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胺法烟气脱硫是一种新兴的再生型SO2分离技术,该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可再生、SO2可回收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有机胺法脱硫可处理烟气中SO2浓度范围为0.1%~50%,净化后烟气中SO2的含量可达到29~257 mg/m3。重点介绍了烧结烟气有机胺脱硫的工艺,包括预喷淋装置、吸收装置、再生装置、净化装置等。并指出了该技术在烧结领域的技术难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选用熟石灰Ca(OH)2作脱硫剂的中小型燃煤烟气半千法脱硫工艺和反应机理,研究了浆液浓度、入口烟气温度和烟气SO2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在生物膜填料塔循环液中加入Fe^2+、Mn^2+、Zn^2+、Al^3+四种金属离子,进行了金属离子催化剂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SO2和NOx烟气的影响因素研究和相关净化机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液相催化氧化与生物法同时净化烟气时,当进口气体流量为0.1 m^3/h、循环液流量为10L/h、pH值控制在1.5-3.0,SO2、NOx进口气体浓度分别为1000-5000mg/m^3和300-1500mg/m^3时,净化效果比单一采用生物法时好,SO2和NOx净化效率分别达到95%以上和50%左右,说明金属离子催化剂对SO2和NOx烟气净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喷淋吸收和旋流强化吸收的"联合效应"、重力场和旋流力场的"联合力场"作用原理,研制了脱硫除尘喷淋泡沫柱。分析了喷淋泡沫柱脱硫除尘过程及原理,考察了烟气SO2浓度、吸收液pH值及烟气在柱体中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O2浓度为866.1 mg/m3、粉尘浓度为1 077.2 mg/m3烟气经喷淋泡沫柱处理后,其脱硫、除尘效率分别达到90.9%和97.3%。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规模装置上对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了,主要考察了Na OH和Ca(OH)2浓度、烟气含尘量、钙硫比(脱硫剂中钙的摩尔数与煤中硫的摩尔数之比)、液气比(脱硫剂流量L与烟气流量G之比)、烟气温度、烟气与脱硫剂接触时间以及加氧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脱硫率随Na OH浓度在5%~30%范围内的增加逐渐增加,Na OH浓度高于30%对脱硫率影响不大,Ca(OH)2浓度为10%~12%时脱硫率最高;烟气含尘量由1 600 mg/m3降低到400 mg/m3,脱硫率从95%线性降低到84%;钙硫比为1.1时脱硫效果最好;脱硫率随液气比的增加逐渐升高,当液气比高于15.5 L/m3,脱硫率变化不大;较低的烟气进口温度利于SO2的吸收,脱硫率越高;烟气与脱硫剂接触时间越长,脱硫率越高;氧气的通入将亚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提高了脱硫率,同时可避免结垢。  相似文献   

6.
燃煤锅炉氨法烟气脱硫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周建宏  甘艳  普煜  宁平 《环境工程》2005,23(3):49-50,90
以云南解化集团75t h煤粉炉氨法烟气脱硫工程为例,研究了氨法脱硫的工艺及在燃煤锅炉装置上的应用,监测结果表明:脱硫装置投运后,系统平均脱硫效率达到95 . 92 % ,锅炉烟气中SO2 排放浓度降到135mg m3以下,大大低于排放标准。在此还对运行指标、处理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某热电厂地处我国东部大气污染物防治重点地区,SO2排放浓度要执行35mg/m3的排放限值。电厂2#机组目前采用钙法脱硫,为节能降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根据现有条件,通过现场实地踏勘、技术核算及分析,制定了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方案,并对方案的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采用氧化镁工艺完成2#机组脱硫提效改造。烟气脱硫改造工程实施后,脱硫副产物难以处理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并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当地的居住和旅游环境。研究结果对同类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提效改造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2×300MW机组锅炉燃煤含硫量1.5%,原烟气中SO2含量为3800 mg/Nm3,为了满足净烟气50mg/Nm3的排放要求,本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单塔双循环脱硫工艺,FGD装置脱硫效率可以做到98.3%。  相似文献   

