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原油开采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脱水率,需要使用破乳剂。实践表明,高效的破乳剂能够显著提升原油脱水率。鉴于此,研制开发新型高效的原油破乳剂对于石油开采意义重大。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新型高效原油破乳剂应具备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新型高效破乳剂的开发与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增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改性粉煤灰填充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粉煤灰与丙烯酸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粉煤灰/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复合材料。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中和度、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及静置分层处理对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和耐盐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50%、聚合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h时且静置分层处理所制备的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混凝-Fenton氧化联合技术,对可生化性差的含有丙烯酸的化工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COD为150000~160000mg/L的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经过混凝和Fenton氧化的联合处理,废水COD的去除率可高达80%左右,但出于实际生产运用中成本、运行难度和污泥量的考虑,选择其混凝最佳反应条件为:10%PAC投加量为5%,1‰PAM投加量为0.25%,pH为9,反应时间1h;Fenton最佳反应条件:初始pH为3,[Fe^2+]/[H2O2]的摩尔比为0.05,H2O2与废水的体积比为2%左右,反应时间3h,沉降1h。在这个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可达60%左右,而且可生化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模拟原油海洋溢油的状况,对油水快速分离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不同油水比、不同温度、不同破乳剂加入量及存在Ca2+、Mg2+离子的情况,进行了系列油水快速分离试验,并测定了ZB破乳剂作用下乳化液的界面张力。试验结果表明:原油溢油形成的乳状液比较稳定,油水分离比较困难,F系列的聚醚型对其达不到分离效果,对F系列破乳剂交联合成得到的Z系列破乳剂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在油水比(v∶v)为1∶1,温度为60℃,破乳剂浓度为80mg/L,40~60 min可以达到分离效果,且不会造成海水的二次污染。界面张力的变化有效地解释了破乳剂存在最佳加入量,Ca2+、Mg2+离子对非离子聚醚类破乳剂的影响很小。可以将此类破乳剂广泛有效地应用在海洋溢油处理上。  相似文献   

5.
聚合铝水解聚合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铝的水解聚合形态有Ala、Alb、Alc,其中最佳絮凝形态Alb的含量是衡量聚合铝絮凝活性的主要指标。采用一次加碱法制备聚合铝时,水解聚合形态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碱化度,加热温度,氯化铝浓度,碱浓度。实验确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碱化度2.2,加热温度72℃,氯化铝浓度0.5mol/L,碱浓度0.7~1.0mol/L。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聚合铝中Alb含量为80.26%。应用实验表明:在同等加药量的条件下,高Alb含量聚合铝对生活污水絮凝效果明显优于工业聚合铝和氯化铝。  相似文献   

6.
化学破乳法处理孤东油田含油污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孤东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采用化学破乳的方法对油泥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75℃,pH值=10,搅拌速度为2 600 r/min,搅拌时间为10 min,泥水比为1:5的情况下,破乳剂1与破乳剂3复配,处理效果最佳,其中加入油泥体积3.9%的破乳剂1与0.4%破乳剂3,最高回收率可达到53.4%.该方法适合作为孤东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A/O工艺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对影响铁炭微电解处理效率的各种因素及MO工艺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初始pH值为3,最佳混凝pH值为7.5,最佳铁炭比为1:1.1,适宜的反应时间为30min,BODs/COD比值由0.19提高到0.37;生物反应池内pH值为6.5~7,水温35-40℃,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8h,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20h。整套工艺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95%,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  相似文献   

8.
含油乳化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含油乳化废水常用的破乳工艺。以生产润滑油的某调合厂为实例,通过絮凝剂的筛选,采用复合型破乳剂聚合硫酸铝(PAS)作为絮凝剂进行化学破乳工艺试验,设计了破乳、气浮、活性炭吸附处理及附加条件的5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铝与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破乳剂能有效地对调合厂含油乳化废水进行破乳,每吨废水分别加500mL的聚合硫酸铝(浓度为10%)和500mL的阴离子PAM(浓度为0.1%),停留时间为5min,即能完成破乳及油水分离过程,废水处理药剂费用为0.25元/t左右,在原水COD2894mg/L时,COD去除率达到96.8%。经处理后的排放废水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油酸-马来酸酐加合物对5种不同嵌段聚醚破乳剂(DAmnpq)进行改性,得到了5种新破乳剂(OMmnpq),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量了界面张力,并评价了破乳能力。结果表明:OMmnpq比DAmnpq具有更好的界面活性和破乳性能,其中OM1693的界面张力最低且具有最好的破乳性能;针对某油田含水率40%的稠油乳液,温度为85℃,OM1693加量为200 mg/L时,其脱水率可达到87.5%。  相似文献   

10.
将ASBR-SBR工艺用于丙烯酸吸水树脂生产废水的处理.研究了ASBR反应器厌氧消化时间对废水CODcr去除性能和对后续SBR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消化24h,既可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又可保持出水较好的可生化性,为后续SBR工艺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进水条件.通过实验确定了SBR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工艺,进水搅拌3h、曝气8h、沉淀1h、出水2h、闲置1h,CODcr总去除率为96.56%,出水CODcr<500 mg/L,满足当地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11.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the starch and acrylic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superabsorbent, and the high oil-absorbing resin was also studied preliminarily. In addition, following the method of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cerium nitrate amine was regarded as the initiator, the acrylic amide and the methyl methacrylate functioned as the monomer. There are several significant parameter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uch a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perabsorbent and the high oil-absorbing resin, the dosage of the initiator amount, the ratio of the starch and the monomer and the dosage of crosslinking agent.  相似文献   

