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勇  肖爱 《环境保护》2014,(17):57-59
现行"环境噪声污染"的立法界定包含"超标"和"扰民"双要件,但是一方面,这一判定将未超过排放标准的大量环境噪声排除在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外,与社会观念和环境法基本原理存在分歧;另一方面,以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而非声环境质量标准作为判断要件,未能体现环境保护的预防性和污染者责任原则。本文重新界定了"环境噪声污染",将"双要件"改为"二选一"的形式,以排除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指出,为进一步完善法律要件的判断途径,应建立环境噪声污染损害鉴定机制,理顺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以及产品噪声标准等各类噪声标准之间的关系,同时规范各类噪声标准的名称与适用范围,确立声环境质量标准在噪声污染法律判定中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现行<噪声法>第二条界定"环境噪声污染"给实际执法带来的不便和依法管理环境噪声污染难的弊端以及不适合新时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需要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意见,阐明了修改后具有便于实际依法操作、保护区域声环境质量和体现立法的公正公平性等好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近几年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黄石市城市区域分布特征,对其环境噪声污染状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价,提出控制对策,为改善城区声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判定是否承担噪声污染侵权责任首先是对噪声污染的概念的界定,现行法律对该概念的界定主要采用“超标+干扰”的主客观相结合要件,实践中出现了扰民但噪声不超标的情况,由于不符合“环境噪声污染”概念而难以得到救济.对噪声污染概念的重构需要考虑到行政法中和侵权法中该概念的不同,其蕴含的价值区别.参考国外立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应将超过忍受限度作为对噪声污染概念界定的标准之一,在保护人身的同时将对财产的保护也纳入保护范围之内.在环境噪声污染侵权中,法院在适用法律裁判案件时,不应运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环境噪声污染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从单项点源治理走向面源综合治理,从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介绍了大连市金州区环境保护局率先采用网格法开展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工程面积达20km^2,并通过专家鉴定验收。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建设为加速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整治,提高区域声环境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奎屯市为研究对象,对奎屯市2011年城市区域噪声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上年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从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划分、暴露在各等效声级下的网格面积和人口数几方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奎屯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人口数量的增加,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建筑、社会生活等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提出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奎屯市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噪声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称为城市环境问题的四大公害之一,是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对象。文章对中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研究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淄川区环境噪声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并从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的角度出发,对淄川区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与评价,分析了淄川区环境噪声污染的原因、现状及特征,对噪声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降噪措施,以期为改善淄川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建议在以后的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在全面布设测点并长期噪声监测的基础上,开展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这对经济和城市规模都在快速发展的淄川区而言,都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沈阳市中心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城市用地主导功能的不断细化,部分区域声环境状况亦发生变化。根据《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市噪声管理,遵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不断扩大声环境达标功能区面积,提高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要求各地市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和调整工作,促进各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标准值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类别昼间夜间0类50分贝40分贝1类55分贝45分贝2类60分贝...  相似文献   

1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实施以来,环境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对捍卫有声世界的尊严,净化我们的声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环境噪声污染依然严重,噪声管理仍处在被动局面,面临的难题颇多。难题之一:“干扰他人”难以界定。现行《噪声法》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条件是超标准排放和干扰他人。超标可根据监测结果和环境标准判定,而“干扰他人”,在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却没有明确规定。首先,噪声污染是一种主观随意性很强的感觉污染,无明确界限。比如:优美动听的歌声,对欣赏者是…  相似文献   

11.
以齐齐哈尔市城区声环境质量监测为依据,探讨了城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樊丹  付强 《环境保护科学》2008,34(2):124-126
对抚顺市环境噪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抚顺市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建立和划分,制定出抚顺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具体保护措施。为加速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提高抚顺市声环境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环境噪声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既要选择噪声源界外测点,又要选择其相邻方区域内测点,并按标准规定对测量值进行背景值修正。本文提出环境躁声污染应以所产生的环境躁声排放是否超过其所在区域环境躁声标准来判别。  相似文献   

14.
张宝  刘叶玲 《环境保护》2014,(14):51-53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提供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例类型】环境民事案件【案例名称】贺某等诉天津新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噪声污染责任纠纷案【主要争点】污染设施在先的侵权责任认定【污染类型】噪声污染【裁判情况】一审判决认为公路管护者与房地产开发商承担责任;二审改判高速公路管护者承担责任。【案件概要】鑫源小区紧邻唐津高速公路,小区业主贺某等以交通噪声污染为由将公路所有权人新展公司及小区开发商鑫源公司等诉至法院。一审认定新展公司和鑫源公司应分别承担50%责任。二审认为噪声污染系源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应由新展公司承担责任。【案例启示】城镇化的快速展开使得居民区不断向工业区靠近,企业排污权与公众环境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于污染在先、居民在后的"迎向污染"问题,可否因污染设施的"先占"而使污染行为正当化?本案给出了否定答案,但也留下了诸多疑问。  相似文献   

15.
深圳城区噪声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近年深圳市区域环境噪声及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深圳市交通声源是长期影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因素,其根源在于城市机动车辆增加迅速,路网过密,而配套设施跟不上,造成对城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相对集中,城区声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是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法律依据,自1996年颁布以来,为我国声环境质量改善和解决居民噪声污染投诉等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管理思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环境噪声问题日益增多,噪声扰民案件数量逐年上升,环境噪声污染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现行《噪声法》实施20多年,有些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噪声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进一步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噪声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为将来《噪声法》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铁岭市"十五"期间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分析了铁岭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的特点,提出了铁岭市"十一五"期间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实现城市环境噪声规划目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从单项点源治理走向面源综合整治,从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的一条新路子。金州区环保局率先开展了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采用网格法,工程面积达20km^2并通过专家鉴定验收。为加速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提高声环境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据1990-1994年玉溪市综合评价,大气质量为中度污染,逐年加重,大河水质劣于Ⅴ类,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超过Ⅱ类标准,交通噪声超过Ⅳ类标准。为此,必须在大气、水和声环境等方面对污染源采取措施,严格管理,以逐步改善环境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20.
赵传升 《陕西环境》2003,10(2):17-19
1前言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从司法的层面上讲,环境噪声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类,在民法上属于相邻关系的范畴,污染者侵犯了相邻方的相邻权及生命健康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出妨碍,赔偿损失。同时,在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了环境污染特殊侵权的无过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