9.
杨福峰 《环境科技》2009,22(6):42-44
介绍了干法脱硫新工艺,对烟气处理量为1500Nm^3/h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高密度循环流化床测试得出实验数据,经实验表明:该工艺经济性与实用性比较优越,脱硫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氨法烟气脱硫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小吐 《环境工程》2015,33(2):80-83
燃煤电厂采用湿式钙法或氨法脱硫,利用喷淋碱液吸收烟气中的SO2。脱硫后尾气含有大量的钙盐或铵盐的固态和液态微粒,这些细微颗粒物气溶胶随烟气从烟囱排出后进入大气,成为灰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了J-TECH氨法脱硫及湿式电除尘(电除雾)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阐述了该技术在传统氨法脱硫技术上的关键突破,经应用验证实际运行脱硫效率大于98%,出口颗粒物浓度小于20 mg/m3,氨逃逸低于5 mg/m3,出口烟气无铵盐夹带,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液相催化氧化原理,以煤浆做洗涤介质进行烟气脱硫。此法起催化作用的Fe2+/Fe3+离子通过SO2、O2和煤中的黄铁矿作用而现场产生。实验过程控制模拟烟气中的SO2摩尔分率和O2浓度范围分别为760×10-6 ̄3200×10-6和3% ̄20%。实验表明,反应温度约在40℃以上时,脱硫率即达90%以上。二氧化硫浓度增大,脱硫率呈下降趋势,与石灰/石灰石脱硫过程类似。在实验范围内,pH值和氧气浓度对脱硫率基本没有影响,实际烟气中的O2浓度完全满足催化氧化反应的需要。随烟气脱硫过程的进行,脱硫浆液中的总铁含量不断增加,说明煤中黄铁矿被不断浸出,故此法在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同时也降低了煤中的黄铁矿硫。  相似文献   

12.
钠钙双碱法烟气脱硫主要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纤维栅洗涤器在实验室对钠钙双碱法烟气脱硫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洗涤器的风速、烟气SO2 初始浓度、吸收液 p H值及 [Na+ ]浓度、液气比等进行了模拟实验 ,得出了它们与烟气脱硫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资源回收型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循环发展.通过建立烟气脱硫装置,参照脱硫工艺运行参数,采用氨水作为吸收剂,在降膜式湿壁塔中对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烟气流速、烟气进口SO2浓度、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运行参数对脱硫...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因燃煤导致的SO2污染危害十分严重。从清洁生产角度出发,通过比较锅炉烟气脱硫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确定氨法脱硫作为化工企业处理锅炉烟气的工艺。介绍了氨法脱硫机理,工艺各系统结构组成,进行了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氨法脱硫工艺可以去除93%的SO2,处理后的烟气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脱硫副产品硫酸铵可以转交给同区域的企业,深加工为优质化肥。说明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企业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生物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效菌株的筛选是重要条件。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高效亚硫酸盐还原细菌SRB,该菌为兼性厌氧菌、弧状菌体、不产芽孢、革兰氏阴性,结合菌落形态等特征,判定为脱硫弧菌属。以单因素实验考查了pH、温度、SO32-浓度、培养时间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和影响因素顺序。结果表明,影响该菌株脱硫能力大小的因素顺序为SO32->温度>pH>时间,最佳脱硫条件为温度30℃、SO32-浓度为4 500 mg/L、pH 6.0、时间4 d,该优化条件下的脱硫效率为81.4%。  相似文献   

16.
烟气干法脱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丽君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2):50-52,58
SO2是我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SO2对人体、植物、大气环境等都会产生很大危害;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SO2污染最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介绍高能电子活化氧化法等几种烟气干法脱硫技术的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现状,给出烟气干法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烧结烟气脱硫装置在全国的分布,分析了几种典型脱硫工艺在不同规模烧结机上的应用现状,发现随着烧结机面积的增加,半干法脱硫应用的比例提高。统计了数十套脱硫装置的运行数据,发现湿法脱硫在控制高SO2浓度烟气、实现高脱硫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综合比较了几种脱硫工艺的运行成本,活性炭法最高,石膏法和氨法次之,CFB法和SDA法较低。氨法和活性炭法的优势在于脱硫副产物不产生二次污染。提出了选择脱硫工艺应考虑的几个因素:脱硫效率、运行成本、脱硫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和多污染物协同脱除。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危废处置公司熔炼炉熔炼炉烟气污染物成分特征,采用"布袋除尘+臭氧脱硝+洗涤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塔"工艺进行改造。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脱硫效率≥98.9%,进烟囱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由改造前的5 466 mg/Nm~3降至60 mg/Nm~3以下;脱硝效率≥72.72%,进烟囱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由改造前的550 mg/Nm~3降至150 mg/Nm~3以下;颗粒物入口浓度15 g/m~3,布袋除尘器出口颗粒物20 mg/m~3,每年可减少颗粒物排放量达17 376.8 t;烟气中的二噁英浓度1 ngTEQ/m~3,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可降至0.5 ngTEQ/m~3以下。  相似文献   

19.
SO2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何减少SO2的排放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适合用作于锅炉烟气净化系统,对于消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及其主要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其污染现状、燃煤电厂湿法、半干法、干法、可回收工艺和联合SO2/NOx工艺等五类烟气脱硫(FGD)技术及其主要的工艺,并对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应走国产化的道路,在具体的脱硫工艺的选择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