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曼哈顿的郊外有一家五金作坊,老板是一位名叫乔·蒙哥马利的年轻人,他在1952年研制出了一种制作自行车的优质铝材,就用所有的积蓄办起了一家小小的自行车生产公司。  相似文献   

2.
他是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他是教育家,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大工作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3.
在超市闲逛,忽然眼球被一小罐红豆吸引。红豆是红的,倒没有什么特别,特别是它的品牌和一段文字。它叫“慢点”,往下写道:“让我们慢下来,等等灵魂。慢点,慢点,让我们试着过一种慢生活,让心灵丰盈,让性灵自在而圆融。”恰巧,写这段话的是一位知名作家,我的朋友——这是他家乡的红豆。  相似文献   

4.
杨子 《沿海环境》1999,(1):27-27
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便会产生许多垃圾.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传统作法将垃圾填埋、焚烧、堆放,这些传统作法均只是对垃圾作简单消极处理,而且这种做法,还会对环境造成第二次污染和破坏,使环境进一步恶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世界各国的垃圾也在以几何级数成倍地增多,如何有效地处理不断增多的垃圾,也就成为许多国家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当历史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垃圾处理技术也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不断涌现,使垃圾处理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局面来,并且充分展现了其诱人的前景.生产“垃圾处理机”这“绿色”机器,给许多大公司制造商带来新经济效益.在日本由于国土狭小,现有的废物埋填场目前已达到最大处理极限,新的埋填场所已很难找到;如何处理不断增多的垃圾,一直是日本各届政府颇感头痛的事情.国内不断增强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欧洲"乡愁小说"在1930年代前后的译介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跨文化实践活动。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途中,被革命现代性压抑的乡土情怀大都呈现为带有强烈启蒙意味的国族言说。而1930年代前后欧洲"乡愁小说"的译介恰恰以对城乡的双向关注,"不合时宜"地回归到"乡愁"本质化的情感内核,即正视人的现代化生成。这主要体现为译者在原乡意识的悖反体验和城乡差异状态下的现代性焦虑两个情感维度。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意念的发生提供了别一视角,也丰富和彰显了中国文学之于现代性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来呀,爬到这边来!哈哈,宝宝真乖,地板又变干净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年轻的妈妈不仅不生气,反而拍着手笑。原来,婴儿身上穿的,是一种特殊的婴儿服装。衣服的前面装着布条,尤其是手臂和膝盖处,都做了特殊处理。这样一来,婴儿在地上爬行的时候,等于在拖地板,当妈妈的自然又轻松又高兴。  相似文献   

7.
“22岁被聘为研究员,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今天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林群话中所指,是刚被中南大学聘为教授级研究员的刘路。因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这位大学生在国际数理逻辑界一炮走红。接下来的事情很让人“羡慕嫉妒恨”——“百万大奖”、“破格聘任”、“推荐参与‘千人计划’评选”……一连串奖励和荣誉砸了过去,迅速使他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发展到2011年,连我们这些躲在时代前沿后面的大龄青年们,也开始无论寒暑每人围一条“微博”,招摇过市,身边“微博”一族越来越多。不像上一辈人经常走亲串友了,我们都流行看“微博”了。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5):101-103
张承志从1978年处女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开始,在作品中展现了草原的各色景象和人物,以及在草地上的各种事,给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张承志在自己的小说里把北方想象成了他的精神家园,并认为已在草原上发现了他一直在寻找的人性美和生命的伟力。张承志小说有着对内蒙古草原的厚爱,一些小说不同视角地展示了草原的上的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浪漫和自由的向往,并在描写草原上的爱情故事时曲折显示了自己的对理想的独特的寻求方式和特定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0.
<正>爱德华·艾比(1927—1989年),美国生态文学作家,以评判环境问题著称。他最著名的作品有小说《故意破坏帮》(The Monkey Wrench Gang)以及非小说类作品《大漠孤行》(Desert Solitaire),其中《故意破坏帮》被称启发了美国环保激进组织——地球优先!(Earth first!)的成立。艾比1927年出生于美国中北部的印第安纳州,他的母亲是一位学校老师并是教堂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上任的部门经理,前不久,我被公司派去日本总部参观学习。在日本下飞机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负责接待的松井仓本把我带到银座大街的一家宾馆里,他告诉我这里是东京最时尚最繁华的一条街,问我要不要出去走走。虽然我有些倦意,但听到"东京最繁华"这几个字,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就让他陪我出去走走,顺便一起吃点晚饭。  相似文献   

