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维护湿地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环境监测现状,初步构建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以期推动白洋淀生态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黑龙江省湿地生态环境特点,研究讨论了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优先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使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逐渐减退,面临着入淀水量减少,干淀频繁、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剧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的功能。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环境监测现状,探讨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以此来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环境监测现状,探讨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以此来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态环境角度论述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现状,针对具体现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遥感监测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对于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卫星准确反演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研究以杭州湾河口湿地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实测数据,采用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析了该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结合高分1号卫星影像,运用半变异函数对该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探讨了高分1号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用于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监测的最佳遥感尺度,分析该植被指数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构建和应用了杭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遥感监测模型。结果表明:高分1号卫星NDVI监测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最佳尺度为19×19像元,利用该尺度及构建的遥感监测模型所得到的杭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研究证明利用高分1号卫星可快速有效地监测杭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开发利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论述了湿地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适宜于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监测体系尚未建立;评价的时空范围狭窄,可持续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缺乏累积EIA。  相似文献   

7.
航运工程的开发与建设会对河道所处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河道型湿地,因此在环评阶段如何分析航道建设对湿地的影响尤为重要.主要通过航运工程本身的特点和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进行结合,通过使用GIS叠图法、生态机理分析方法分别从土地利用资源、湿地水资源、鸟类行为等方面进行影响分析,提出在航运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湿地重建、支流保护"、鸟类监测等措施,以保护航运过程中的湿地生态环境,为航运工程生态影响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对莲花湖湿地物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监测及统计的基础上,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赋值标准,从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四个一级指标及十五个二级指标对莲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莲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总评分为67分,结果表明莲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处于优秀水平,应继续加强对莲花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管理。研究结果将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莲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造纸废水灌溉海涂苇田的盆栽实验和苇地田间实验,考察了造纸废水对芦苇生长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利用造纸废水修复芦苇湿地,不仅可以提高芦苇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改良土壤,此方法对周围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2006年秋季对北大港湿地进行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调查,并结合对湿地核心区-北大港水库进行的鸟类、鱼类、植被状况、空气、水质、土壤状况等调查,采用张峥等人提出的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和人类威胁等6项指标组成的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评分值R为67.7分,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水平,生态环境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因此,今后要加大对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滨海湿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针对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特征,划定区域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生态红线制度的落实和滨海湿地开发利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例,基于陆海统筹原则,建立滨海湿地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区选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性的评价,划定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提出分级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存在于城市区域内或城市边缘地带,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其生态功能不同于自然湿地。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城市湿地面临湿地面积缩小、生态系统变脆弱、水体环境受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调研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现状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例,阐述城市湿地的作用和价值,归纳分析了城市湿地主要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哈尔滨市开发建设中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洞庭湖区湿地垦殖强度大,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恶果。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由此认为,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敦煌阳关湿地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明显的特点。人为活动对该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不合理利用,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湿地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等的严重威胁。这也对该湿地功能的发挥和可持续利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敦煌阳关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阳关自然保护区内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规划湿地、开展湿地资源监测、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本文对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滨海湿地是地球上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众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量滨海湿地退化甚至消失。针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湿地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本文综述了基于微生物和植物的滨海湿地有机、无机污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探讨了这些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滇池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垦湿地和改变用途会引发一系列生态恶果。目前,滇池湿地面积大减,生态功能减弱,应抓紧时机,恢复重建滇池湿地,以维持其整体生态功能,促进整个滇池生态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自然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由于哈尔滨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功能遭到的严重的破坏。文章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定量化地分析人类对城市自然湿地的影响程度,探讨城市自然湿地可持续保护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达到城市自然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素有北国江城和化工城之称的吉林市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污水大量产生,不仅污染了松花江河道,还威胁着下游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全。因此,治理污水,建设生态自然河道,保护地下水源,是当务之急。本文围绕在吉林市松花江下游段开发人工湿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提出建设性设想,探讨可行性措施。本文认为:人工湿地生态环境的建成,将使水质得到很大程度的净化;同时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开发旅游产品,推进旅游市场;增添城市水景观,提高城市品位;还可以使人们走出都市,回归大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