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宁夏石炭井矿务局三矿通风队,从一九七○年起,试行煤壁注水预湿煤体防尘新工艺。 几年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至今已在6个不同煤层的56个回采工作面实行了注水。煤层注水的防尘效果显著。注水前,工作面煤尘浓度为 102~571毫克/米3,注水后降为 35~55毫克/米3。如果在机巷洒水的条件下,工作面的浮淤煤尘浓度可降低到25~30毫克/米3或更小些。煤体注水是在尚未开采的原始煤层中通过钻孔注入压力水,使之渗入煤体内的微细孔隙中,预先湿润煤体。这样不仅可以把煤尘消除在开采和运输等过程之前,还可以预防矿井煤尘的燃烧、爆炸等事故,深受广大…  相似文献   

2.
煤层注水降低综采工作面煤尘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官地矿9# 煤渗透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动压预注水的煤层注水方案与参数,并在官地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降低综采工作面煤尘浓度60% 以上的明显效果。它对我国煤矿有效实施煤层注水、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截齿与煤尘     
煤尘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矿井煤尘主要产生在机械化采掘工作面。在采煤机和掘进机截齿割煤过程中,特别是采煤机在斜切进刀时,工作面运输机弯曲或向煤壁侧上仰、下扎时,由于截齿不能正向割煤,产生的煤尘就更大。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使用过我国、西德和波兰的三类型采煤机截齿。根据现场比较,在同样的设备和生产条件下,虽然三种微齿同属径向截齿,但产生的煤尘量不同。通过观察割煤时截齿的工作状态和运动轨迹,我认为产生煤尘量的大小与三种截齿的几何形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国和两德产采煤机的截齿,是在顶上有一…  相似文献   

4.
1834年3月22日,法国鲁阿尔煤田伊萨克矿急倾斜厚煤层平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了突出。支架工在架设支护时,发现工作面煤壁外移,3个工人赶忙撤离,巷道中瞬时充满煤粉13米长,煤尘弥漫,1人被煤流埋没死亡,1人窒息死亡,只有1人幸免于难。煤突出后迎头支架倾倒,煤粉散落长度15米,无瓦斯浓度记录。  相似文献   

5.
徐州矿务局大黄山煤矿346下分层回采工作面的上分层,在回采时只是边采边注了少量的水,煤体较干燥,全水分仅1.5%~3.0%,工人在破顶采煤时煤尘较多。根据该工作面的产尘特点,采取了多种方法综合防尘。一、综合防尘措施 1.材料道超前短孔注水 346下分层回采初期,采用工作面洒水和材料道超前注水防尘。在材料道中每隔5m向煤体打一钻孔。由于煤层中有泥质页岩  相似文献   

6.
煤矿回采工作面煤尘较大 ,应用采煤机高压喷雾及负压二次降尘技术 ,可降低采煤机割煤时产生的大量煤尘 ,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综采工作面空气粉尘浓度,减小粉尘对矿工及设备的危害,在西山煤田3号煤层开展煤层注水试验。通过测量固定测点粉尘的质量浓度及分散度,分析煤层注水的效果及其对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煤层单孔设计注水量440 m~3条件下,煤层内在水含量平均增加1.02%,外在水含量平均增加了2.21%;注水后煤尘粒径分布范围变窄,平均粒径减小,整个工作面空气中全尘浓度平均降低28%,呼尘浓度平均降低32%。  相似文献   

8.
在煤矿井下回采、爆破、运输等过程中,都可以大量产生煤尘。 煤尘爆炸比沼气爆炸的后果更为严重。煤尘能在完全没有瓦斯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爆炸,同时燃烧的煤尘还能流到瓦斯积聚地点,将瓦斯引燃,造成大规模的瓦斯爆炸。 煤尘又是使矿工患煤矽肺病的直接原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其严重。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对煤尘加以控制。 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在英、法、波、苏等国家都先后采用水幕防止煤尘爆炸和传播。实践证明,在矿井中设置新型的水幕要比设岩粉棚简单得多,而且效率也高得多。 采用煤层注水方法,是目前采煤过程中在尘源处就将大…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05,(8):101-102
事故案例分析一(一)事故案例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工作中,“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某年某月某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其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小煤。15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  相似文献   

10.
(二)回采的五项措施 1.煤壁注水 煤壁注水可以把粉尘在煤体中固结起来,不仅能消除回采工作中的粉尘飞扬,而且能防止运煤和选煤时产生粉尘,是煤矿防尘的一项重要措施。 煤壁注水是将水在相当大的压力下通过钻孔压入煤体,这时,水就沿煤体的微隙散布,润湿煤层。 根据钻孔的深度,煤壁注水分为浅孔注水(孔深5米以下)和深孔注水(孔深10米以上)两种,现将城子煤矿11组使用煤壁注水的情况介绍如下, 11组采用的是浅孔注水,即先用电钻打眼,然后,将水枪插入眼内,压力水经水枪注入煤体。注水眼布置在略高于煤层厚度一半的地方,方向与煤层顶底板平行,垂直…  相似文献   

