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长期运行中的膜污染控制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60  
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探讨造成膜污染的原因和膜污染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膜内表面微生物的滋生和膜外表面污泥层的附着是造成本试验膜污染的重要因素.采用2% ~5% 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在线药洗可以有效地去除膜内表面滋生的微生物,使膜过滤压差下降7.7~52kPa;停止进出水,加大曝气量进行空曝气是去除膜外表面附着污泥层的重要手段,可以使膜过滤压差下降3.8~10.8kPa;采用处理出水进行反冲洗虽然有时可以使膜过滤压差出现较大程度的降低,但随之会出现出水水质恶化,膜过滤压差急剧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多年环境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外环境综合调查的分析框架,试图为繁杂的外环境调查找到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该框架包含二个分析层次:调查系统层次与调查因素层次,同时对各调查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2只载人舱缩比球壳模型的疲劳试验,通过理论方法对比分析了压差法与外压单独作用下球壳的应力状态,验证了超高压深海环境下内外压差法模拟球壳作业环境的可行性。同时,为降低球壳外部交变载荷对试验设备的损伤,并有效缩短试验时长,提出一种计及超高压深海环境下采用内外压差法开展的多结构并行疲劳试验技术。根据该试验技术进行了近7 000个循环周期的双球串联疲劳试验,有力地保证了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周期。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技术长期有效可靠,可为同类型试验提供技术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托FLNG(LNG-FPSO)开发南海深水气田已经是我国的必然趋势,南海恶劣的环境条件严重制约了FLNG产业的发展,尤其是LNG外输已经成为制约FLNG开发南海气田的关键技术因素,本文陵水FLNG外输系统的进行研究,从使用环境限制、设备性能、外输周期要求等综合因素进行外输系统比选研究,最终提出适用于南海FLNG的外输方式,解决了南海FLNG的外输难题,为后续的FLNG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评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10年来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影响因素评价矩阵,对当前的主要污染控制政策进行了系统评估,提出了未来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基本走向:一是完善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重点环境管理制度,三是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陶瓷膜运行过程中各个操作参数的分析,分别得到影响膜通量和COD去除率的各个参数相关度大小排序分别为:跨膜压差〉滤液粒径〉滤液浓度〉过滤时间〉错流速度;跨膜压差〉滤液浓度〉过滤时间〉错流速度〉滤波粒径。通过对过滤液粒径2.09μm,流速1.0m/s,时间20min,跨膜压差不同的情况,进行跨膜压差和过滤液浓度的实验.寻找合适的最佳运行操作压力为0.15MPa。灰色分析结果表明。跨膜压差和过滤液浓度是影响膜通量和COD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设计和实际运行过程中.把以上2个因素作为主控因素,对延长陶瓷膜使用寿命和保证COD良好去除效果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主研制的一种次毫米过滤组件,实现高浓度污泥的折衷分离,考察了ρ(污泥)(10~30 g/L)、组件孔径(0.10~1.00 mm)及压差(水头差:30 cm H2O,90 cm H2O)对次毫米过滤通量和平均通量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因素主次分析方法,探讨了三因素对平均通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ρ(污泥)、组件孔径及压差条件下,过滤通量随时间均呈负指数形式衰减;三因素对平均通量的影响程度为ρ(污泥)>组件孔径>压差,ρ(污泥)与平均通量呈负相关,组件孔径、压差与平均通量呈正相关.同时,通过解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次毫米平均通量的表达式,为试验设计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建恩  吕恒林  冯伟 《环境工程》2011,29(6):103-106,131
在分析空调系统变流量运行调节的基础上,提出了变温差控制并给出了控制方案。变温差控制过程不仅具有负反馈,而且具有正反馈,能较好的适应空调负荷的变化。比较分析了变温差控制、定温差控制、定压差控制的节能性,变温差控制的节能潜力最大,是一种最佳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9.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对系统性能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反映污泥中微生物特性及构成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到污泥特性和系统的处理效果。但由于EPS影响因素众多,因而目前尚缺乏标准的分析方法。文中对EPS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废水基质以及工艺运行条件如污泥负荷、溶解氧、停留时间等,并对不同的EPS提取方式及其组分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随着人们对EPS及其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必将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处理效果的有效控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真空热试验红外加热笼运动驱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兴华  周艳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2):38-42,68
目的解决在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单纯依靠红外加热笼自身设计,无法兼顾高、低温工况外的热流模拟需求问题。方法设计一套运动驱动系统,并应用于型号试验,通过调整红外加热笼的相对位置,调节不同工况下外热流模拟能力。结果该系统满足空间环境模拟器机械和电接口要求,克服了真空热试验环境高真空、超低温等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红外加热笼的平稳可靠移动,使其最大、最小辐射热流密度等指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真空热试验中,通过运动驱动系统适时调整红外加热笼的相对位置,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工况需求,并提高外热流模拟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11.
岩溶露石是石漠化生态系统要素之一,它对岩溶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岩溶露石的加热效应成为石漠化治理的一个障碍,开展岩溶露石生态修复对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是岩溶环境典型的石生耐旱药用植物,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是岩溶环境开拓土壤...  相似文献   

