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考察了O3氧化法与UV/O3氧化法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二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O3氧化法对于二级出水的UV254值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30min内即可达75.7%,但对COD和DOC的去除效果很差,150min的去除率仅为37.1%和33.7%.而UV/O3氧化法对二级生化出水UV254,COD和DOC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150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95.3%,90.2%和77.8%.经过O3氧化法处理后,疏水性物质的浓度明显下降,而弱疏水有机物与亲水性有机物浓度有所上升;UV/O3氧化法处理对疏水性有机物和弱疏水有机物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而亲水性有机物浓度仅得到部分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某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中各组分含量、分子量分布特点等特性,以及各类有机物在硫酸镁混凝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疏水性物质,以溶解性有机碳(DOC)表征时占总DOC的78%,其中非酸疏水物质约占46%,而以UV254表征时约占总55%,以美国染料生产协会色度值(ADMI7.6)表征时为97%,其中以非酸疏水物质的贡献最大,达到66%,并且非酸疏水物质中不饱和双键或芳香环有机物的含量较高.生化出水中的DOC主要集中在小于1000 D的有机物上,占37%.在硫酸镁的最佳混凝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去除由大分子量的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而对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深圳市对生活饮用水源的无机污染物监测项目较多,但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仅限于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笼统的指标,有机污染物的种类较多,对环境的破坏和人体的危害差别很大.因此,开展饮用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对保证深圳市饮用水质、缓解缺水状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组分在混凝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垃圾渗滤液是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的二次污染物,其成分非常复杂,目前还不能对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表明,经生物处理后的渗滤液中的主体有机物是腐殖酸.腐殖酸经过前处理工艺后仍有很多不可降解,因此,它是渗滤液中最主要的长期性有机污染物,是使渗滤液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染料废水是含有一定量有毒物质的有机废水,具有高COD和高色度.传统的生化方法能够去除纺织印染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然而出水仍有相当大的色度,因此后续处理是必要的.活性炭是使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吸附剂,能很好地去除色度.本文以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液萃取辅以硅胶、氧化铝净化的方法,并结合GC/MS分析技术,系统分析了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在焦化废水中检测到15类558种有机物.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废水中的含量、毒性及环境效应,筛选出焦化废水中的特征性有机污染物,以区别于其它工业废水,可作为追溯环境中污染物来源的依据.经物理、生物和化学处理后,焦化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被去除,其中,对去除率的主要贡献是生物处理阶段.为了更好地考察生物处理阶段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特征,选定酚类、多环芳烃和喹啉类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类特征性污染物在A/O2工艺各单元中的去除状况及组成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Zeta电位和粒径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pH值对二级出水中DOM的荷电状态、聚集状态与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DOM在pH值小于4和大于10时具有自我凝聚的特性.随pH值增大,DOM的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升高.pH值小于4时,随pH值降低,DOM的聚合度增大,粒径迅速增大,将荧光基团包裹在内,荧光峰荧光强度降低.随pH值增大,pH值在5—9时,DOM粒子聚合度降低,粒径减小,荧光强度有所增强;pH值大于10时,DOM的聚合度增大而将发射荧光基团包裹在内,荧光强度减弱.DOM的荧光等高线谱图表明其主要含有难降解的腐殖酸类有机物.荧光指数FI值在1.86—2.96内,表明DOM主要是生物来源且芳香度较低.DOM的E3/E4值表明随pH值增大,DOM腐殖化程度逐渐减小.UV253/UV203比值说明pH值不会明显地改变二级出水DOM苯环的取代程度.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理化性质对其反应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然  张绪超  王朋  李浩 《环境化学》2019,38(11):2425-2434
生物炭作为一种富炭材料,由于其具有固碳、增强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特性,在固碳减排及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同时,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率,常被作为吸附剂用于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发现生物炭在吸附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可降解有机污染物,因此生物炭的反应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生物炭的反应活性主要由其制备过程中生成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和自身的氧化还原能力贡献.生物炭的EPFRs活性与官能团种类、过渡金属含量和EPFRs种类有关,其中官能团和过渡金属通过影响EPFRs的生成及稳定从而影响EPFRs的浓度和种类,进而影响EPFRs活性,而EPFRs种类直接影响EPFRs活性.生物炭的氧化还原活性与官能团、芳香性和导电性有关,其中官能团影响氧化还原活性基团(RAMs)的生成,芳香性和导电性影响基质电导(EC_(BC))结构的生成及导电活性,从而影响氧化还原活性.本文总结了生物炭的反应活性机理和影响因素,旨在为生物炭处理有机物污染物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第二松花江(吉林江段)有机物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八年来第二松花江(吉林江段)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数据为基础,参照国外的有关资料,确定了该江段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算出了该江段主要断面的污染指数并绘制了相应的曲线图,表征了该江段有机物污染的特点和状况。  相似文献   

10.