11.
煤巷综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尘,采掘工作面煤层进人断层和褶皱发育的地带,倾角较大的和厚度大的矿层,其产尘量一般比较大,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为了保障矿井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实现安全生产,以煤巷综掘工作面为试验研究对象,对煤层注水除尘技术进行了探讨,详细的叙述了其注水工艺,对比了注水前后的粉尘浓度的参数的变化,进行注水工作之后,浮尘达到稳定状态的距离提前了10m左右,煤体含水率随注水钻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今后的煤层注水除尘工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阐述综放工作面微气候的特点,即综采工作面的温度、湿度、煤尘等普遍偏高的情况。指出微气候的各个指标对于工人操作可靠性的影响;利用人因学原理分析了综放工作面温度、湿度、风速和煤尘对于工作操作可靠性影响的机理;强调要将综放工作面微气候中的温度、湿度、煤尘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针对不同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改善井下综采工作面微气候,提高工人操作可靠性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煤巷水力压挤防治瓦斯煤尘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掘进煤巷瓦斯突出、积聚和粉尘污染等问题,结合祁东煤矿的煤层开采条件,研究水力压挤技术,探讨水力压挤防治瓦斯煤尘机理,试验确定钻孔布置、封孔深度、注水压力、注水量与注水时间等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挤可使试验工作面卸压带增宽0.7m左右,挤出近20%的煤层原始瓦斯,最高降尘率达78.7%;该技术对防治瓦斯突出、超限和煤尘污染有显著效果。试验研究取得的相关水力压挤工艺技术参数,为类似煤层条件技术实施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放顶煤综采工作面采煤及煤层结构特点,提出了放顶煤综采工作面的煤层注水工艺及注水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探讨煤层注水的防突机理,采用压汞法测试阳泉3号煤干燥煤样和高压注水后煤样的孔隙特性,通过试验发现:注水后煤样孔容、平均孔径、孔隙率及渗透率比注水前分别增加45.17%,48.88%,46.26%和122.95%;而且试验煤样孔隙发育,裂隙和大孔占总孔容的90%以上,过渡孔和微孔占总比表面积的99%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注水前后试验煤样孔隙特性的发生明显变化,说明高压注水对阳泉3号煤的孔隙特性影响显著。通过分析认为,阳泉3号煤具备注水防突的条件,在孔容方面,裂隙和大孔发育,有利于煤层注水水分充分运移;在比表面积方面,以微孔为主,有利于水分在大孔通道中封堵吸附瓦斯,在毛细管力作用下形成抑制解吸效应。  相似文献   

16.
宋马俊 《劳动保护》2001,(10):40-41
在煤矿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机采、综采、炮采、回采、锚喷、装运、选煤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人长期在高煤尘浓度的环境中作业,吸入呼吸性煤尘可引起尘肺,严重危害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一、国外煤尘控制技术介绍 在国外,煤矿生产作业时产生的煤尘,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控制措施,降低煤尘污染的程度。 1.煤层注水 煤层注水是利用水的压力通过钻孔把水注入即将回采的煤层中,使煤体得到预先湿润,以便减少采煤时浮游煤尘的产生量。这种措施降尘效果较好,一般可降低粉尘浓度60%~90%左…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的粉尘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题之一。结合双鸭山矿区新安矿综采工作面的实际状况,采用现场煤层高压注水实验方法,研究了高压注水条件下煤体增湿的规律;运用注水实验数据进行反演数值试验,优化煤层高压注水数学模型内部参数,利用注水数值模拟试验确定了综采工作面煤层高压注水减尘技术的最优参数;运用了高压喷雾降尘效率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确定了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外置高压喷雾降尘的最优参数,研发了孔径为1.2 mm的7孔高压集成喷嘴。新安二矿、三矿煤层高压注水联合高压喷雾二级防尘技术应用效果表明:通过二级联合防尘措施,工作面全尘去除率高达96%,呼吸性粉尘去除率高达94%。  相似文献   

18.
综采工作面的粉尘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题之一。结合双鸭山矿区新安矿综采工作面的实际状况,采用现场煤层高压注水实验方法,研究了高压注水条件下煤体增湿的规律;运用注水实验数据进行反演数值试验,优化煤层高压注水数学模型内部参数,利用注水数值模拟试验确定了综采工作面煤层高压注水减尘技术的最优参数;运用了高压喷雾降尘效率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确定了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外置高压喷雾降尘的最优参数,研发了孔径为1.2 mm的7孔高压集成喷嘴。新安二矿、三矿煤层高压注水联合高压喷雾二级防尘技术应用效果表明:通过二级联合防尘措施,工作面全尘去除率高达96%,呼吸性粉尘去除率高达94%。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出口港。每逢干旱季节装卸煤炭时,港口及附近一带煤尘滚滚,空气中煤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几十甚至上百倍,成为当地一大公害。 为了清除这一祸患,该港采取了煤炭注水防尘的措施。在煤炭车辆进入港口调车、抄号、取样时,3台注水机同时往煤车里注入适量的水加以搅拌,使煤表面含水量达6%左右。经注水压尘后再装卸,现场空气中的煤尘含量控制在10毫克/米3以下,对装卸作业也无不利影响。煤炭注水防尘@蔡满宁 @张燕海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近距离煤层群工作面采场围岩失稳机制和开发相应的控制技术,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综合方法,研究煤层群开采围岩采动应力场分布。阐明松散煤体注水加固的力学机制,并开发现场厚坚硬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深浅孔联合注水、新型采煤工艺综合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群开采条件下,上下工作面相互影响程度剧烈,将下伏煤层工作面布置在上覆煤层开采后的卸压区内,可避免上煤层遗留煤柱高集中应力的影响,降低下伏煤层工作面原始应力水平。用设计的深孔预裂爆破工艺,能避免关键层断裂后对下伏煤层作面的动压冲击。提出的工作面低压短时间浅孔注水和2巷超前长孔预注水工艺,能提高松散煤体抗剪强度,增加煤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