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来到加拿大,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在去往落基山的途中.我们看见路边上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块鹿或熊的警示牌,这是提示开车的司机,这里经常会有鹿和熊走过,要警慎驾驶,注意保护野生动物。有时,我们的车辆还要穿过一些人工修筑的水泥通道。这是为野生动物铺筑的桥梁,便于它们能顺利通过。司机告诉我们,在落基山脉的国家公园,不仅是野生动物不准猎杀,就是一草一本也不允许据为己有,更不准带走,如果被发现或抓住,政府将给予很重的罚金处理,情节严重的会罚得你倾家荡产。行驶的途中,时而能看见一群一群的…  相似文献   

2.
“最好的小城市”、“5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之一”、“20个最繁荣小城之一”、“最佳搬迁目的地”、“顶尖绿色之城。最佳退休之地”、“家家看得见风景的城市”。美国各种媒体上这些数不清的褒奖之辞说的是哪里?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IBM公司安全智能部……一连串国际知名的美国联邦级科研机构和大公司。为什么都选择落户在这个小城里?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国内外发展情况的研究,解读出:大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基础;人类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自然生态生活;自然生态是人类文化艺术的源泉;必须重新反思以往的文化理念和生存观念。  相似文献   

4.
5.
生态区建设的实践不仅使闵行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不断改善,公众环境意识得到了不断增强,也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环境与经济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发展局面已经在闵行区呈现。  相似文献   

6.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中通过回顾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指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同时指出我国当前仍处于人与自然关系相对紧张,矛盾日趋严峻的状态,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我们不能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并付出巨大代价的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健全法制,加强监管,政策引导,公众参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生态兴则文明兴。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是人类发展潮流,并已产生两种主要道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西方生态现代化。两者之根本任务均是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黎敏 《沿海环境》1999,(1):14-15
在人类迈向新世纪的庄严时刻,一个声音、一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声,在轻轻地呼唤着人们.她,就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诞生,昭示着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又开始步入了一个更加辉煌的崭新阶段.这将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壮丽、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次文明变革.使人类从屈服自然;到征服自然,经过数千年的大搏斗后,又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生机,将把人类的发展从由于环境资源的日益枯竭,而逐渐步入死胡同的途中,引入到阳光灿烂的地带.  相似文献   

9.
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共生。我们可以从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与基本途径、重要意义出发,深入探究生态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剖析和谐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和谐的破坏作用,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通过分析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阐明了以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 《环境》2022,(5):10-13
<正>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内容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已经两次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题目进行集体学习,这是第三次。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10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具备多种地貌类型,如:平原、丘陵、台地、高原和山地等,在气候分布上中国南北跨越五个气候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因此,中国各个地区拥有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观资源。就人与自然和谐的森林生态旅游的构建进行分析,把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定义为森林生态旅游,注重旅游开发、建设、经营中的森林自然资源保护,为解决森林旅游破坏环境等关键问题提出有关发展措施,引发森林生态旅游的思考,为今后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于2022年12月26日以线上会议方式举行。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研讨会并在主论坛作主旨发言,在此摘登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汕尾,一片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土地,曾诞生了彭湃、马思聪、陈炯明、黄鼎臣、彭仕禄、柯麟等众多名人,而这里碧海蓝天,青山绿水,美丽的山海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建设生态省是实现这一目标,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选择和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缓解人与自然日益严重的道德冲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使命,人类构建的新的生态伦理,应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新的生态伦理的主要规范 1、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有赖于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将会对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