用XAD—4树脂富集北京不同地区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富集倍数10~6。GC—M~s对二个不同地区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萃取液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8种化合物,表明地面相同类型的有机物已渗漏到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有机污染物4-硝基酚(4-nitrophenol,4-NP)和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污染土壤为处理对象,采用高效吸收微波且保温性能良好的碳化硅材料制成圆柱状装土容器,研究以微波为热源、碳化硅为热传导材料的微波修复设备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该设备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30 min内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有机物的去除不仅是由于碳化硅被加热后的热传递效应,且透过容器的部分微波也可直接作用于污染土壤.实验考察了微波辐照时间、污染物初始浓度、土壤量及含水率、敏化剂等因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辐照时间、土壤量和含水量显著影响土壤升温行为和污染物去除率,而污染物初始污染浓度对去除率影响较小.与马弗炉加热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微波加热修复技术在土壤的升温速率及有机物去除率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吸附对生化出水中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活性炭吸附对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的去除效果,在静态吸附实验中,当活性炭投加量为0.3g·l-1时,达到吸附平衡后,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4%和76%,同时能够完全消除生化出水的生物毒性,活性炭吸附对疏水酸和亲水物质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其DOC去除率分别达到50%和80%,对非酸疏水物质和弱疏水物质去除率相对稍低,DOC去除率分别为29%和28%,活性炭吸附对有机物的亲疏水性没有明显偏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与Cu~(2+)作用的粒径变化、光谱特性和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型Stern-Volmer方程得到二级出水DOM与Cu~(2+)作用的条件稳定常数(lg K)和配位荧光官能团比例分别为1.74—2.59和8.77%—39.44%.在一定实验范围内,随投加Cu~(2+)浓度和pH增大,二级出水DOM和Cu~(2+)作用后的UV253/UV203值增大.pH值为7—9时,随pH增大,荧光强度基本增强而荧光指数降低;相同pH下,随投加Cu~(2+)浓度增加,荧光强度降低而荧光指数增大.表明二级出水DOM络合Cu~(2+),改变两者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迁移.pH 7时,DOM与Cu~(2+)有较高的络合稳定性和络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水样经现场富集后,使用GC,LC,GC/MS对某市三座水厂的源水和出厂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以河流上游水厂作相对背景值,对三座水厂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和特征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固体废物产生量日益增多,而多种固体废物协同处置能够提高生活垃圾热值,实现固体废物的有效减容.为了有效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本文对在焚烧过程中二噁英、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究,并着重阐明了不同固废(市政污泥与生活垃圾、木材与生活垃圾等)混烧产生有机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固废种类、添加比例、组分、含水率等能够影响有机污染物的生成.较高的Cl和金属元素会促进有机污染物的生成,而S和N元素则有抑制效应.根据垃圾焚烧的工艺条件及有机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发现除“3T+E”外,改变固废性质、加入抑制剂及末端处置等方法也能有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产生.通过预处理可降低固废含水率提高热值.焚烧系统中可加入碱性化合物、硅铝复合添加剂、Mg(OH)2、硫酸锰、铂和钯等抑制剂来减少PCDD/Fs、PCBs和PAHs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成.末端控制主要包含吸附和催化分解,其中催化分解技术更加稳定、去除效率更高,但目前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来看,在清洁生产的大背景下,拓展不同种类固体废物间的混烧,可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目的,但不同固废混烧过程中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不同比臭氧消耗量条件下,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生化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在28 d内的变化过程,并对接种培养前后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降低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的色度和芳香度,明显提高可生化性.在比臭氧消耗量2.7 mg.mg-1条件下,预计臭氧氧化和生物滤池联用技术对DOC的去除率约为54%.另外,亲水性有机物对BDOC的贡献率与比臭氧消耗量呈正比关系.类腐殖和类色氨酸物质的荧光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化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毛细管色谱-质谱、GPC凝胶渗透色谱和红外光谱对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低聚物和无机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从而找出了影响COD超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江阴市地面水有机物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多污染物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江阴地区地面水,包括长江水,锡澄运河水及江阴市自来水厂进、出水有机污染物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水体在生态上都是无害的,其总环境影响度(TAS)分别为0.260,0.263,0.173和0.136,远小于1.但从健康方面考虑,长江水,鍚澄运河水和水厂进水皆存在有机物的潜在危害,其TAS分别为1.149,1.392和1.165,超过1.饮用水的TAS为0.885,尚不存在潜在危害.此外,还对长江水因潮水涨落和季节改变引起的TAS变化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在涨落潮下,江水有机物对健康和生态的潜在危害基本相同,但枯水期的水质明显差于丰水期.对长江水、鍚澄运河水和水厂水源水,苯并噻唑.苯酚和硝基酚是最主要的危害健康物质,与饮用水不同,后者由于采用氯化处理,氯仿成为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而苯并噻唑则退居次要地位.对所有水体,邻苯二甲酸酯是生态上唯一影响最大的有机物。最后,文章讨论了青阳农药厂排放有机污染物特别是苯并噻唑对长江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畜禽养殖场作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一个热点区,其产生的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直接排放将会污染接受的水体.本研究以微生物固化曝气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包含沉淀池、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和氧化塘的养殖废水处理系统.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各种抗性基因在进水、各处理池和出水中的种类、多样性和丰度的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微生物固化曝气技术能有效降低养殖废水中抗性基因的种类和多样性;(2)该技术也能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抗性基因的绝对丰度,去除率高达93.6%;(3)养殖废水出水中抗性基因绝对丰度仍高于自然水体,其直接排放仍有抗性基因污染风险;(4)畜禽养殖废水中TN和土霉素的含量与许多抗生素抗性基因总丰度存在正相关性.通过对TN和土霉素的去除或者控制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废水中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20.
改性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范延臻  王宝贞  王琳  余敏 《环境化学》2001,20(5):444-448
研究了表面改性对活性炭吸附各种有机物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硝酸氧化可显著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含量,提高了活性炭的表面亲水性,降低pHpzc值,并造成活性炭的结构塌陷和比表面积的减少,因而对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苯酚、苯胺、腐殖酸、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物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为目的的活性炭表面改性的方向应为:减少表面内酯基及竣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增加活性炭表面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