12.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the starch and acrylic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superabsorbent, and the high oil-absorbing resin was also studied preliminarily. In addition, following the method of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cerium nitrate amine was regarded as the initiator, the acrylic amide and the methyl methacrylate functioned as the monomer. There are several significant parameter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uch a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perabsorbent and the high oil-absorbing resin, the dosage of the initiator amount, the ratio of the starch and the monomer and the dosage of crosslinking agent.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含硫含酸原油加工中形成的含油污水,应用红外及核磁共振对含油污水萃取物进行了表征,表明含油污水中含有石油酸类、酚类、硫化物等。乳化实验结果表明:对含油污水的乳化程度为:十二酸钠邻甲酚钠噻吩,石油酸类的乳化能力明显高于酚类和硫化物;脂肪酸的乳化能力高于环烷酸,随着碳链的增长脂肪酸的乳化能力增强。在缓蚀剂存在的条件下破乳剂没有降低对含油污水的破乳作用。破乳剂中Y系列破乳剂效果较好,其中YZM与XYY复配的破乳效果显著,在加剂量为10mg/L、温度为40℃、沉降时间为20min、初始油含量为10050mg/L时,破乳后水中油含量降至285.2mg/L,脱油率为97.2%;初始油含量为2100mg/L,破乳后水中油含量降至97.23mg/L,脱油率为95.4%。  相似文献   

14.
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粉末状玉米秸秆(Raw corn stalks,RCS)为基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油复合材料(Butylmethacrylate and styrene grafted corn stalks,BMS-CS).实验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在50℃,引发剂硝酸铈铵为2.0mmol·L-1,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浓度分别为0.6mol·L-1、0.012mol·L-1,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0.1%(相对于RCS的质量)的前提下反应25h.同时,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保油时间等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MS-CS表面变得粗糙且呈毛刺状,具有较多不规则的褶皱;结晶度的下降也印证了粗糙度的增加;红外图谱中新出现的酯基和苯乙烯基的吸收峰说明亲油单体被接枝到RCS表面;两种原因共同促进了改性材料吸油性能的增加.吸油数据显示,常温下RCS和BMS-CS的吸油量分别为5.23g·g-1和20.12g·g-1,后者是前者的3.85倍,即改性后的材料吸油性能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1000)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一缩二乙二醇(DEG)为小分子扩链剂,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水性聚氨酯(WPU)溶液。研究了异氰酸根与羟值(NCO/OH)摩尔比、中和度等因素对WPU溶液黏度性能的影响。初步获得水性聚氨酯压制剂的制备工艺,即:NCO/OH投料比0.80~1.0,中和度100%,初聚温度60℃,预聚75℃,预聚时间3h,扩链1.5h,按照此配比及工艺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溶液稳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铝(PSAS)、淀粉改性絮凝剂(FSM),并将其复配使用处理含油废水。考察了不同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不同加药顺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最佳配比为1∶2,PSAS、淀粉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先后投加处理含油废水时絮凝效果最好,含油量去除率达94%,达到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AA-HPA-AMPS聚合物。固定聚合物浓度为4mg/L,分别考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X1)、引发剂用量(X2)、单体配比(X3)对聚合物阻CaCO3垢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实验,得出聚合物在90℃、引发剂用量为13.5%、M(AA)∶M(HPA)为7∶3时,阻CaCO3垢率最高为80.9%。为探究此聚合物是否有更高的阻垢性能,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验证,聚合物阻CaCO3垢效率y与各影响因素x之间基本满足y=-146.825+16.25x2,最佳聚合条件为X2=14.5,y为90.20%。  相似文献   

18.
在固体酸催化下 ,粗苯酐与杂醇油直接酯化再经减压蒸馏制备邻苯二甲酸C4 ~C5混合酯增塑剂 ,经中试生产表明 ,该工艺技术是可行的 ,苯酐及C4 ~C5醇回收利用率均可达 90 %以上 ,且废水排放量很少。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1)酯化反应  (C4 ~C5醇 )∶(苯酐 ) =2 6∶1 0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 1 5 % ,温度 110~ 16 0℃ ,时间 5h ,反应在搅拌下进行 ;(2 )减压蒸馏 蒸馏压力 <2 0kPa。  相似文献   

19.
改性羧甲基纤维素对铀吸附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羧甲基纤维素(CMC)进行改性,并将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铀.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80℃、单体质量浓度为30%~35%、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质量比)为10:2.5、反应时间为3.5~4h条件下,CMC改性效果最好;在改性CMC质量浓度为0.10g/L,温度为25℃, pH值为5.0,反应时间60min的条件下,对废水中铀去除率达到了97.1%;改性CMC对溶液中U(VI)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一级方程(R2=0.9618),表明改性CMC的吸附主要是表面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改性CMC对铀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0,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以物理吸附为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