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se of a pregnant woman with polychemotherapy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for rhabdomyosarcoma of the face and cessation of fetal growth with disappearance of amniotic fluid after the first course of therapy.  相似文献   

2.
3.
沈阳市城区土壤和灰尘中铅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沈阳市城市土壤和灰尘中铅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区土壤中全铅含量为26~2910.60mg/kg,平均为199.72mg/kg,是对照(33.30mg/kg)的6倍,是沈阳市土壤背景值(22.15mg/kg)的9倍;沈阳市区灰尘中铅浓度范围为19.58~2809.90mg/kg,平均为220.06mg/kg,是对照(37.97mg/kg)的5.8倍;沈阳市土壤和灰尘中铅分布空间差异大,局部污染比较严重,灰尘中铅与土壤中铅的分布规律趋于一致,铁西区铅浓度最高,其次是和平区、皇姑区和于洪区的交界处以及大东工业区;土壤和灰尘中铅含量与距污染源的距离成反比,与距地表的距离也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北方旱农区玉米自然降水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针对我国北方水资源匮乏日益严重的状况,利用CERES-Maize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北方旱区玉米自然降水生产潜力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北方旱区玉米的水分生产潜力大小排序依次是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的玉米自然降水生产潜力大约为11000kg/hm2,干旱区大约在5000kg/hm2,但同时半湿润区潜力的年际间波动性也最显著,干旱区则相对较为稳定。我国北方旱区东部的玉米生产潜力高于西部,但南北方向潜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密云水库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与氮磷流失规律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密云水库石匣小流域对农田、林果地、荒草坡、村庄等4种不同类型的非点源污染发生区,进行降雨、径流量、径流水质同步监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区地表径流和泥沙中氮磷污染物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径流中总磷的浓度以村庄最高,其次为坡耕地、林果地和荒草坡.村庄径流的溶解态磷浓度为荒草坡径流的10倍.不同地表径流中的溶解态氮浓度的差别较大,村庄最高,其次是耕地、荒草坡、林果地.在降雨初期,随着径流量的增大,径流中总氮的浓度迅速降低,呈线性递减;此后随着径流的减少,总氮的浓度下降速度极其缓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吸附态磷占总磷的比重都在90%以上,与泥沙结合的吸附态磷的浓度远大于溶解态磷的浓度,吸附态磷是磷流失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6.
罗璇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0):144-146
基于研究区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形数据,选用生态意义较明确的景观特征指数,定量分析了普兰店市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普兰店市旱地景观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其面积比例为47.1%,林地景观的面积比例也较大,草地和沼泽地的面积比例较小.平均斑块面积0.82 km2/个,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5,优势度指数为0.73,均匀度指数为0.62;(2)大部分旱地景观分布在普兰店市南部,林地景观大多分布在北方.城乡用地、水田则相对集中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3)普兰店市的生态环境指数为0.40,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一般.  相似文献   

7.
The mechanism of flow turbulence, sediment supply conditions, and sediment transport patterns that affect the adsorption of cadmium ions onto sediment particles in natural waters are experimentally simulated and studied in this study both in batch reactors and in a turbulence simulation tank. By changing the agitation conditions, the sediment transport in batch reactor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bottom sediment-dominated sediment and suspended sediment-dominated sedi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of bottom sediment i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suspended sediment, but the sediment transport pattern does not affect the final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cadmium.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arameters of an adsorption isotherm are the same regardless of the sediment transport pattern. In the turbulence simulation tank, the turbulence is generated by harmonic grid-stirred motions, and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is quantified in terms of eddy diffusivity, which is equal to 9.84F(F is the harmonic vibration frequency) and is comparable to natural surface water conditions.When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of flow is low and sediment particles stay as bottom sediment, the adsorp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low, and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compared with that of suspended sediment is negligible in the 6 h duration of the experiment. This result greatly favors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heavy metal pollutant transformation in natural rivers. When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is high but bottom sediment persists, the rate and extent of descent of the dissolved cadm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tank noticeably increase, and the time that is required to reach adsorption equilibrium also increases considerably due to the continuous exchange that occurs between the suspended sediment and the bottom sediment.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in the batch reactor and those in the turbulence simulation tank reveals that the adsorption ability of the sediment, and in particular the adsorption rate, is greatly over-estimated in the batch reactor.  相似文献   

