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荣 《轻工环保》1995,17(1):31-35,48
本文综合我国造纸废水的实用技术,有物化技术,也有生化处理技术,为造纸废水处理工作者提供了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也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制浆废水先经HC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先经气浮处理,然后,2种废水混合一起进入SBR反应器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最终出水实现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生化处理系统中的污泥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我国目前最大排放的印染,造纸,制革等碱性工业废水进行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的技术,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该技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少,特别适用于缺少技术和资金的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生化-铁碳微电解-生化、生化-铁碳微电解-混凝沉淀、混凝沉淀-铁碳微电解-生化3种工艺降解造纸废水COD的效果,考察了铁碳微电解法对造纸废水生化性能的改善。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后的造纸废水,其生化性能得以增强;相对混凝沉淀出水,铁碳微电解出水采用生化处理作为后续处理工艺更佳,其COD去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了废纸造纸所产生的废水的处理问题,生化处理则是在一级气浮处理的基础上开始,同时,进行相关的深度处理,在造纸生产线上进行中水回用,通过使用,该工艺能够满足造纸污水的处理要求,运行稳定,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芬顿试剂预处理难降解的二硝基氯化苯废水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二硝基氯化苯废水经芬顿试剂处理后,废水COD去除率达70%左右,脱色率91%以上,可生化值CODB/COD从0.068上升到0.86以上,处理后的出水可生化性好,对生化过程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生产废水治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经驯化的专门细菌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取得了有效的生化处理效果,确保了接触氧化二段生化处理效果,CODcr,降解效果超过85%,再辅以混凝沉积CODcr降解效果〉92%,满足抗生素药厂生产水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8.
生化法处理废纸再生造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再生造纸废水的组成、性质进行了论证 ,并通过典型工程实例对再生造纸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指出以生化为主的处理能有效的治理再生造纸废水。  相似文献   

9.
应用气浮法处理造纸废水,适合于废纸造纸厂。经气浮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也可以回用于生产,实现生产用水的闭路循环。免去了生化处理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造纸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江涤 《环境导报》1998,(5):13-15
探讨生物法处理造纸黑液,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培养单细胞生物而获得的菌体蛋白质。利用产朊假丝鄄母C.utilis发酵亚硫酸造纸液可生产SCP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碱度化学吸收二氧化硫,是烟道气脱硫和污水回用的新思路。生化处理出水具有水量大、碱度高的特点,对酸有较强的缓冲能力。试验证明,生化处理出水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好,去除率可达95%以上。与海水脱硫方法相比,用水量少,且吸收液pH值高。借助生化反应可增加生化出水的碱度。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二氧化硫去除率高,能耗低,运行费用省,投资少,勿需化学药剂,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含裂隙介质地下水污染物输运与生物降解非线性方程组数值求解方法。用三次迎风插值方法计算裂隙介质中常见的场变量陡变化问题,用劈裂算子法,解决了方程中对流扩散过程与生化过程非线性耦合,并对快速生化反应项,利用对流项与该反应项的特征时间量级估算,给出了求生化过程作用子步的时间步长估算办法。用上述方法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解析和实验结果对比,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维水质模型对珠江口夏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收支进行了研究,量化了各动力学过程对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这对于深入了解珠江口碳循环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用2006年7—8月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模拟效果良好.研究表明,珠江口夏季有机碳呈明显的空间变化,其浓度总体上从口门向外海逐步降低,底层递减幅度大于表层;表层平均浓度为2.42 mg·L~(-1),底层平均浓度为1.91 mg·L~(-1).此外,有机碳在垂向上的分布与水体层化紧密相关,层化水域中的有机碳浓度随水深迅速下降,非层化水域上、下层的浓度差异不大.有机碳收支结果则表明,珠江口不同水域有机碳的物理、生化过程差异明显.在内伶仃洋,有机碳分布由物理过程主控,其主要来源与消耗分别为径流输送和沉降,两者分别约占该区域有机碳输入总量的83.80%、83.18%;在中伶仃洋,有机碳分布受物理和生化因素共同调控,其来源以生化产碳为主,动力输送为辅,主要耗碳项为沉降;在外伶仃洋,其西侧水域的有机碳主要来源与消耗分别为径流输送和沉降,有机碳分布受物理和生化过程共同调控,其中,物理过程占优势,而在其东侧水域,有机碳主要来源与消耗分别为生化产碳和生化耗碳,有机碳分布由生化过程主控.另外,捕食产碳和氧化耗碳分别是珠江口各生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产、耗碳过程.  相似文献   

14.
短程硝化的生化机理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短程硝化的生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是生物脱氮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运行科学化和合理化的重要依据.基于短程硝化的生化机理、氨氧化菌的电子传递(能量产生)模式,从微生物学和化学计量学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短程硝化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由此可知,短程硝化是一个涉及多种酶及多种中间产物,并伴随着电子(能量)传递的复杂生化反应过程,是基质(NH4 -N)利用(产能代谢)和微生物(氨氧化菌)增殖(合成代谢)两类反应的综合,因此,研究氨氮比利用速率和氨氧化菌比增殖速率动力学则是对短程硝化反应的深层次研讨.并建议采用积分法和微分法来确定动力学参数μnmax、KN、vnmax.  相似文献   

15.
对沈阳市沈水湾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现状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浮动填料生化法的工艺原理,通过对1号线浮动填料工艺和2号线活性污泥工艺运行参数的比较,表明浮动填料工艺在出水水质、抗冲击负荷等方面优于活性污泥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原水性质、处理效果和污泥性质等方面的试验对化学 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化学 生物絮凝工艺来处理城市污水是可行的 ,且出水能够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此外 ,采用化学 生物絮凝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可以节约基建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7.
陈花  张明旭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2):29-32,22
在Monod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描述工业废水的生化耗氧过程Logistic动力学模型,比较了Logistic动力学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的区别。测定了废水的BOD5/CODcr,在此基础上对可生化废水的生化耗氧曲线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动力学模型对生化耗氧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并比较各种不同稀释倍数时的kLog和S0。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稀释比的增大,耗氧过程的动力学参数kLog和计量系数S0增大,且S0和废水的BOD5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金属矿物的生物组构与生物化学作用的关系,作者认为金属矿物的生物组构的反应与生物化学作用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黄连素废水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素废水成分复杂,COD高且难降解,废水可生化性差,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沈阳某制药总厂黄连素废水采用深井曝气工艺处理。该方法存在需要大量清水稀释、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等缺点。内电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铁屑中的铁和炭组分构成微小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以充入的废水为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利用内电解预处理黄连素废水,COD除去率高达93.1%,并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的的BOD5/CODCr值由处理前的0.08提高到0.41,为后续生化处理和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奠定了基础,且运行成本低,易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硝化抑制剂的加量对生化需氧量值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D作为衡量水体受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反映的可生化降解性是其他参数无法替代的。在5日生化培养时间内,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取决于是否存在足够数量的能进行此种氧化作用的微生物,许多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和受污染较久的水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因此测定这种水样时应抑制其硝化反应。通过对特定水体硝化抑制剂添加与否及加量多少对BOD5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并探讨抑制特定水体硝化过程的最佳条件。在严格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特定行业和环境水体的实际样品进行硝化抑制剂添加与否和加量及时间培养曲线等对比实验,通过所得到的比对数据以化学需氧量值与BOD5之间关系为基准,对硝化抑制剂的加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