12.
长期污水灌溉后林地土壤中磷的含量与移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尽可能地削减污水携带的N、P进入湖泊,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水被直接喷灌到新西兰罗托鲁阿市的Whakarewarewa森林,并建立了污水灌溉林地处理系统的长期定位试验地以评价生态系统对污水携带营养物质的同化能力.为查清长期污水灌溉土壤中P的数量、迁移淋失及其环境危机,对11a污水灌溉后火山灰土壤中磷的积累、再分布进行剖面分层采样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H、TP、Olsen P、M3P、M3Ca和M3Mg在所有灌溉处理区的表层土壤(0~10 cm)均有显著(p0.05)增加,部分增加的显著性达到20~40 cm土层或更深层次土壤.大多数随灌溉而进入土壤的P被保存在上层土壤(0~40 cm)中.土壤Olsen P和M3P的浓度在中、高水平处理区的20 cm以上土层中超过了环境临界值(Olsen P为60 mg.kg-1;M3P为150mg.kg-1),磷饱和率(M3PSR)数值同时显示表层土壤对P的吸持已近饱和,预示土壤磷素有随下渗水向下移动的潜在可能.常规土壤采样以60 mg.kg-1 Olsen P测定值为环境临界值,可解决土壤剖面中磷的下移监测难题.以M3P与M3Al、M3Fe的摩尔比计算的磷饱和率(M3PSR)作为长期污水灌溉林地处理系统中土壤磷向下移动的环境危机临界值参数指标已不是很理想,对新的磷饱和参数的研究是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碱平衡失调是渔洞水库水生生态系统失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文章立足工作实际,分析渔洞水库pH值异常变化成因,藻类的生长与N、P的联系,pH值异常变化与藻类优势种群的出现以及藻类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鲢鱼、鳙鱼控藻利弊。分析认为:保护好渔洞水库水资源需要在水环境的保护上建立长效机制,在水量和水质方面认真、彻底做好相关的工作,切实把预防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放在突出位置,把有效去除N、P等(特别是P)营养物质,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作为根本性任务。  相似文献   

14.
亚磷酸盐降解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和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太湖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利用亚磷酸盐(+3价)的细菌P1.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P1菌与所有已知菌的同源性都很低,属于未知的新菌株.P1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pH6.5~7.0、温度30℃.P1菌能以亚磷酸盐为唯一磷源生长,在60~100mg P/L的初始亚磷酸盐培养条件下,100mgP/L的亚磷酸盐培养基中亚磷酸盐减少量最大(11%),培养基中生成正磷酸盐的比例最高1.6%.初始亚磷酸盐浓度越低,碱性磷酸酶(BAP)活性越高,60mgP/L的亚磷酸盐培养基中BAP的最高活性为1.86mol PNP/(L菌液·h).P1菌可能通过BAP将亚磷酸盐转化成生物体内所需的磷源.  相似文献   

15.
北运河上游昌平区化肥面源污染年际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2014年、2017年260份调查问卷和582个土壤样品及年度农用化肥总量为依据,梳理了昌平区年际间施肥量、土壤养分、氮磷环境风险和污染源变化,以期为北运河上游化肥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比于2014年,2017年粮食、果类蔬菜、叶类蔬菜和草莓的化肥平均用量分别减少了26.3%、25.5%、20.4%和...  相似文献   

16.
王琰  牟秀娟  徐承芬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6):823-831, 837
本文基于2015年以来莱州湾海洋环境公开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莱州湾海域水质、富营养化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并针对海湾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莱州湾海域水环境和富营养化状况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无机氮的含量大幅降低,富营养化面积显著减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小清河和黄河入海口附近污染依然严重,海湾水环境质量较2001年有所退化,主要表现为平均pH和溶解氧浓度小幅降低以及氮磷比失衡加剧;海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限制因素为生物密度波动较大,互花米草入侵亦对海湾生态环境健康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建议按照“陆海统筹、河海兼顾、协同共治”的治理思路,强化对污染物采取“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的综合防控措施,建立莱州湾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科学核算总氮、氨氮等重点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采用“削减排放”和“增加容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重点污染物有效防治,推动莱州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7.
云南寻甸中全新世降温事件的石笋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寻甸仙人洞X1石笋进行高精度的TIMS-U系测年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寻甸地区8000aB.P.以来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寻甸地区8000aB.P.以来石笋记录的古气候环境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气候期:中全新世8000—5560aB.P.为气候适宜期,显示印度季风由强盛逐渐减弱的趋势,气候温暖湿润期,与太阳辐射增强引起的北半球季风环流加强有关;中全新世中晚期5560—4400aB.P.为季风转变期,显示印度季风减弱并快速退出、萎缩,东亚冬季风加强并快速推进,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气候为干冷期;中全新世晚期4400—2000aB.P.,显示东亚冬季风逐渐减弱,东亚夏季风有所增加,气温有所回升,但气候变化的波动大。研究还表明,全新世以来石笋记录的气候变化非常不稳定,在千年尺度上表现为台阶状,在短尺度———百年尺度上呈锯齿状波动。石笋记录的突发性气候波动事件,与冰芯记录极为相似,反映低纬度地区石笋记录的季风气候与高纬度及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极好的相关性,这对于认识现代气候系统变化以及对未来十年、百年尺度的气候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lft 3D模型的大鹏湾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污染源调查和污染负荷估算的基础上,利用Delft 3D数学模型对大鹏湾现状和未来条件下的水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模型试算法估算出大鹏湾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在现状和未来条件下,大鹏湾整体水质良好,沙头角海及印洲塘的水质有下降的迹象.预测除了这2个次区外,其他次区的污染负荷到2015年仍未超出其水环境容量,建议深港双方政府采取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方法,以确保大鹏湾水质在现在和将来都能符合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建筑施工质量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介绍了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和建筑施工质量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然后对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进行探讨,探讨了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的现状和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的预防,通过对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分析,可以得到在建筑施工中,为了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就要加大投资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由此引起的水污染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对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贡献。氮磷是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重,中国氮磷排放控制标准愈趋严格和完善。为有效改善水体环境和水质,进一步完善营养物质控制标准,有必要制定纳管企业氮磷预处理环保标准,并深入研究以确定基于生态分区的营养物基准,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