8.
世界谷物产量与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谷物产量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有明显地区差异。谷物产量的综合气候资源利用效率以欧洲最高,为2.78,其后依次是北美洲1.43,大洋洲1.43,亚洲1.40,南美洲1.12,非洲最低,为0.61。相对光能利用率(%)从0.03(安哥拉)至0.76(荷兰),热量利用效率(kg/1℃·ha)从0.03至2.03(荷兰、瑞典),降水量利用效率(kg/·ha)从0.35(安哥拉)至8.71(荷兰)(表1-4)。光热、降水量与作物要求的条件配合较一致的地区,谷物转换效率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容易发挥效率。世界农业气候资源谷物利用潜力很大。中国比高产国家利用效率低主要是单产利用效率低,应以提高单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张良佺  邵迪 《环境工程》2011,29(2):20-23,47
对流化床厌氧反应器的流化及反应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床层实际初始流化流速umf为0.138~0.154cm/min,与理论计算值0.143 cm/min一致;在一定范围内,流速增大有利于反应量的提高,当流速为0.414 cm/min时,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量达到最大,其值为4.66 mg/(L·min);适当提高流速有利...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湖北、广东、上海及北京5个碳交易中心2015~2020年的日交易数据为基础,设置了Ave、Med、Max、Min4种交易情境,采用TGARCH-VaR模型对不同情境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境下碳排放交易市场风险存在差异,各情境的市场稳定性、政策响应度均存在一定规律:Ave情境碳现货收...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WAO/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催化湿法氧化 (CWAO)是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十分有效的物理化学方法 ,本实验将该方法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使用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本研究着重研究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降解速率的影响 ,建立了温度与速率常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 (Co/Bi)在降解垃圾渗滤液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中利用高压反应釜并使用催化剂 ,在封闭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研究温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总有机碳 (TOC)和COD的去除率均显著增大 ;用Elovich方程可以描述垃圾渗滤液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速率常数k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并建立了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式 ;反应液 pH值在反应过程中先迅速降低 ,之后缓慢上升 ,主要由于反应初期生成了大量的有机酸 ,而随着有机酸逐渐被降解 ,反应液 pH值缓慢上升 .通过本研究可知 ,以Co/Bi作催化剂 ,利用CWAO降解稀释后的垃圾渗滤液 ,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但本研究仅探讨了温度对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有较大的影响 ,其它反应条件如氧化剂、催化剂用量以及垃圾渗滤液浓度等对CWAO法降解效率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铊,铊中毒及铊在生态系中迁移径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铊属于分散元素,独立矿物稀少,极难形成独立铊矿床。铊世界年产量约15吨,几乎都是从有色金属选冶产品中作为副产品顺便回收。我国铊资源比较丰富,按相同等级资源相比,我国铊储量居世界首位。铊的地球化学性质受其电子构型和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制约,铊原子处于基态时的电子构型为6S26P1。铊有两个地球化学价态,正一价和正三价,在自然界多数呈正一价。铊具有低温成矿,亲硫和高温分散,亲石的双重地球化学性质。铊是有用元素,也是有毒元素。铊被广泛用于超导、电子、合金、光学、化工、玻璃和医药等工业。铊的毒性对哺乳动物比汞、隔、铅、铜、锌还强。铊对生物有毒害,高含量的铊对人体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铊病,甚至死亡。由于铊矿床的开发利用,使采挖出的含铊岩矿石和冶炼矿渣堆积地表,在长期风化淋滤作用下,使释放的铊进入地表水体、土壤、植物、动物和人体生态链,故引起铊环境污染和铊中毒。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Fe^2 螯合剂吸收.铁粉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x的新工艺.通过对脱氮后气、液相组成的分析,重点研究了脱氮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处理后气体中没有产生N2O,脱氮液中也没有NO2^-和NO3^-形成,脱氮过程中NO全部被铁粉还原成了氨;在无氧的条件下,脱氮量与铁粉消耗量的比值(摩尔比)为2/1,在有氧的条件下,脱氮量与铁粉消耗量的比值为1/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脱氮的化学反应.同时还确定了本实验的在反应条件下脱氮液中氨的平衡浓度。  相似文献   

