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进入法制化和社会化阶段,并在立法上有着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很多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但缺少一部权威的、综合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气候变化应对法",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和具体举措,并以此法为  相似文献   

2.
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事关全人类福祉,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推进国家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当前国际经验看,国际社会从一纸框架性公约到各国开展履约行动并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承诺,气候立法对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具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义务。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有利于展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任大国形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已建立起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地方、各行业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再次把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问题提到重要位置,系统总结梳理气候变化治理相关国际经验,对于推进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法治化、制度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纳入立法  相似文献   

4.
田丹宇  王琪  祝子睿 《环境保护》2021,49(20):69-72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形势,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芬兰等欧洲国家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修法,将碳中和纳入法律,依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成效显著。本文介绍了欧洲地区整体立法进展和各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修法情况,梳理分析了法国、丹麦、芬兰三国气候变化立法的历程、机制和成果,借鉴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经验,提出我国应坚持先立后破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路线图,发挥专业机构在科学立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立法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欧委会坚持将民航纳入排放交易系统。欧盟已经通过指令立法程序,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将在欧盟境内起降的所有欧盟和非欧盟航班排放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系统(EUETS),试图通过“上限—交易”的模式来限制航空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文解读了欧盟这一法律和政策,并分析了欧盟将国际民航纳入EUETS后,中国的航空公司、乘客及航空减排政策和行业发展将受到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应对2021年欧盟公布的《欧盟关于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本文跟踪《提案》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分析其对全球及中国贸易、减排路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将对全球贸易及产业链竞争格局产生影响,也将冲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框架,进一步侵蚀发展中国家权益。中国应继续推进产业与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探索制定碳税制度,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际气候规则话语权,以维护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7.
一、气候变化治理的司法转向 (一)立法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呈现"疲软"的弊病 作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政治等诸多错综复杂利益博弈的国际综合议题,以气候谈判为主要应对之道的国际立法模式越发陷入"治理疲软"的窠臼.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国内外脆弱性研究工作,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内涵、城市地区气候变化脆弱性成因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等方面已经展开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城市地区当务之急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积极主动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联邦层面的气候政策立场摇摆,气候立法进程迟滞,特别是2022年6月30日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判决限制了政府对电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的权力,被联合国秘书长称作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挫折。一、美国联邦气候立法进程迟滞美国联邦层面尚未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在美国国会试图制定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的努力未果情况下,美国环保局主要在《清洁空气法》框架下实现对温室气体的管理。1970年《清洁空气法》的主要管理对象是大气污染物,立法目的在于防治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5,(12)
<正>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我们要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方之一,也是联合国最主要的气候变化科研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发起国之一。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  相似文献   

11.
<正>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2.
路相宜 《环境保护》2022,(16):70-73
<正>今夏,全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国内也出现超强高温天气,并引发话题关注,气候变化成当前最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于近期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在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做出系统谋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中国城市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花园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这将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谈判进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中国需予以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经过多年努力和协调,国际社会形成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主的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资金和技术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4个主要手段。如果把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事业比喻为一座大厦,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则是构造这个大厦的砖瓦。在这4个因素中,  相似文献   

15.
<正>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所面对的最大的可持续发展挑战,需要国际层面与中国层面的双重努力来应对。中国针对气候变化这一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应对分为国际与国内两方面。一、国际层面在国际层面,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UNFCCC)的缔约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积极  相似文献   

16.
上期《环境经济》的封面文章——《应对气候变化:财政政策有作为》,使读者对气候变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去年的哥本哈根大会期间,来自中国财政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及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向外界公布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积极作为,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积极的姿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践行者。目前,中国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一系列努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方兴未艾。我国作为一个能耗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能源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整合和应用多学科研究成果以最大程度地使区域和全球获益。今天,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社会科学的视角被引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气候传播的关注重点是如何使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更准确、高效地传播到目标受众,从而调动更多利益相关方一起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中。考虑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成效发  相似文献   

20.
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谈判方面,近几年的UNFCCC缔约方大会已将其列为重要议题,而且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最容易达成共识的议题;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现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制定相应的适应战略、计划或行动方案在不断加强自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在管理手段或政策工具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机关和多边开发银行已经检验了把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纳入EIA的内容中的可能性。在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适应仍处于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