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综合概述目前我国电子废物环境管理困境及其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按BOT(建设-运营-转让)建设方式规划电子废物回收处理项目的建议,简述了BOT目方式的基本特征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EPC模式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的基础是ESCO项目融资,既有建筑ESCO项目融资结构优化是实现融资效益的有效途径。基于国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融资特点与经验梳理,探讨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融资结构优化的有益启迪,提出基于融资结构优化的ESCO项目融资效益提升策略:提升自身融资能力,降低ESCO项目融资风险;构建既改项目融资链,拓宽ESCO项目融资渠道;建立融资结构优化机制,提高ESCO项目融资效益;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ESCO项目融资成本。以期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项目融资结构优化来增强融资有效性,驱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概述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实施模式及其效果:探讨了建立中国PRO机构的可行性;提出了虚拟企业利用规模化资源共享来为群体用户提供信息化服务的设想:论述了"污染源"回收与无害化资源综合利用将成为下一轮投资热点的理由;简述了我国WEEE回收处理网络建设与推广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发起单位下一步工作部署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当中面对的最大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然而资金问题制约了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中融资约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和市场各尽其责、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体系的想法,并以最新的环保项目融资为切入点,为政府与市场的融资合作创新提供了一些思路,最后建议通过实现循环经济融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和结构合理化的“三化”来实现循环经济融资的最大、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苏州市迫在眉睫的垃圾围城问题,苏州市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与光大国际合作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的首个BOT项目。为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及其资源化过程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量和效率,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同时,光大国际推动"静脉产业园"建设,通过对产业园的规划,同园区内合作者建立契约机制,不断提标改造与自主研发,实现产业园内项目间相互依存、相互耦合,从而达到了规模效益以及对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污染的最小排放,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本案例为国内其他城市利用静脉产业园来综合处理城市固废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分析研究了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即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电力节能减排法规体系建设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中国环保法规建设的发展和现状,重点分析了电力SO2排放控制的法规、行政要求;介绍了电力行业供电煤耗、烟气脱硫、脱硝、废水排放等节能减排成效。对法律间存在的不够协调,法律与法规、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一致性、配套性以及法律本身存在的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从改革发展、体制变化、环境性质、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工频电磁场、火电厂脱硫、排污收费、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域限批等要求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再生金属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提出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手续复杂、融资条件不足是再生金属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企业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强调建立产业间的互助基金,既可以满足产业资金需求,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还可以拓宽投资渠道,从资本方面推动再生金属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包装物回收是控制包装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对我国包装环境问题法律调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包装物回收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如何建立科学的包装物回收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市场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必须通过法律调控的方式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当前的重点是建立有利于其发展的经济刺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