14.
于2005年夏季(8月)和冬季(12月)在南京市的市区和近郊区各选择了20家具有不同房屋特征的住户,分别对其室内空气中SO2、HCHO和TVOCs的浓度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室内SO2、HCHO和TVOCs在温度高、相对湿度高、空气流通量大的夏季,浓度都会超出标准值,这3种物质的浓度在冬季会有所下降装饰和装修材料是室内HCHO和TVOCs的主要来源,同时厨房内的烹调活动对室内TVOCs的浓度也有一定的贡献.市区和近郊区室外空气中SO2的浓度都较高,且I/O值≤1,因此,可推断室外空气中的SO2是室内空气中SO2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王楠  毛亮  黄海波  张进忠  周培 《环境科学》2012,33(3):802-809
为研究平原地区都市农业区域地表水非点源氮素的时空分异特征,揭示非点源氮污染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连续监测了上海南汇新场镇果园村地表水中总氮和无机"三氮"(硝态氮、铵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①水文期和土地利用类型共同影响地表水中氮素的空间分布.受果园影响的地表水中硝态氮(NN)浓度较高,铵态氮(AN)浓度较低,各监测点氮素浓度在多雨期差异较大,在少雨期差异较小;受居民区和工厂影响的地表水中NN和AN浓度相差不大,各监测点氮素浓度在多雨期和少雨期差异都较大.②冬、夏季风风向可能影响果园村地表水中氮素的空间分布.③春雨期总氮(TN)、NN和AN的空间变异大,梅雨期和冬季少雨期略大于秋雨期和盛夏少雨期;亚硝态氮(SNN)与之相反.④5月溶解性有机氮(DON)是果园区地表水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占TN的质量分数达到76.1%;其它季节则以溶解性无机氮(DIN)为主,占TN的质量分数平均达到83.2%.⑤果园区NN的季节变异比居民区大,居民区AN和TN的季节变异比果园区大.  相似文献   

16.
刘晶晶  李敏  曲博  其美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1):2040-2046
以野鸭湖湿地中扁秆藨草、芦苇和茭白3种优势挺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和有机磷进行分级提取,分析了不同形态磷的含量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了植物对磷素的潜在吸收机制.结果表明,根际Ca-P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根际,Ex-P、Fe-P和Oc-P相反.4种形态有机磷含量均为根际高于非根际,表现出累积的趋势.根际Ca-P/TP值显著小于非根际,说明植物将有效性低的Ca-P形态大量转化为其他形态无机磷以供自身利用;根际HR-OP/TP值小于非根际,而MR-OP/TP大于非根际,表明稳定有机磷形态有向活性高的有机磷转化的趋势;TIP/TP均为根际小于非根际,而TOP/TP根际大于非根际,推测根系在吸收利用磷素的过程中主要吸收无机磷,同时积聚大量有机磷供转化后利用.  相似文献   

17.
滨河湿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其与河水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河湿地的发育与退化过程受河流水文过程的显著影响.以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盂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滨河湿地地下水位变化(特刖是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野外定位观测,深入分析了滨河湿地地下水水位与洪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滨河湿地地下水位受河水水位影响显著,地下水位的波动幅度与河岸距离之间存在明显的负指数关系,调水期内这...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土壤钴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维钧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16-118
对云南省土壤钴元素背景值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土壤钴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中位值16.0mg/kg,几何均值14.88mg/kg,95%置信区间0.92~41.17mg/kg,背景值高于全国,接近南方部分地区。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合理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分析实验室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实例,确立高锰酸盐指数测量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讨论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值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量化,求得其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影响其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测量熏复性。在高锰酸盐指数值为4.17 mg/L的水样测定中,扩展不确定度为0.08 mg/L。  相似文献   

20.
丁冬梅 《环境科技》2007,20(2):31-32
利用泥鳅鱼在淤泥中寻找食物的生活习性,通过分析不同时期采集的泥鳅体内的重金属浓度,监测河流或底泥的污染程度,即可以把泥鳅作为河流或底泥污染程度的敏感指示动物.建立了用ICP-AES同时测定泥鳅鱼体内多种元素的方法,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6.0%~106%,精密度RSD为1.7%~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