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轧钢厂在安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近来广泛开展了人性化、亲情化的安全活动。在班组推行“亲情呼唤安全”“情绪挂牌”结流动互保对子的“把三关”安全管理方法,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罗云 《劳动保护》1999,(12):11-13
安全生产,这个人类生存永恒的命题,已伴随着创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的生活与生产走过几千年。但是,在20世纪即逝,新世纪曙光即视之际,站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门槛上,我们最深切地感受到的是一百年来人类劳动安全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变化。百年中,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活动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以及人类文明创造了闪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在2O世纪,我们看到人类冲破“亡羊补牢”的陈旧观念和改变了仅凭经验应付的低效手段,给予世界全新的劳动安全理念、思想观点、方法,给予人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知识、策略、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冯瑾 《劳动保护》2006,(4):36-39
平安幸福的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期盼的。但是你可知道,为了我们的平安幸福,有多少人在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节假日,他们不能与家人团聚共享欢乐;平日里,早出晚归是他们的生活轨迹;仅有的睡眠,也常常被夜晚突然响起的电话打断。他们,就是日夜坚守在安全生产监管岗位上的广大安全监管人员;他们,就是为企业安全生产日夜操劳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是我们平安祥和生活的守卫者,他们就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劳动保护》杂志从本期开始,开设“人物”栏目,我们将用笔记录下这些可歌可敬的人们。[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一是需要“技防”——安全技术保障;二是要求“管防”——安全管理防范;三是依靠“人防”——安全文化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系统的机体,班组则是这一机体的细胞。班组的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班组长要带领员工去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班组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员工的生命安全,班组安全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归宿。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就是生产、生活中违反客观规律发生的火灾现象。没有事故不等于安全,隐患就是危险”、“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人、机、环境,这包括我们的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运行环境、安全状态……”,一大早,在例行安全讲话时,警消队队长沈荣又开始唠叨了。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2006,(9):29-29
作为以“关爱生命”为企业宗旨的上海林正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我们在企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经营上有3大特色:一是依托母公司强生轻工集团在国际上建立起的较为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积极引进安全防护领域的先进理念,不断引进国际上的最先进的安全防护产品,满足生产安全领域“高、难、急”的需要;二是加大产品国产化步伐,在国内建立起大型安防用品生产基地,生产国内企业买得起、用得好的可靠的安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7.
由于长期从事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笔者认为,目前国内一些交通运输单位,对于安全操作技术、安全操作程序、安全操作规章等存在不同的提法,往往将其笼统地称为“安全规定”。其实,它们的基本“定位”应该是“操作技术”,与旨在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的“安全规定”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怎样给“安全规定”一个科学的“定位”,是笔者提出正名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生活和生产中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追求,已成为世界性大趋势,职业安全与人们对社会“苛刻”的安全要求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笔者提出“工业社会安全”的全新概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尽管党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据报端披露,各类事故依然高发频发,事故总量及死亡人数居高不下。剖析其深层次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有资料显示,安全事故多是人为,并非天灾。各类事故中,有70%以上是由于人的行为造成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安全生产只有而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思想、理念和举措,才能最大限度地扼制各类事故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将“人-产品-环境”作为系统,分析了该系统在中各要素对产品的电气安全性的影响,结合有关规范,提出在产品设计中保证电气安全性的具体措施,建议在产品设计中加强电气安全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说起打假大家肯定会想到假冒伪劣产品,但是大家是否发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假”呢?我们是不是也该“打假”呢?请看本文。  相似文献   

12.
晓讷 《劳动保护》2006,(6):62-63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来临,晋城煤业集团专题研究“安全生产月”活动,会议围绕“安全发展、国泰民安”这个主题,决定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组织开展10项活动,并拿出40万元安全奖励基金进行考核、奖励。  相似文献   

13.
“礼让平安行,冲撞祸根生”。是啊!安全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一名中学生,校园安全就较为重要。尤其身为一名住宿生,每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所以学校的安全对于我们来说就更是重中之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和同学们的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在学校里同学们一定要有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第1期的剪影,我们选择将杂志版面中最突出的位置留给了一线的作业人员——贴近安全生产工作最前沿最基础的地方,始终是我们采访的着力点。今年,让我们继续深入第一线,带给您“最基层”的面容和最朴实的笑容,定格安全生产领域中最动人的画面。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走基层”,将那些最真挚的画面与话语展现在您眼前,相信最直观的视觉效果与最简洁的字符,永远能触动我们的心弦。当然了,如果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有让您难抑感慨的画面,请来信来电告诉我们。我们愿意通过您,与广大读者们分享安全生产“动感一刻”。  相似文献   

15.
《现代职业安全》2004,(6):i012-i01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持续、深人地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决定2004年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发展”是指导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针。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领,一着不让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的“一岗双责”制度,是保障安全责任落实的有力抓手。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保证安全生产中促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提高安全的保障能力,实现经济增长与安全生产的同步协调、互促共进。作为区级政府的行政主要负责人,我想结合我区近年来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谈谈如何落实好“一岗双责”。  相似文献   

17.
安全工作的繁杂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抓安全必须强化严肃性、规范性和紧迫性,在抓安全的过程中必须敢于唱“黑脸”。把各项工作抓紧、抓严、抓细、抓实。  相似文献   

18.
浅谈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基本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对安全问题过探索和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极坟代价的艰苦的历程,安全生产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劳动权应该得到保证,这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制度决定的。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主要一条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中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和劳动权,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进程中,安全生产已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相融合、相交集、相影响。因此,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向标”,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人民走向富裕和幸福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安全》2008,(1):70-71
重视职工的生产安全很重要,但是也得十分重视他们的生活安全、身体健康。这样才能全面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有人将劳动代替运动,这是不恰当、不科学的。劳动活动的只是部分器官,有时可能超负荷。而运动是全身各部位的合理运动,这是二者根本区别。让我们重视运动,勿忘运动吧!  相似文献   

20.
职安课堂     
《现代职业安全》2006,(4):91-9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这类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转而开始关注起生活的质量,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其中安全、健康问题更是人们注目的焦点。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每周5个工作日计,一个普通劳动者一年中有260天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占全年时间的70%多。既然要追求平安健康生活,那么“职业安全”问题就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