受热面小,冷却性能好的三角形结构设计,具有反热辐射、耐高温等技术性能。当扑火人员被林火围困时,进入避火罩中能防止火场高温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也起到隔绝热气流和烟尘的作用,并能呼吸到清洁的空气,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1.
高水速凝材料浆体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速材料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其体积比合水率达90%,称为“点水成石”。高水材料加水制成净浆可用于煤矿巷旁充填和灌注:高水材料具有不同于水泥的团结特性,可团结粘土、污泥和矿山尾砂等工业废料,高水材料与上述骨料加水后制成砂浆,输送浓度为60~7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输送性。在此重点介绍高水材料浆体的流变特性研究的成果,包括高水材料浆体的类型、流变特性、屈服应力、结构粘度与浆体浓度的关系,以及高水材料浆体的输送特性和管道阻力的计算公式,以便更好的推广和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 防毒面具密合框位于罩体内侧的周边,是面罩与佩带者面部贴合的部分或部件,由橡胶材料制成。在传统结构的面具中,密合框与罩体主体是一个整体部件,如常见的我国59型、64型及87型防毒面具等;在新结构的全脸式面具如意大利SGE1000型面具和德国Draser futura面罩中,这两部分为两个独立的部件,罩体主体用聚碳酸酯、有机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海洋看起来神秘而具有魅力,但是海洋环境同时又属于一个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危险的灾害环境,特别是一些金属材质的材料若是处于海洋环境中,就会很快出现破坏或者劣化,这些间接的或者直接的腐蚀作用,将会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海水腐蚀不仅会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损耗,同时还会导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聚丙烯复合材料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应用ANSA软件建立发动机罩和行人头部冲击器的有限元模型;参照欧盟EC 78/2009行人保护法规要求,选取碰撞危险点;应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相同结构下聚丙烯复合材料发动机罩和钢制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能力以及静态刚度,比较不同配比材料发动机罩的吸能特性和头部碰撞损伤的相关加速度值,并针对铰链处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发动机罩在保证刚度的条件下,有明显减重效果,并在头部碰撞区域对行人头部有较好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瓷砖釉面上制备了良好光催化活性TiO2薄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瓷砖釉面TiO2薄层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光催化降解率与液层厚度符合指数关系。在太阳光照射下,釉面瓷砖TiO2薄层材料能对甲基橙有效地降解。  相似文献   

16.
1 防毒面具罩体材料发展历史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化学武器用于战场后,由于杀伤效果显著,迫使交战各国必须采取防范措施,个体防护装备随之出现,从浸渍硫代硫酸钠、苏打、水和甘油的湿式纱布口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赤泥进行焙烧、酸浸活化,作为环境修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试验表明,焙烧酸浸后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8,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0.9 mg/mL,吸附时间40min,吸附率为80.62%。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该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这种吸附更趋向于单层吸附。对比几种不同吸附材料粒状活性炭、粉末活性炭、赤泥、焙烧后酸浸赤泥及焙烧赤泥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可以看出焙烧酸浸后赤泥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仅次于粉末状活性炭,而高于赤泥、粒状活性炭及焙烧赤泥。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矿井水泥封孔材料硬化过程体积收缩及加入膨胀剂导致强度下降的问题,基于硅酸盐水泥,以聚丙烯酰胺为囊壁,包覆铝粉形成膨胀剂微胶囊,与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三乙醇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早强剂联合使用,制备一种可达到早期强度与膨胀要求的矿用封孔材料;通过膨胀性能、抗压强度等测试,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外加剂对水泥封孔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氯化钠掺量(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比)为0.5%、硫酸钠0.5%、三乙醇胺0.05%、AMPS1%、铝酸钠1%、铝粉微胶囊0.1%,1天抗压强度达到4.2 MPa,3天抗压强度达到6.7 MPa,膨胀时间延迟4 h,膨胀率达到19.32%,可实现强度与膨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降噪减振复合阻尼钢板,已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化工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共同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 复合阻尼钢板是利用约束阻尼层的原理,把两层金属板采用特殊阻尼材料粘接来起,使其具有较高的损耗系数,达到降低噪声、减少振动的目的。它和传统的由自阻尼层相比,阻尼材料的用量仅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损耗系数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30~150℃的温度范围内,损耗系数达到0.2~0.4,并具有较好的机械特性和加工性能,是增加钢板阻尼的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由于它的夹心结构,俗称“三得利”复合阻尼钢板。 “三得利”复合…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新型材料的阻火抑爆性能,采用抑爆性能测试装置,对比分析新型材料在不同填充密度、留空率下对最高爆炸压力的影响;对比最佳填充密度为35 kg/m~3的金属材料与填充密度为22.4 kg/m~3新型材料在不同留空率下的最高爆压,分析2种材料的抑爆性能;对比2种材料中的火焰传播过程,分析两者的阻火性能。结果表明:当填充密度为22.4 kg/m~3、留空率为5%时,新型材料抑爆性能最佳,最高爆炸压力仅为27 kPa;与空爆状态相比,填充新型材料后最高爆压明显下降;留空率为5%,填充密度为22.4 kg/m~3时新型材料的阻火抑爆性能均优于填充密度为35 kg/m~3的金属材料。降低留空率、增加填充密度能够有效改善新型材料的阻火抑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