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社会统筹互济的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10年来,走过了极不平凡、硕果累累的发展历程.工伤保险逐步覆盖所有职业人群,基金保障能力成倍增长,待遇水平大幅提高,管理服务不断规范,经办能力不断加强,保障了工伤职工权益. 2013年5月9-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全国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总结《工伤保险条例》颁布10年来的工作,分析当前及今后的形势,并就事业单位参保、扩大工伤预防试点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相似文献   

2.
《江苏劳动保护》2004,(2):39-40
今年1月1日起,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对于广大职工来说,最关心的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职工哪些权利。新的《工伤保险条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赋予了职工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正>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实施3年来,总体现状如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推动制度落实?为此,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了《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实施三周年调研报告》,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了座谈。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其中第四十一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  相似文献   

4.
林静 《劳动保护》2011,(2):74-75
从2011年1月1日起,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对于新条例实施中的若干热点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陈刚作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5.
梁泠曦 《中国安防》2011,(3):108-111
《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规范和推进工伤保险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伤保险制度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完善。为此,国务院于2010年12月20日颁布了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本次修改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亮点,本文将一一为众安防企业及员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规范和推进工伤保险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伤保险制度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完善。为此,国务院于2010年12月20日颁布了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本次修改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亮点,本文将一一为众安防企业及员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11,(2):72-73
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取得显著进展,在保障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和工伤认定范围,增强了参保强制性,大幅度提高了工伤待遇,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截至2012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9亿人,9年来累计享受待遇人数达816.8万人,基本实现了工伤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同时,各地也反映,在实施新修订的《条例》过程中,有一些政策、标准和程序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为全面准确地施行《条例》各项规定,规范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确定和支付,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和相关用人单位的权益,我部拟定了《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共有18条,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内容,现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9.
林静 《劳动保护》2011,(7):10-11
2011年7月1日即将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将对全面提升和推进工伤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具体了解《社会保险法》实施后,给工伤保险事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记者走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副司长鲁士海,请他解读今后工伤保险工作的新思路。记者(以下简称记):2011年7月1日起《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将给工伤保险工作带来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被国务院指定为全国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省 ,包括工伤保险的各项改革。1989年 ,海口市先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在海口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海南省职工工伤保险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 ,于1992年1月1日以政府令颁布正式实施。以后经过总结经验 ,修订提高 ,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颁布了《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条例》 ,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同年4月省政府颁布《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以省级地方立法颁布工伤保险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多了。2年多来,工伤保险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2年参保人数已经达到了8500万人,比《条例》实施前增加了4000万人;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的完善、制定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工伤保险开始覆盖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制定了国家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认定等政策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工作原因是工伤认定的三大要件.《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虽已经过1年多的实施,然而,就"特殊职业""特殊行为"的工伤要件构成的认定,实践中还不时有分歧发生.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准确理解"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工作原因",作出正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了对《意见》的出台背景、过程、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有一个更加详尽的了解,本刊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刘梅. 记者(以下简称"记"):刘司长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意见》的起草背景. 刘梅(以下简称"刘"):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至2014年7月1日,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实施正式满3周年。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是由社会保险法创设的制度,于2011年7月1日生效,是指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拒绝向未参保的劳动者赔付时,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再由社保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追偿。2012年6月,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条例》较之先前原劳动部及地方性有关部门规章规定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和内容,并重新规范了工伤保险征缴、认定、赔付过程中的原则性问题。为深入学习和领会《条例》的精神,本期推出《工伤保险条例》系列解读并对争议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至今。相较于修订前的版本,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比如扩大了《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单位范围和工伤认定范围,大幅度提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工亡补助金标准,以及将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住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是事关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与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相比,条例增加了许多新规定.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职工患了尘肺病等职业病,其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应在申请主体、申请期限、申请材料等方面注意哪些问题?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应当向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2010年12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对工伤认定的程序作出了新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规定了工伤认定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中确立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至2021年,这项制度已经在曲折中向前迈进了10年。10年中,各地先行支付的具体情况如何?面临哪些难题?应从哪些角度入手,完善这项制度?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就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国务院新《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施行。由于江苏省依照法定程序修订《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工作尚未完成,为做好新老《条例》过渡期间的衔接工作,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关于实施新〈工伤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处理意见》),对补助标准等问题给予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