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鸿宇 《环境》2006,(12):19-19,26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而言,建设绿地、养护绿地的代价是昂贵的,绿地边上往往还插着“绿草萋萋、请勿践踏”的牌牌,告诫向往绿地的市民们绝不可有“一亲芳泽”的非分之想。当绿地的“社会效益”仅剩下远距离愉悦眼球时,老百姓将绿地讽为“绿色政绩工程”,官员们则常常认为不该为这一“奢侈品”买单,因为它不创造GDP。  相似文献   

2.
中国森林状况中国在林面积1.34亿公顷,占世界的3.9%,在林覆盖率14%。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08公顷,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6公顷,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0.5公顷,发达国家人均占有1.07公顷。中国森林总蓄积量97.89亿...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中国经济庞大而且增长速度最快,但是它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而且很可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更加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在20世纪末期终于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从总量到规模,在众多的工业领域中,中国位居世界前茅,甚至拉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这一切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何止是梦寐以求!  相似文献   

5.
黄暄 《世界环境》2014,(3):66-67
<正>自中国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以来,已有22年了。在这22年中,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从过去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然而,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已留下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其中之一的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今,在大多数中国的城市,蓝天白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无论你是百万富翁,还是贫困户,面对雾霾天气渐渐变成了"家  相似文献   

6.
李舟 《环境保护》2007,(5B):55-57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已达1.2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出境旅游者达3100万人次。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中国正努力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迈进,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繁荣兴旺;同时,中国旅游产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美国梦会变成世界的恶梦吗?对于中国13亿人口,美国梦正在变成中国梦。数百万的中国人已经过上美国式的生活:食用更多肉类,开私家车,出国旅游,像美国人那样把迅速增加的收入用于其他开销。尽管这些美国生活方式的消费者还只是中国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已经变得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8.
当新世纪的春风再次吹拂到您的脸庞之时,改版后、崭新的《世界环境》将呈现在您的面前。《世界环境》过去是目前仍然是全球唯一一份由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创办的综合性环境刊物。她主要介绍全球性环境时事,环境问题和世界各地区、各国环境状况,以及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轨迹和动态。杂志(中英双语)自创办以来,以联合国有关机构、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广大读者为对象,深受读者欢迎和好评,在国际环境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一册《世界环境》在手,尽览世界绿色风云,洞悉世界环境动态,掌握各国环保走…  相似文献   

9.
汤有志  张洁红 《环境保护》1999,(8):37-39,44
笔者在简要回顾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和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说明了世界环保产业及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就对目前世界环保科技进展的研究,及对中外环保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的了解,探讨了中国环保整体实力及面对环境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因应之道。  相似文献   

10.
就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的时候,国际舆论密切关注中国是否会提出一个“碳密度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机构负责人更是预计中国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世界领袖”。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前后,凭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此类舆论国人已经听到不少了。很显然,这其中有对中国发展真心诚意的称赞,但也不排除有些是别有用心的捧杀。如果国人真的因此而陶醉,则祸事不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