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4年年会11月6日在上海国际新闻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1304年会于2004年11月7日在上海闭幕,原则通过了《上海宣言》,200多位与会者在宣言中共同呼吁,各级人大和政府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协、天津市政府主办,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协办,静海县人民政府、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管委会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循环经济发展专题论坛于2011年9月20日在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创新的研究探索为主,注重解决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基于资源稀缺性理论产生并发展的,其思想可追溯至中国的远古时代,而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则是西方发达国家首先阐述并实践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经济发展形态,它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法律规范的明确指引与切实保障.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8年8月29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文章描绘了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保障下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图景,以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为基点,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区域循环有序与微观消费的生态和谐.基于资源稀缺性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基础来探讨循环经济与资源稀缺性的互动关系模型,强调了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效应下循环经济的制度正当性.在互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各行动主体的行为惯性、制度安排与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循环经济模式下资源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建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村工业化向新型农村工业化的转变。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由于目标、认识和利益取向的差异,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之间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博弈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使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博弈中实现收益最大化。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和制度、健全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和自觉性教育、积极为农村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持力度、加强产业生态园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改善各方博弈行为,从而有效实施新型农村工业化要求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分析并综合了循环经济现有的多种视角.认为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运用制度和技术手段,实现一定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本体是生产生活系统.落实循环经济需经由主体的行为调整,提高资源使用率,降低废物直接排放量,逐步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共赢的和谐发展.阐述并讨论了循环经济的目标与实现路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建设以及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提出应加快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修订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其可操作性.在给予循环经济企业适当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的同时,要注意培育多数循环经济企业的自生能力.并指出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物质流方法与其它方法结合、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与评价、循环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际经验的综合性分析等方面是重要的深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开源节流的启动阶段走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如何根据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深入开展循环经济内涵与相关理论研究,就成为中国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我国政府制定有效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的必然。因此,根据国内外循环经济实践,研究中国循环经济内函及有关理论问题,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循环经济理念产生有其必然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基础,循环经济概念的产生也有充分的科学和实践基础。这些基础和中国的相关认识特征决定了中国循环经济内函应该有5个基本特征:准确的定位;清晰的外延;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表征;区别于经典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特征;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调控方法和核心标准。根据循环经济五大特征的界定,可以集中国循环经济的内涵概括为: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生型循环经济思想,从技术、自然、经济和产业组织等多个角度,在更大范围内研究林业和造纸工业复合型循环经济系统。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实际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按照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逻辑线路,依次研究制浆造纸子系统、资源与消费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循环经济核心结构模型及其多层次拓展结构模型。研究表明,资源、生态和价值链的循环运行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共生发展机制:价值链要借助资源链和生态链实现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它又通过资金直接投入、供应链利益合理分配、各类市场交易的利益再分配等多种途径促进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发展;资源链是生态链的生物学基础,而生态链又是资源链持续增长的生态学支撑,两者相辅相成。本文提出的多层次嵌套式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分别为各级和各类管理者提供了分层次的和整体的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型,有助于他们根据各自的具体问题制定局部和全局相关联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9.
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核算我国循环经济主要指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用于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介绍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析资源利用的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以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关于资源利用的主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分析了我国2000-2003年直接资源投入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异和差距;并通过对2000年和2003年中国物质流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中国循环经济的进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以上述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为基础,确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制定我国循环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稳态经济观从物质与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主张在自然和社会经济两系统中均保持低流通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稳态经济观潜在的反消费主义与反技术万能倾向。它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理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有必要反思并从稳态经济理论中汲取营养。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并不富裕的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算物质的回收利用账。更要算能量账和低熵物质的成本账。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 ,西部大开发一定要搞好规划。研究制定规划要从实际出发 ,遵循客观规律 ,充分考虑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增强科学性。温家宝说 ,西部大开发一定要有新思路。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努力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按科学规律办事 ,对西部开发的重大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 ,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入开发的主战场 ,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温家宝同时还要求在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2.
国家环保总局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六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落实中央领导有关批示以及代表、委员的相关建言,国家环保总局近期将采取六大措施推进循环经济,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搭建政策平台。近年来,我国在三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工业集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循环经济实践还处于试验阶段。为在全社会推进循环经济的实施,国家环保总局决定采取六大措施搭建政策平台,促进循环经济“起跳”。一是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着手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粗放的、不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高增长、高能耗、高环境问题,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指出当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一定要“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更表明了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决心。本文首先提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的相关概念及含义;再以重点行业中的电力、钢铁行业如何搞好能源资源节约和“三废”综合利用为例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要通过加快资源价格机制的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转变领导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认识等措施来达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部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在深圳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已于200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深圳率先推出循环经济方面的首部地方立法,旨在更好解决资源稀缺与经济高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更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深圳这部条例提出要加快九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计划制度,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制度,抑制废弃物产生制度、废弃物回收制度、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政策扶持制度和淘汰制度,绿色消费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财政补贴制度和资金支持制度,政绩考核制度。深圳在条例中明…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循环经济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内核不明晰,理论边界模糊,理论研究陷入"漂移状态"和"破碎困境";②资源效用是循环经济理论关注的永恒主题,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与最优配置,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源效用的衡量标准不同;③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经济",其外延是"社会"和"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的研究范围包括资源节约与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本身并不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同时,总结了循环经济理论深化研究的几个方向:①废物资源化的形成机制研究;②同类产品频繁交易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③生产过剩与过度消费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④资源效用的度量标准、数学表达及其制度设计研究;⑤物质效率的定量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高的社会福利。因此,我们应该以减物质化为首要原则,依靠人的发展,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下降。探讨了如何通过“两个替代”.即以服务流替代物质流,以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来改变原先那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生活方式。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最后.对应“两个替代”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制度重构设想:①使价格体系正确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真实成本;②使市场主体为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负责;③建立社会资谭投向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绿色中国企业论坛”在北京宣布成立。加盟论坛的企业家疾呼,再也不能以资源高消耗来换取企业一时的快发展,以环境高污染来换取企业短期的高利润了。中国企业一定要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把追求环境效益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18.
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投资主导型的经济模式中环境保护要素的缺失导致我国工业化发展旱、中期的资源、能源约束、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在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刻不容缓。循环经济政策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而制定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中日韩三国在地缘关系、政治传统、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彼此趋同,反映在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上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对三国循环经济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有益于我国的经验,无疑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采用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对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演变的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深入全面地考量其指导思想和举措的选择动机,系统广泛地从多方面研究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并将三者加以比较,以得出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经验,更好地推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将制定重点领域循环经济技术清单,引导和发展循环经济。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循环经济技术的筛选,开展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属于一级循环经济技术,并在资源节约与废弃物减排方面具有显著效益,表明本文构建的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对备选循环经济技术的综合评价、分级和排序,可以为企业、国家选择循环经济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中国资源战略的一场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成为资源消耗大国,实施再生型资源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资源再生产业与“循环经济”取代“线性经济”、经济全球化形成“国际大分工”和“国际大循环”的发展趋势同步,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资源再生产业是一座“富矿”,没有“资源再生”就没有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为什么步履艰难?它和进口渠道不畅。国民对资源短缺认识不足、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来自国内外“利益集团”的阻力,以及政策不刭位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提出中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对策和建议:①在经济相对滞后、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资源再生加工区”;②建立畅通的全球物质回收“绿色通道”;③建立“国际再生资源交易市场”;④成立“国际资源再生促进会”;⑤改变“线性经济”背景下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