12.
曾经是情感作家的周德东转写恐怖小说十年后,又转回到情感作家的路线,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女儿十岁了,他要写一本书当作礼物送给女儿。这本书用心写了十年,正如周德东所说:“我在一个笔记本上记录关兮的故事,每一天的文字颜色都不同,新新旧旧,深深浅浅。手写体是温暖的。我不想用电脑,电脑字冷冰冰的,缺乏情感,代表不了我对关兮的爱。”于是有了这本《关兮美兮》。  相似文献   

13.
鲁迅和池田大作都可谓是墨子的现代传人。鲁迅除了将墨子兼爱平等、为民谋利的思想转化为自身坚韧抗争的性格、正义公平的思想外,他还在小说《非攻》中赞颂墨子反对不义战争,摩顶放踵而利天下的精神。池田大作一生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事业,他称赞墨子是"战国时代有名的行动派和平主义者",并受到墨家学说的深刻影响。尤其是鲁迅小说《非攻》中的墨子形象给他带来了共鸣和启示,使他深刻认识到,推进世界和平必须要坚持用文化和文明"文"的力量来抑制现代军备"武"的力量,而这唯一道路就是要坚持"果断的行动,勇敢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最有成就的作品是名为"威塞克斯小说"的一系列小说。主要内容是描写19世纪后半期英国宗法制农村社会的衰亡,表现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既闪现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又具有浓厚的悲观色彩,体现了哈代思想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5.
国外消息     
日本环境相的警呼日本环境相警告说,如果保持国家目前百分之六点七经济增长指标的话,日本的污染在十年内将与国民生产总值一块增长一倍。他呼吁政府和国民重新考虑国家的长远目标,使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之需相平衡。他还说,福田首相正试图通过制定一项一九七七年财政上的百分之六点七经济增长指标,来克服工商业的衰退。按照这种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在不到十年内就会增长一倍,工业污染的影响也将增长一倍。我觉得没有这种必要,即日本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传统翻译理论对译者思维的不利影响分析出发,探索了关联理论对译者思维的启示作用,提出了关联理论可促使译者思维的焦点从"文本"转到"认知";促使译者采用自上而下的翻译策略;促使译者运用"极小极大原则"使译文达到最佳的交际状态等观点.旨在阐明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中的译者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寄托了无数人希望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然而,童话之都没有童话,一切都是围绕着利益的争吵,会议的最终结果让人失望。一时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签名盛传网络。  相似文献   

18.
金庸,原名查良镛,他是一位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在他之前,武侠小说向来是不入流的,普遍被视为低级庸俗的作品,不为主流文坛所接纳,而金庸武侠小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格局,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内涵逐渐走入了主流文坛的台阶。金庸的武侠作品可以用一幅对联来体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天",这些作品部部经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作品曾被多次重印,发行量过亿,并且多次被改编成为电视剧、电影,成为人们观看的焦点。大学之中开设金庸小说研究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然入选中学课本也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的过程中,译者是翻译主体,编辑是出版主体,目标读者是接受主体。译者带着自己的先见与编辑和目标读者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沟通,逐渐达成视域的融合。这种视域融合是动态变化的,在融合过程中,译者不断修正自己对原作的理解、逐步改善自己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最终使译作符合编辑的期待以及目标读者的期待,进而更好地实现文学翻译出版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15日,刚刚过完80大寿的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指挥并见证了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颗航天飞行器,其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超过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